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4年第3期

典型报道:对真实生活的“选择”

袁丁

2014年06月10日14:10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创优要有好题材,虽然好题材的来源各不相同,有“撞上”的,有“抢到”的,还有“捡来”的,但它们却有共同的特性——真实记录生活,倡导时代的主旋律。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名单中,广播专题《选择》荣获一等奖。在这个榜单中,关于北京“7·21”特大暴雨题材的获奖作品就有4件,说明《选择》选准了题材,也赶上了“时运”。作为主创之一,我在采写过程中也对新闻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题材深处“淘金”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发生时,京港澳高速南岗洼段东侧积水特别严重。当天,北京市丰台区河西再生水厂项目的60多位江苏盐城籍的民工兄弟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出手相助,从大雨中救出了100多位北京市民,一夜之间成为首都乃至全国的“新闻人物”。随后,由于新闻密集报道,崔永元、韩红等名人请他们吃饭表达谢意,社会捐助源源不断,让这个长期处于社会弱势的群体因“名人泡沫”迷失自我:有人夸大救人事实;有人主动联系媒体采访;有人干脆不出工等着“送钱来”……但很快他们又自我修正:在召开工地大会达成共识后,民工兄弟作出了“拒绝任何形式的物质捐助,请代表团队转赠灾区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的决定。《选择》围绕民工兄弟从“舍己救人”到“自觉律己”的心理变化展开,着力记录他们从渴望社会尊重到自省自重的心路历程,正像作品片花所示“一个月来两次选择,一个担着生死,一个牵扯人生”。《选择》凸显新生代民工群体自我意识的苏醒,传递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声音。

二、动态中“抓时效”

新闻贵在时效,新闻事件发生的“此时此刻”、第一时间是时效;此后传播的解释性报道、新闻调查以及深度报道等是记者深入采访和跟踪报道后的作品,虽然比新闻事件发生“慢半拍”,但有新发现、新解读和新观点,能为公众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也是“新闻时效”。从受众期待来说,这些报道提供的信息是新鲜和未知的。

《选择》的采访背景,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统一组织的集体采访。当集体采访组来到北京时,距离“7·21”北京特大暴雨发生已过去20天,早已没有了“第一现场”。我刚开始也很困惑:采什么,问什么,重点写什么?如果按照传统套路,以政府表彰为新闻由头,用救人事迹“回忆”作主体,毋庸置疑,省时省力,但会老套和没有创意。在连续几天的采访中,我发现,在回顾“旧闻”的过程中,跟着“现在时”的发生“走”也不错。那天到了再生水厂的工地时,正好有被救的群众自发来送锦旗,带来了慰问金,每个信封里都是厚厚一叠。施工队的队长杜金荣一直在摆手,说不能要不能要,站在一旁的一群民工兄弟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谢绝。我当时觉得很惊讶,现在这个社会讲的是市场经济,见义勇为给奖励是最实际的,民工群体应该更需要钱。我悄悄问了救人团队中最年轻的一个90后,他听了这个问题,好像憋了一肚子的话,像倒豆子一样侃侃而谈,说他救人真的不是为了钱,救人是本能,他同学都不相信他,等等。这些话让我觉得有点意思,激发了探求欲。进一步采访得知,他们“一夜成名”后,确实有人夸大了救人的事实,主动索要“好处”,但绝大多数救人的民工兄弟都对这样的行为嗤之以鼻;队长杜金荣刚开了“整风大会”,发表了声明“拒收一切物资奖励,请代表团队转赠灾区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些真实的发生不就是新闻吗?之前苦恼了很久的“时效”困惑有了着落。从见闻开始,脑海里有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小崔请吃饭”和他们说了什么,对政府表彰和社会捐助是怎么想的,这次“民工救人”为什么社会如此关注,这份关注说明了什么……将这些素材搜集回来后,在编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达成了共识,民工兄弟从名人的“光环”下主动清醒,用实际行动来诠释新生代农民工自尊、自重,我们将报道重点落在了民工自我反省意识,以及获得社会持续的尊重上。这正是时效性的贴近诠释。

三、给真实多维度

《选择》是一篇典型报道,为报道这一英雄群体,在采写过程中,通常会为了凸显人物的崇高,只说积极的一面,让“崇高”一边倒,就有可能夸大或掩盖了事实的另一面,违背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新闻真实性是种伤害。在新闻采访特别是典型报道中对负面事实或消极情绪能不能说?在北京采访和后期制作《选择》时我们就遇到了这个问题。采访中,我得知民工兄弟见义勇为救人后得到了社会很多关注,在收到了一批慰问金后,确实有人开始了“小懒惰”和投机取巧,从最初对于媒体采访的抗拒,到后来主动联系媒体采访,甚至夸大救人难度、夸大自己在救人过程中的重要性等等。在后期写稿的时候,我一度犹豫个别比较负面的事实要不要说,毕竟对于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群体来说,这不怎么光彩。但编辑老师认为,如今社会上有些明星因一夜成名而利欲熏心,有的践踏法律,有的违背公德,这些负面影响也有可能侵蚀公众的心灵。面对物质奖励和社会捐助,盐城民工兄弟中个别人曾动摇和迷失,这是非常真实的心理历程。报道不应回避这些在个人身上都可能存在的人性的弱点。我们认为,不回避、不粉饰民工兄弟的弱点和负面表现不是给典型抹黑,而是尊重事实。再说,事情发展又有了“逆转”,队长杜金荣意识到“不对”,组织大家开了一个“整风大会”,最终,一份“拒绝接受物质捐助”的申明出炉。队长的启发唤醒了民工兄弟的自我意识,这样的心理转折最终才有他们的自我选择。我们认为,一个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完人”太虚假;而只捡光鲜的表面,不见内心血肉的故事充其量就是一个没有生命的道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篇作品中,有几处声音源按录音师的标准是不合格的。比如,被救的人接受采访时激动的腔调,一些采访原声夹裹在京港澳高速呼啸的风声中有些“飘”、不清楚,细究起来会影响听的效果。但录音师和我们一样,非常珍视这些“原声态”,认为这才是作品的真实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