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4期

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报道【2】

周宏刚

2014年04月02日09:0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四、研究结果

1.议题的设置

主要议题。根据报道内容,《印度教徒报》主要议题可分为外交、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七个方面。从议题的性质来看,文化和科技往往是国与国之间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这两个议题无疑是正面议题。也就是说,媒介对它们的报道越多,说明这家媒介越看好两国之间的关系。《印度教徒报》对这两个议题的报道比例最高,尤其是对文化议题的报道明显高于其他两家报纸。军事议题涉及国家之间的安全问题,是一个负面议题。媒介对两国军事议题的报道越多,说明其对两国关系就越不信任。《印度教徒报》对军事议题的报道数量最少,而其他两家报纸的报道数量是其两倍。从两个正面议题和一个负面议题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媒介对中印两国关系的认识不同。《印度教徒报》对中印关系的发展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如表1所示)

表1

子议题。从主要议题的子议题分布来看,《印度教徒报》对子议题中正面议题的报道也明显多于其他两家报纸。在外交议题中,《印度教徒报》关于子议题“友好合作”的报道占到33.4%,《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分别只占到10.7%和15.4%。

在经济议题中,《印度教徒报》对子议题“中印贸易合作”的报道占到55.8%,《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分别只占到33.6%和44.2%。中印贸易合作是正面议题,媒介对其报道的比例越高,说明该媒介比较重视中印贸易关系的发展。与此相应的是,在“中印贸易问题”的子议题中,《印度教徒报》的报道所占比例最小,只有14.8%,而《印度时报》的报道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2.5%,《印度快报》占到15.4%。中印贸易问题是负面议题,媒介对其报道越多,说明该媒介对中印贸易关系不太乐观。从三家报纸对这两个相反议题的报道可以看出,《印度教徒报》对中印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报道较多,而对中印贸易存在的问题报道最少。这些报道能够为中印经济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体现出《印度教徒报》对中国的友好立场。

在军事议题的子议题中,“军事交流”是最正面的议题,主要包括中印两国军队的联合演习。“军事对峙”是最负面的议题,包括印度一些媒体炒作的所谓“边界入侵”、部队调动等。《印度教徒报》对军事交流的报道占到42.1%,而《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分别只占到13.4%和23.6%。《印度教徒报》对军事对峙的报道占到13.7%,而《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分别只占到35.4%和22.1%。这两组数据的差距悬殊,更能说明《印度教徒报》在军事议题上尽可能多的选择正面子议题。前文已述,《印度教徒报》对军事议题的报道最少,这已经能体现出它的立场和态度。不但如此,在子议题的选择上,《印度教徒报》也以正面议题为主,充分说明《印度教徒报》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在文化议题中,《印度教徒报》的体育和教育报道占到69.4%。体育象征着理解、友谊和团结的精神。体育报道能够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体育报道越多,说明媒介对中印关系越乐观。同时,《印度教徒报》对中印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进行了大量报道,包括赴中国学医的印度留学生增多,两国中学生的互访以及教学方法的交流等。

社会议题涉及的子议题非常庞杂,包括社会保障、灾难、医疗、丑闻等子议题。《印度教徒报》对社会议题的报道只有7.7%,少于《印度时报》的11.1%。其中《印度教徒报》对灾难和医疗的报道最多,分别占到23.6%。这两个议题一个事关自然灾害,一个事关人的健康,都是中性议题。最具负面性的议题是丑闻。丑闻是指由于道德滑坡而产生耸人听闻的事件。如广州小悦悦事件、毒奶粉事件等。这些事件对中国形象的危害是内在的,伤及中国的尊严。《印度教徒报》的报道所占比例只有2.7%。《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所占比例分别是10.1%和6.4%。《印度教徒报》的报道比例最小,也就减少了这些事件的传播对中国带来负面影响。

在环境议题上,中印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既要在气候变暖问题上联合起来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又要在水利水电、野生动物保护等区域性问题上减小分歧、寻求合作,还要在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等问题上互相学习。环境议题的一个重要子议题是气候变暖问题。《印度教徒报》的报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关注的焦点是中国的减排措施及中印两国间的双边合作。例如,2007年6月5日的《中国公布气候变化行动计划》、2009年11月28日的《印度可能仿效中国制订减排目标》、2010年8月11日的《中国政府关闭一些高耗能工厂,为达到减排目标》。也就是说,《印度教徒报》重视中国在遏制气候变暖问题上采取的积极措施以及中印两国的双边合作。

在科技议题方面,《印度教徒报》着重报道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进步以及学术交流,两者所占比例分别达到37.7%和30.2%,远远超出其他两家报纸。这两个子议题一个展现出中国的建设成就,一个直接体现出中印交流的增强。所以对这两个议题的报道说明《印度教徒报》既肯定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同时希望中印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印度教徒报》选择了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的子议题来支撑七大主要议题。

2.报道的角度

媒体对议题的设置是表明其立场的第一个环节,但是媒体对议题的设置不是随心所欲的。通过报道角度的选择是体现媒体立场的第二个环节。对同一个议题或者同一个事件,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同样受到报道框架的制约,能够反映媒体的立场。《印度教徒报》积极报道中国取得的成绩,在国际问题上发出中国政府的声音。例如,在西藏问题上,《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大量报道达赖以及西藏流亡人士的言论,中国处于被动回应的角色。而《印度教徒报》以报道中国政府的声明为主,反映了中国政府在西藏问题上的立场。即使在负面性议题上,《印度教徒报》也尽可能从正面报道,客观上起到了为中国辩解的作用,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形象。例如,在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上,《印度时报》认为中国在缩小差距与发展出口业之间摇摆不定,报道了留守儿童、收入差距、社会不平等几个方面的具体事例。《印度教徒报》则积极报道中国政府在城乡差距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例如,2006年3月6日的《中国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2006年10月17日的《中国城市化步伐很快》、2007年3月6日的《中国重视均衡发展》、2010年5月2日的《中国西部乡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在对具体事件的看法上,两家报纸的观点也表现极大的差异,最典型的案例是两家报纸对中国小商品的态度,都以中国制造的印度国旗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印度时报》认为中国的假货充斥印度市场,包括印度国旗,而《印度教徒报》的报道认为中国商品质优价廉,印度企业生产的国旗也贴上中国造的标签。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