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4期

《爸爸去哪儿》的传播学解读【3】

陈骞 冯小宁

2014年04月02日14:38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三、使用与满足:受众心理的诉求与社会文化土壤的培植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爸爸去哪儿》的一举成功正是满足了受众的诸多心理诉求,以受众为导向的基础上,与其建立长久、互动的关系。

(一)明星消费,获取“认同”

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以实际需要为消费核心的模式已逐渐被以消费欲望为核心的模式取代。大众消费的其目更多的是满足被环境和认同所制造出来的超额欲望。从受众心理来说,消费明星隐私,满足了一种“认同”的需求以及窥视的欲望,希望通过窥视他人的隐私,洞察其最隐秘的私生活状况,以达到缓解自己内心压力的目的。《爸爸去哪儿》以此为切入口,不仅邀请明星,更邀请一直处在极度保密之下明星宝贝为嘉宾,让身处陌生环境下的明星们通过亲子间的配合共同完成导演组安排的未知任务。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和好奇心,明星的孩子和普通孩子有什么区别,平日光彩照人的星爸在遇到问题时会怎样和孩子交流,对孩子是百般溺爱还是严厉苛刻等问题,观众都渴望从节目中找到答案,得到满足。观众看到这些星光熠熠的“星爸”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和普通“父亲”一样会手足无措,会严厉苛刻,会温柔呵护,从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的认同感。

(二)审美疲劳,呼唤真情

中国的真人秀节目经历了演艺明星的自娱自乐、草根平民的大众狂呼和社会名人的回归升级的三大转变。从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引爆荧屏开始,真人秀似乎永远和表演选秀型的节目紧密相连,荧屏上充斥的永远是为梦想而战的选手、挑剔苛刻的评委、繁杂雷同的赛制和为博收视率的恶性炒作,观众迫切的期望能在荧屏中看到一些真情、真实、温馨的节目。正是在这样的媒体语境下,《爸爸去哪儿》应运而生。节目主打亲情牌,用真情实录代替虚假炒作,用轻松幽默的话语代替凄惨可怜的故事,用亲子间的温馨互动代替竞争激烈的残酷赛制。在泛娱乐时代,这样一档温暖的亲子节目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同时也为荧屏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

(三)“父亲缺失”,呼吁回归

所谓“父亲缺失”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主要表现在教育时间的投入、具体教育过程及学校教育三个层面。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男性角色一直被施加了强大的金钱、权利、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逼迫他们放弃了家庭教育的重任,使得很多父亲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交流,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参与程度较低。《爸爸去哪儿》基于这样的社会土壤,对父子(女)间人生关系和价值观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强调,通过互动体验式的方式增加彼此间的情感。在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独自带领孩子出行的爸爸在面对孩子大哭时的无奈,在面对孩子调皮时的严厉,在面对一些为孩子做午饭、扎头发等简单的小事上的手足无措。该节目不仅让人们重新审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呼吁父爱的回归,更让80后、90后这群初为父母的普通年轻人通过节目对育儿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