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4年·第4期

“华西订制”打造纸媒报道新模式【3】

方埜

2014年04月29日09:52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思维转变:由“受众意识”到“用户意识”

华西都市报在全国两会期间大力探索新闻“订制化”,是纸媒在新形势下顺应传播新趋势、把握传播新规律作出的主动应变,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让报道议程设置和主题选择从由编辑部说了算向用户说了算转变。这也是华西都市报转型“大众化高级报纸”、为读者提供精准服务和加强“用户意识”的一次有益尝试。

1. 网络思维先行

身处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网络空间,传统纸媒必须找准自身优势加以放大,找准自身短板进行弥补。华西都市报今年的新一轮改版,提出要树立“以网络思维为先导”的意识,确立“网络思维引领、关注顺序热点”的生产规则,以依靠网络为基础、以区别网络为根本、以引领网络为目的,重塑采编业务,重塑专业价值,重塑传播渠道,重塑评价机制。而“新闻订制”的生产模式,一定意义上就为区别网络、引领网络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和精准的数据。

在两会报道的“华西订制”中,华西都市报通过整合传播,把华西都市网、华西都市报微博微信、华西都市报客户端等网络载体和移动新媒体作为重要手段,一方面不断滚动播发即时动态,提升纸媒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时效性,让纸媒的权威声音成为网络主流;另一方面,通过评论、热门转发确定报道热点,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互通互动。

2. 用户意识至上

用户意识是从用户角度考虑产品的生产、消费、服务等问题,其核心重在需求、体验和立场。具体到新闻生产,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用户体现,将“传者中心”变为“受者中心”。此时,受众不再只是“受者”,而是要变为提供者、生产者。华西都市报的“读者订制”,就是让受众参与办报,强调“用户意识”至上。

全国两会报道的“华西订制”,通过个性化的“订制式提问、订制式报道、订制式回应”,让读者成为“用户”,为用户提供参与报道的机会和渠道,提升读者的参与体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全国两会报道接了“地气”,又畅通了百姓和代表委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大大提升了互动性和传播效果。

3. 数据分析支撑

随着数据化时代的快速来临,在整个信息传播的价值链条中,数据挖掘平台将成为真正的核心。加强数据挖掘和数据反馈,有助于提升新闻传播的精准性和影响力。华西都市报的新一轮改版,在建立数据挖掘和分析平台、加强数据产品打造的同时,高度重视引入网络数据,并以此作为办报反馈和议题设置的参考。

在两会报道“订制”模式下,华西都市报每天通过对读者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挖掘读者订制数据关键词,精确把握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并据此决定报道重点,让读者服务更加精准到位、新闻报道更加实用有效。

(作者:华西都市报总编辑)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