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党中央在互联网领域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提出“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之路”。
一、网络文化建设兴起之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主题为“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强调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意义,指出:“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6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这是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指导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6月3、4日,“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上”在北京召开,这是全面落实中央部署的重要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在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创作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在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再次写入大会报告,这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和全党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传播工具,理应在这一体系中承担起重要职责,而中国网络媒体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突出。
在党中央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后,网络媒体界纷纷采取具体行动响应。如10月26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发展论坛”以“创建绿色网络、创意网络、和谐网络”为主题展开研讨;如12月4、5日,第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中青网承办,在海南三亚举办)以“推动网络媒体新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主题论坛展开研讨。就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1月15日发布的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研究方向,也及时地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发展战略研究》列入。
2月1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新华网的技术支持下,正式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中华新闻传媒网”(www.zgjx.cn)。中国记协发挥着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新闻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记协网的开通,无疑在传播手段上加强了这一作用。5月18日,中国记协召开全国新闻网站负责人研讨会,会后签署了《全国新闻网站坚持文明办网,净化网络环境自律公约》。
二、舆论导向显示力量之年
在2007年的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的报道中,网络媒体一如既往地发挥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其中最具声势的报道,无疑是对中共十七大的报道。10月15日,十七大开幕当天,各网站共登载相关消息、通讯、评论等6400多条,音视频报道250多条、时长92600分钟,图片800余幅,发送手机新闻报道280多条。仅15日上午十七大开幕式报道中,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在4小时内点击量超过2.5亿次,是平时日访问量的3至4倍,其中海外浏览量5000万次。15日至20日,北京市主要商业网站十七大报道点击量已经突破3亿人次。各网站对十七大报道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动用了各种手段和表现方式,如新华网和中国移动合作创办的“十七大手机报”,在十七大期间共发行6期,发行总量高达1.5亿份,最高一期发行量突破3000万份。网络媒体的十七大报道被网民誉为:“中国互联网站为十七大召开铺上了红地毯”。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所总结的那样:“十七大网上宣传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引自蔡名照在第七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而在十七大召开前夕,网络媒体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宣传铺垫,其中“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网络作品大赛最具规模。这项活动由全国188家获得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首次联合主办。从8月3日至9月20日共征集到6万余件作品,包括文字、图片、DV、Flash四类。经过初评和定评,共评选出60件金、银、铜奖作品和160件优秀奖作品。广大网民以“我建设、我见证、我记录”的个人视角,反映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快速进步。
北京市千龙网及新浪、搜狐、网易等10家主要商业网站于5月28日推出“网上大讲堂”活动,这些网站依据各自的优势和用户特点,选择不同的主题,邀请各方面专家,以网上视频授课、文字实录以及和网民互动交流的方式,向网民在线传播内容丰富的文化知识,成为本年度内有创意且时间长影响大的网络文化建设活动。截至12月初,已经举办28期、共计330余期讲座,累计点击量突破9千万人次。
今年还有两件跨越国界的网上互动值得特别记载:一是2月2日人民网“强国论坛走进俄罗斯”,在莫斯科邀请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就“俄中关系”主题回答网民问题。这是强国论坛首次在国外设坛进行网上视频直播并让网民参与互动。二是国际在线主办的《中日网络对话》活动,参与对话的两国嘉宾分别在北京和东京两地,并让两国网民共同参与探讨两国文化的异同及两国如何相处。这一网络对话方式在年内实现了固定化,以不同的话题每一季度(春、夏、秋、冬)进行一次,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中日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三、新闻网站蓄势待发之年
2007年1月1日,人民网、中国网创建10周年。11月7日,新华网创建10周年。这标志着中国新闻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第一波创办的网站已经走过十年。经过多年的探索、磨炼,新闻网站的能量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伴随宽带网络、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伴随多种信息发布和接收终端的出现及普及,伴随传媒业自身数字化步伐的加快,新闻网站作为数字传媒的核心平台,下一个十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面对这种形势,新闻网站多年来企盼的给予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今年终于获得突破。中央已明确要积极推进新闻网站体制改革试点,列入改革试点的新闻网站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引进国有战略投资者,在确保主办单位控股的前提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公司,条件成熟时在国内上市。年内,已有媒体就某些重点新闻网站即将上市进行报道,引起了业界普遍的关注。
实际上,各类新闻网站在内容、服务、技术、经营等领域一直在积极探讨与推进。如今年4月21日,“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论坛——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老总龙虎山论道”大型活动举办,与会的40多家网站的负责人就新闻与经营良性互动、无线增值、网媒广告经营、网络游戏等重要话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再如,1月27至28日,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在广州举行了“中国数字报业商业模式”研讨会;11月11日至13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方正集团又共同举办了“数字报纸商业模式研讨会”,这两次研讨会对可能建立的数字报收入模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注:这里所说的“数字报”,主要指基于报纸PDF格式的Flash版,又称“电子报”、“网络报”】又如,12月13日至15日大洋网在广州承办了“2007年度第四届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总裁(总编)年会”,以“发展区域门户——传统媒体的新机会”为主题,就网盟成员共同关心的区域门户的契机与经验、新技术在新媒体的应用、报网互动及跨媒体经营、网络视频整合与应用等行业热点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再如12月21至23日,第二届全国电视台网站联盟年会于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电视台网站的60多名网站负责人聚集一堂。成立于2006年10月的这一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全国电视台网站之间的资源共享,探索以视频合作为切入点的共赢模式。
四、奥运报道布局筹备之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是各类媒体大显身手的舞台,也如同奥运会本身一样,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比赛场。国际奥委会首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搜狐作为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2005年11月7日取得),在今年已经开始发力。3月26日,搜狐与全国15家有影响力的都市报宣布组成“全国奥运媒体联盟”,此后不少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陆续加入。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9月10日,搜狐发布奥运会赛时网络报道计划,10月6日,张朝阳率领的搜狐团队成功登顶海拔6187米的玉珠峰,而此前两天的10月4日晚22点,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玉珠峰大本营,通过通信卫星成功地实现了宽带网络接入。这是搜狐奥运报道团队对2008年奥运火炬上珠峰进行现场报道的一次实战演练。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