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4期

探析自然灾害事件中媒体的报道技巧【3】

——以4?20雅安地震为例

刘冠华

2014年04月02日17:1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在报道中的中国政府负面形象方面,《华西都市报》的关注点是政府在救灾中是否有不及时、不作为,人民是否满意,使用的是内视角。通过报道形成的政府印象是负责任的、执政为民的政府形象。《纽约时报》的关注点是中国政府是否真正开放民间慈善,救灾期间舆论自由是否受限,使用的是外视角。通过报道形成的政府印象是中国民间慈善开放度不够、可能存在限制舆论自由和救灾不到位的政府形象。

四、结语

自然灾害事件中媒体的报道宏观策略:第一,及时做好预警报道。第二,重点要做好救灾抗灾报道。第三,适时做好反思报道。

自然灾害事件中媒体的微观报道策略:第一,从“人”情型、“灾”情型,综合型三种基本报道模式中,灾难初期以“灾”情型为主,逐渐加入“人情”型,做到二者比例基本平衡。第二,在报道体裁上,灾难初期以消息为主,逐渐加入通讯等新闻体裁,在中后期的报道中,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事件报道的整体结构比例上不应过少,否则,起不到应有作用。第三,建立相对开放的报道角度,不能完全忽视负面和消极新闻,可以选取适当的报道角度,起到监督救灾行动与引导救灾秩序的作用。

(作者简介:刘冠华,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芙蓉.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 郭慕清.《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报道框架理论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6).

[3] 刘远朋.《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报道研究[D].兰州大学,2009.

[4] 马若斌.《中国青年报》与《纽约时报》汶川大地震报道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09.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