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4期

新闻学者的文化担当——访上海大学新闻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郝雨【3】

王文娟 李晶

2014年04月01日15:5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记者:能谈一谈这个原创性批评学体系项目的整体框架吗?这个项目目前的进展如何?

郝雨:在媒介体制上,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体制结构;在文化构成上,中国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因而,中国的媒介批评,也必须走出一条中国化的道路。根据这样的一条基本原则,我在这方面的研究,着重以下几方面:(一)要探索符合中国传播现实的原创性批评学体系,而这体系的理论核心,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我们高扬“人”的旗帜,在抵抗现代商业社会的物质化和精神腐化的文化发展与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二)在媒介批评的特色和风格上,特别提倡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三)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人文精神内核,作为媒介批评体系的基本立场和理论建设的灵魂,并从我们的经典文化中寻找媒介批评的思想方法和思维逻辑,创造一套真正符合中国传播现实的原创性批评体系。

其实,我对于传播学原创体系的主张,也并不完全是凭空臆想,空穴来风。在之前的十几年研究中,我一直很在意从基本概念的原创。我的一些论文中经常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比如“人的新闻”、“类虚假新闻”、“世界图景”、“媒介延伸与媒介功能延伸”、“新闻价值观”等等。这样的一种原创意识对于我们的整个学术界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虽然我本人也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原创力,但是很希望能呼唤起更多的大家尤其是年轻一代学者不断提升原创意识,增强原创精神。

记者: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您还在矢志研究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传承,以及人文精神重建与弘扬等,主持了“人文精神再讨论”,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请您就此做个权威性的解读。

郝雨:由于跨学科的学术背景,我在理论视野上会更开阔一些,近年来,在我的一些文章当中,我已谈到新闻传播对于人的价值的关注,如何做到以人为本,2009年,我的获奖论文《论人的新闻》,就是对新闻传播人文精神的全面阐述。2012年以来,我又和《文学报》等联合,连续主持全国性的关于“新媒体时代人文精神重建与弘扬”的主题征文及学术研讨。

到2013年,全国范围曾发起过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已整整二十周年。据此,我感到应该立足于这样的时间点,再看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人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根本解决。于是,依托《文学报》这个平台,开展了历时近一年的“新媒体时代人文精神的重建与弘扬”的主题征文,先后收到了国内征文300余篇,并于2013年10月召开研讨会。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均作了活动报道,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如今,人的问题相比新文化运动时期似乎已经更加严重。我们面临的既有物质化、商业化对人的压抑;又有新媒体产生的大量信息的垃圾和泡沫对人的淹没。人的异化甚至比西方工业化进程中还要严重。文化学者本应该是人的启蒙者。人的主体丧失,人的被淹没。这些问题急需去科学地解决。

所以,近年来,我的所有研究,基本都会统一在人文精神这个主旨之上。任何一个学者,都必须有一个最核心的思想主张。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在学问上零打碎敲。而其核心的思想主张,又必须看其是否能经世致用,是否具有社会担当。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最近的研究项目和参加以及主办的学术活动,我的论文、发言,都会围绕这一主题。包括我在四月份将要参加的一个“新子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准备的发言题目是:《“新子学”深化与中国21世纪文艺复兴》,这个会议看上去与新闻传播学完全没有关系,根本不是一个学科。但是,只要是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大方向,就不能不关心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而在我看来,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与弘扬,中国21世纪的文艺复兴,必须寻找到传统文化的根。那么,新闻传播学对于人文精神的张扬和传播,也不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在这个领域的参与,绝非旁枝斜逸,而是真正的追根溯源。

(作者简介:王文娟,《今传媒》杂志社主编助理,责任编辑,主要从事传媒研究;李晶,江苏南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传播学高教管理研究。)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