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
由于民族地区和民族问题的特殊性,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地方普通高校的特点。
1.舆情危机的易发性与复杂性。近几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网络发展速度很快,与此相应,民族地区网络舆情总量与日俱增。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青海、内蒙古、宁夏等省市的互联网普及率虽低于我国互联网整体普及率,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网络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的同时,误会与分歧在网络空间迅速传播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加。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大多会涉及和针对民族问题,而民族问题不仅沉淀着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民族传统,同时又与政治、宗教或其它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具有复杂性。网络空间的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暴力信息等丑恶内容,以及来自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反华势力在民族问题上的广泛介入,让本就十分复杂的民族问题又增加了大量的外部因素,如不慎处理就会引发舆情危机,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
2.舆情危机的敏感性和难控性。很多情况下,民族问题虽然表现为少数几个人的问题,但却和整个民族的意识和利益联系在一起。民族地区高校中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他们身上具有民族地方、传统习俗、民间社会的混合特质,在性格特征、思想观念和表达方式上不尽一样,并且,不同民族之间存在不同的生活禁忌、言语禁忌和宗教禁忌。以宁夏高校为例,回族学生的比例较大,而回族又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回族学生的宗教活动和正常的校园秩序、回族同学坚持的民族服饰和参加集体活动(如军事训练)时统一的着装要求、回族同学的饮食禁忌是否能够得到汉族和其他民族学生的尊重等问题都是日常教育和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在普通高校中,引发舆情危机的事件可能基于某种共同利益,或出于某类共同情绪,但罕有以特定的民族为单位来参与的形式。少数民族学生则往往会以民族为标识,在舆情危机事件中,同一民族的全部或大部分同学参与其中,往往使得一些原本是学生纠纷的小事演化成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冲突。此外,如果在舆情危机事件中涉及到宗教信仰、宗教习俗等问题,还会使具有相同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多个民族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在参与人员上呈现同一宗教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3]。
3.舆情危机的政治性与国际性。民族问题本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且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敌对势力非常希望看到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闹事”,这样他们便可以挑拨、煽动民族情绪,为其政治目的制造舆论。因此,对于民族地区高校的舆情危机而言,其有引发和政权稳定或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危机、社会危机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危险性,而这类危机恰恰属于影响范围更大,对社会威胁更为严重的公共危机范畴,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三、民族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策略
“危机事件”是考验高校舆情应对能力的一个预警器,只有在“危机时刻”才能真正体现出一所高校舆情应对能力的高低。民族地区高校应从制度、硬件措施和人员培养等方面不断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反应能力建设。
1.制定具有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网络舆情危机应急预案。民族宗教问题是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预防可能发生的民族宗教突发事件,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及影响,健全舆情危机处理机制,将监测、预警、处理有机贯通起来。既要维护师生的言论自由,也要对外部势力危害国家与社会安全时刻保持警惕。
2.建立并完善民族地区高校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旨在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4]”为了更深入了解网络舆情变化,更好地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信息沟通,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培育一支熟悉了解民族地区高校的业务范围和办学思路、了解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方针与民族教育政策、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通晓民族语言的专业人员队伍,这是民族地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不可或缺的主体因素。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