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论道传媒

纪录片从“舌尖上”归来?

史兴庆

2014年06月24日16:4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前段时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了第二季,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舌尖上的××”,成为一种叙事和传播模式,渗透到诸多领域和行业。

纪录片很久没有这么火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纪录片有过一段大众化的辉煌时期,那时候纪录片可以同电视剧“掰掰手腕”,占据了电视台的一些黄金时段。后来纪录片陷入了低谷。新世纪以来,纪录片一直在“爬坡”;期间,虽也不乏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乃至美誉度的作品,但那更像是给纪录片打了强心针,精神一阵子之后又归于疲沓,纪录片距离走出低谷,总是差那么一股劲儿、一口气儿。《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有望成为纪录片走出低谷、大众化归来的拐点。

当然,相比于第一季的美誉,第二季问题多多,吐槽甚至远多于赞誉,主要有这么几个问题:

一是讲美食还是讲故事?其实,从创作的角度讲,无论用美食呈现故事,还是用故事烘托美食,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取向和手法。当纪录片停留在小众化时,这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小众化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偏好和取舍,是为特定受众服务的。一旦大众化就不同了,就得了解大众的口味,向“纪录片版”的春晚看齐。所以,当《舌尖》第二季勾起了观众的“食欲”,却又把人家“饿”那里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二是真实记录,还是毁三观?最典型的是《家常》中的母女,其实,那样的母女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从再现生活的角度讲,拍她们没有问题;但从表现生活和大众传播的角度讲,就必须考虑社会影响了。

其他的诸如“摆拍和原生态”、“模仿和抄袭”等,也都引发了很多批评和争议。

我们相信《舌尖》的创作者并非有意要用“变了味”的美食“恶心”观众,而且就创作实力而言,他们也堪称国内顶尖的纪录片创作者,之所以出了这些问题,除去个人因素,主要还在于纪录片多年形成的小众化思维,以及“偏安一隅”养成的表达习惯,还不能适应和满足大众化的需求,一旦面向大众,就有点找不着感觉了。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舌尖》系列,对纪录片的大众化转型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舌尖》系列选取的是平民化的大题材。纪录片创作,选题好就成功了一半。《舌尖》围绕着美食做文章,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恋乡愁,不同于那种严肃的宏大叙事。同时,这一题材又很大,不仅“民以食为天”,而且以“舌尖”为支点,承载的是“中国”。所以,《舌尖》在大题材里具有平民色彩,在平民题材里又不失宏大,做到了“大气接地气”,这在过去二十多年纪录片发展的历程中,并不多见。

此外,《舌尖》在纪录片的类型化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类型化是影视节目走向大众化的关键。电影的类型片,比如动作片、警匪片、武侠片,都是大众化的;国外一些类型化纪录片,比如国家地理纪录片,也是大众化的。国产纪录片的类型化还刚刚起步,尽管《舌尖》不能算作纯粹的美食纪录片,但作为美食题材的类型纪录片,《舌尖》有筚路蓝缕之功。

两季《舌尖》可谓毁誉参半,不过这也是好事:《舌尖》获得的关注度和美誉让国产纪录片增强了信心,而暴漏出来的问题和各种吐槽,则有利于纪录片更好地成长。

在《舌尖》播出的这几年,纪录片的创作人才呈回归趋势,纪录片的艺术气质和真实品格,也让它不乏真正的追随者,纪录片走向大众化所需的人才储备问题不大,关键是用什么样的视角和立场来做纪录片,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向大众。

当下,影视领域,电影市场正在回暖,电视剧和各种娱乐节目也星光璀璨,吸引着大众,纪录片要想重现当年的辉煌,难度很大,但在两季《舌尖》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汲取营养,改进创作,找回力量,回归大众,并用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作品来回馈大众,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史兴庆,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分享到:
(责编:燕帅、李岩)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