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北方传媒研究》>>2014年·第2期

电视新闻中的民意探求与传媒公共理性

——对央视街头“海采”报道的深度解读

张雯雯 徐明卿

2014年06月16日14:06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手机看新闻

从全球新闻传播的背景来看,新闻的大众化表达是当下在全球化、文化形态变革、新媒体发展、传媒产业勃兴等多元背景促使下的必然发展方向。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深入,此类将镜头直接对准普通民众的新闻报道方式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的神秘图景,实现了社会大众对原本高高在上的电视媒介审视视角的改变;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我说你听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将话语权部分交还到大众手中,以大众的口讲述自我的生存状态,以大众的眼审视社会家国的发展。海采报道以多层面、大容量的大众话语关注民众生活及内心状态,进而反射出对与社会个体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变迁及国家建设成果。

传媒公共性是大众传媒在体制规训中秉承大众性、公正性、公益性理念所呈现出的社会公器属性,“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深入推动我国新闻传媒公共性的营造。在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中,传媒公共性多以理念方式被提出,即在体制或实践层面,公共性多呈现隐性状态。新媒体时代强调互动性和参与性的传播理念,不断冲击传统电视新闻“我说你听”、“我播你看”的传播模式。同时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推进,传媒公共性得到彰显。从形式上说,包括央视《新闻联播》在内的主流新闻节目突破了新闻的政治仪式化宣传模式,将话语权让位于普通民众,将镜头聚焦百姓的生存状态,这也足见央视践行“走转改”的决心和成效。

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与受众分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民众的利益表达需求不断增长,且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利益集团的多元化格局也已基本形成。在这场由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中,逐步在市场化、商业化道路上艰难探索的新闻传媒业也经历着冲击与影响。对于央视的电视新闻传播而言,社会结构转型对其最大的冲击在于其所面临的受众群体结构正在发生巨大改变。电视新闻的受众从最初单位群体内的“群众”逐渐在传媒市场化、商品化的进程中转变为媒介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也影响着受众的思想观念、权利意识以及利益表达的需求,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多元利益主体都有通过新闻传媒表达思想与意愿的需求与愿望。海采重在实现不同阶层民众的利益观点都能在镜头前进行表达,代表最广大的受众利益,反映他们的心声,使电视传媒真正成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

当下大众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多元、价值多样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在一个社会中,价值是多元存在的。社会中有不同的阶层、族群、团体等,必然有与之相应的价值,他们构成了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另外生存在特定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中的大众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文化信仰、知识构成等差异较大,因此也呈现出个体不同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标准,针对统一价值观念也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与个体发展的主流特征。海采突破舆论说教,打破多元化受众的集体无意识,将富有民族共通性、普遍性的问题设置为主题,将包括精英与大众在内的所有社会群体吸引进话题讨论中,为解决多元分歧提供了可能性。近几年央视海采为了尽可能让社会各类群体都有发声的机会,记者在全国各地进行参访,受访对象包括各类行业的工作者与不同的社会群体成员,其采访范围之大、地域之广、人数之多已然实现了对传统新闻传播的突破。

从海采的具体实践来看,每一主题的访问总是伴随着个别的神回复或反抗话语,从某种角度说在镜头前的“无助”与“反抗”也更加体现出社会某些群体成员长期在“失语”状态下一时难以融入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窘境。海采的根本目标之一应是给予长久以来处于被社会孤立、遗忘的民众群体话语权的认可与尊重,使其从无助、自卑的生存状态中解脱出来,敢于与外部交流,产生对社会的认同。在文化多元、价值多样的现代社会中,社会利益结构呈现高度分化状态,公共商议如何才能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实现是新闻传媒亟需思考的问题。面对拥有不同利益需求、文化立场、价值判断标准的大众,新闻传媒亟需将大众话语纳入传播视野,实现大众间的广泛对话。海采以街头随机访问的方式将各个社会阶层的大众带入新闻传播主体范畴中,广大民众随着话题的展开对文化、价值等观念也逐渐达成共识,实现了社会大众对某一社会问题的合理性认知。

聚焦大众话语 实践传媒公共理性

海采实现了让大众进入电视新闻的生产环节,并且通过设置公共话题引发讨论,以此构建电视新闻传媒的公共空间。被访主体一旦呈现在电视屏幕上时,其话语中所体现的价值与观点并不单单指向个体的诉求与意愿,其话语已然超越了个体性进入到公共空间中,参与大众讨论与协商。社会成员借助传媒进入社会公共议题当中,公共空间的营造为公共商议带来可能性,新闻传媒在此空间中实践着传媒公共理性。

“仅仅声称一种偏好或者看法属于某人,并不足以服人。随之而来的集体决定在某种意义上须由公共理性,即通常可以使所有人参与协商过程的人都信服的理性—来赋予正当性”。换言之,海采是大众进入公共话题讨论的途径,而在此期间新闻传媒需站在超脱自我利益的立场之上,对所有受访民众及其回答都一视同仁,秉承公平自由的交流原则,实践传媒公共理性。受访主体的回答只能代表其个人观点,然而公共理性的彰显是建立在超越个体范畴之上,绝非针对某一个人或社会某一类人的话语权赋予,海采话题的内容以及实现形式上都具有绝对的“公共性”。海采彰显的是对大众公共利益与权力的尊重与肯定,因此所有的海采类节目都应以大众需求作为第一出发点,将关怀大众、提高大众社会福利作为最重要的宣传目标。

海采中传媒公共理性还体现在新闻媒体能处于中立立场协调各个受访主体的个体利益,体现公共权益,彰显话题讨论背后的公共关怀。海采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其所形成的公共空间实现了多元话语的交流,记者作为旁观者不仅要倾听,还要引导话题的开展与深入,将海采构筑为开放多元的对话空间,使屏幕前的受众都倾向于产生倾听他者意愿以及包容他人观点的态度。海采的本质不仅是提供给大众表达意见与情感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在大众话语的背后深藏着对公共意愿的维护与尊重。因此后期剪辑制作必须要凸显出超越个人情感与利益的公共性,对某一个人的权益之争并非海采的本质目的,个人情感与诉求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才是聚焦的核心。近几年通过央视新闻报道以及新媒体在内的公共话语空间中,个人话语经过全民参与交流互动后往往衍生为具有大众性质的公共话题。

促进协商认同 争议中的舆论引导

在每期央视的海采报道中,伴随着诸多“神回答”而产生的反抗性话语此起彼伏,业界与学界的诸多专家对此类新闻播报方式提出了直接的质疑与批评。在各大网络论坛与微博、微信的互动交流中,多数网友对此类报道能引发的政策层面的实际变化持观望态度。然而正是在与反抗话语的不断交锋中,海采议题的价值性得以凸显。从其主体设置上说,争议所引发的讨论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进入议题的讨论中,激发社会大众的广泛思考。并且由于传媒的影响,持相同观点的社会群体可能由于共享类似的价值理念而构成虚拟话语社区,从而呈现对某一话题、观点的群体性“共鸣”现象。此景观的构筑将原本存在于政府与新闻传媒视野中的民意想象直接演化为对民意的感知与理解,成为促使政府决策出台及新闻传播方式理念改革的直接动力。

由于社会成员之间社会身份、文化修养、知识构成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主题讨论中也很难达到完全一致,共识的产生依赖于新闻传媒引领受众进行协商式解读,进而产生协商式认同。协商认同的“共识”首先建立在广大民众共同持有的对传统文化价值、道德修养的认知与理解上,即对“真”、“善”、“美”判断标准的基本认同。其次在节目中留给大众充足的解读空间,以强大的包容性正面展示反抗性话语,将负面的回答也作为传播的一部分,在负面回答中讨论其背后深藏的社会问题及民众心理。只要从符合中国民众文化心理的普遍性共识出发,所有海采中出现的负面言论都可以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摒除社会弊端的助推器。保留反抗性话语、肯定争议是在海采中呈现传媒理性、实现大众话语交往的基础,也是传媒形成强大舆论引导力的基础。

海采的意义之一就是实现了大众传媒对民意的广泛调查,为广大民众以及政府提供了相对客观真实且公正平等的参考系。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公众的意见诉求往往能直接反应其党政执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倾听民众的心声有便于政府匡正当下社会发展的弊端。从大众的角度来说,海采是他们可以有效表达自我或某一群体思想、情感、意志的方式。通过海采报道,个人感受、社会发展、公共政策都成为大众评议的对象,通过电视新闻传播的发酵以及新媒体互联网上的全民参与讨论,所产生的影响范围以及力度都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管理施加了舆论上的压力。从该角度说,海采是大众传媒履行社会舆论监督与引领的重要方式。

大众的能动性展示 镜头前的“真实表现”

海采与其他电视新闻报道相比具有自身的传播特征。从近两年央视设定的海采主题上可以看出,如“幸福是什么”、“爱国是什么”、“家风是什么”等都直接指向大众主观层面的理解与感受,大多民众突然被问及这些问题时只能从主观化、个体化的角度理解,因此所得的回答通常具有碎片性、主观性、个体性的特征,即使将多个民众的回答经过选择编辑后呈现在一期节目中,也会因不同回答者的个体特征呈现片段化解读倾向。通常而言,碎片化的解读很难构建受众的“共识”,与体系完整、评论深入的其他新闻报道相比,海采并非以深刻性取胜,而是更加注重亲近性、大众性、真实性的大众话语表达。如在“你幸福吗”的海采节目中,郑州街头卖煎饼的老太因为经济贫困、孙辈身带残疾而显露出十分悲观的情绪。正是通过大众情真意切的表达,使平日冰冷刻板的新闻报道带有了亲近感及人情味,更能引发镜头前受众的共鸣。

传达民意就要表达真实的民众声音、展示真实的民生状态,摒弃新闻报道高而上的形式主义,从现实出发,紧贴民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一系列海采报道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当然,报道绝非就此止步,随着海采调查的进一步深入,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专访呈现出社会的普遍性思想倾向,并且针对具有个别代表性的个案的跟进深入报道以及邀请社会文化名家及各界精英参与主题讨论,这就实现了从碎片式的大众话语呈现到具有主题性、系统性、完整性、深刻性的社会话语的深度报道。

央视海采以“布烈松式”的镜头呈现将具有真实情感的大众展现在屏幕上,在瞬间记录下大众最真实的情感状态与人生体验,从而构筑出一个又一个真实平凡而又极具人生内涵的“决定性瞬间”。也正因为如此,受众在屏幕前才能看到诸多引人发笑却又引人深思的“神回复”。不同的提问情境以及提问主题都可能导致大众回答问题时出现不同状态,尤其是当“爱国”、“父母”、“家风”等词被抛出时,其背后所蕴含文化理念也随之嵌入话题讨论中,此类主题的讨论往往容易引发大众真诚而富于情感的“套话”,从某种角度说,大众在央视的摄像机前谈论爱国、父母、家庭等主题时不自觉的会呈现出在传统文化习惯培养下的“表演配合”。

接受访问的大众在镜头前具有极大的自我能动性,一方面其回答与自身的社会身份、文化修养、知识构成等紧密相关;另一方面由于镜头的存在,被访大众极有可能出现与日常人际交流所不同的精神行为状态。“镜头的存在,特别是当这个镜头是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和拥有高收视率、高关注度的央视镜头的时候,它可能会引发受访者的‘误解表演’,即不幸福者可能装作幸福。”“误解表演”直接带来的后果是“误解解读”,当受众通过屏幕体察到被访者具有“作秀”嫌疑时,一种“被幸福”、“被团结”、“被爱国”、“被和谐”的反抗式解读由此产生。为了避免此现象出现,央视在海采方式及内容上不断进行调整优化。记者提问在明晰主题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地进行开放式提问,从“幸福是什么”引申为“什么是幸福”,从“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细化为“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你最希望孩子为你做什么”等,由于提问方式的灵活多元使原本同一呆板的回答变得具有多义性。突破对某一主题“是”与“否”的刻板提问,转入更深层次的对主题的深度发掘中。续“你幸福吗”之后的诸多海采更加注重提问的技巧与民众思想深度的挖掘,此改进不仅有效避免了“误解表演”所引发的不良解读方式,更加有利于将受众带入谈论主题的深度思考中,有利于话题效应的产生。

结 语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纷繁的话题中,主流媒体立准某一主题,从宏观把握到微观实施,从抽象化的理念到具体每个被访民众的个体话语,新闻媒体运用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将大众协商驻足于大众传媒的话语空间中,以此最终达到聚集民意、形成社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海采以大众性、人文性、公正性为其砥柱,体现了当下我国主流媒体对社会各阶层大众的关注,彰显了媒体的社会价值,发挥了其舆论引领、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建构的社会功能。“电视在建构社会核心价值过程中,既是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传播者、多元价值观的整合者,同时还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在受众心里内化,并发挥维持和强化作用。”以公共理性为理念的街头海采体现了央视在社会转型期所进行的新闻改革的探索与突破,也是我国主流媒体新闻传播议程设置的成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