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BAT上半年,投资收购依然频繁,尤其是阿里巴巴,中新网IT频道梳理相关数据发现,仅阿里上半年收购投资中,花费就超过300亿元;腾讯也投资了大众点评、京东、58同城等企业;百度将糯米收入囊中。
这只是BAT实力展现的一个缩影,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4胡润品牌排行榜中,互联网三巨头BAT占前五,其中腾讯夺魁;最具价值民营品牌排行榜中,BAT霸占前三位。,目前BAT的触角已经伸向互联网应用的方方面面,有观点指出,未来BAT仍将会持续投资并购,而文化产业和O2O领域将受其青睐的对象,在此影响下,不少创业公司初衷也成了只求被BAT收购,从而实现套现。
跑马圈地 BAT上半年疯狂投资或仍是开端
纵观BAT疯狂并购,不仅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BAT坐拥大半个互联网却还是如此拼命投资收购?
互联网独立评论人魏武挥认为,BAT一方面不断试探各个业务点,怕错过了未来的某个高毛利业务点;另一方面BAT在移动端入口方面频频出手投资与收购,因为未来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这一观点基本成行业共识。
那未来又是什么趋势呢?这种情况能否持续?据公开资料显示,阿里2014财年总收入达到525.04亿元人民币,利润为234.03亿元人民币,而腾讯,百度更是两位“不差钱”的金主。有观点指出,三巨头频繁出手收购仍只是一个开端。
不过三巨头花钱有方,尤其是腾讯占尽“便宜”。据公开资料显示,腾讯购买的58同城每股的价格低于上周四58同城的收盘件。另外,在腾讯注资大众点评、京东的案例中,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腾讯赚了”,并纷纷猜测这或因为腾讯的微信入口蕴藏了巨大的潜在价值。
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日前曾表示,腾讯在BAT之中,凭借微信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在投资中表现出合理的价格和节奏感十足的步伐,隐约彰显腾讯已经领先了半个身位。
投资有方 BAT投资开始侧重文化娱乐
在BAT频繁上演投资收购案中,可谓一掷千金,不过千万别以为BAT“人傻钱多”,收购中胡子眉毛一把抓,有观点指出,BAT投资或收购案中,初看扑朔迷离,实则为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举。
阿里资本董事总经理张鸿平对外表示,阿里的投资思路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和阿里业务能较强整合的;二是与阿里巴巴打造生态圈、平台有关的公司,强调布局和共生关联性。
不过纵观大局,BAT今年上半年对文化娱乐产业情有独钟。知名IT评论人王冠雄表示,当前文化产业的价格被严重低估。BAT岂会错过?上半年,阿里推出手游平台,投资文化中国,入股优酷土豆等;腾讯“裂变”互娱事业部,引入原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打造腾讯文学;百度旗下爱奇艺动作频频,做的风生水起。
另外一个特点是,BAT在注资案件中持股比例微妙,不管是上半年阿里注资恒生电子、华数传媒还是腾讯入股58同城、京东集团,二者投资所持股比例均在20%左右。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日前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表示,这是互联网收购案例中常见的套路,既保证了巨头的的相关布局,又保证了入股公司的独立性,有利于其健康发展和保持活力。
行业影响 创业公司初衷变成被BAT收购
BAT频繁出手收购或投资不单对自身布局产生质的突变,对整个互联网创业环境也引发一些新现象。魏武挥称,BAT频频出手投资与收购给中小创业团队带来一个信号:我做得好,就可以从巨头那里套现。
纪源资本的副总裁胡磊日前说道,过去国内PE的退出方式基本是以IPO退出为主,但BAT收购力度之大,改变了很多投资人考察项目的看法,现在并购退出变成大家考虑退出方案时很重要的一个备选方案。
有不少创业公司也持有类似想法,刚获得融资的千米网CEO石正川日前对中新网IT频道表示,创业者首先是一位商人,从赚钱套现的角度来说,所创企业被BAT收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媒体分析指出,目前,被BAT收购已经成了一种快捷的套现方法,还省去了耗时又复杂的上市过程。
不过被收购或也是创业公司的无奈之举,易欢欢日前就曾发表言论,BAT收购马太效应继续放大,新参与者难有立足之地。
除了创业公司,大公司也难独善其身,站队趋势明显。有媒体报道,一月前58同城CEO姚劲波还一口咬定58同城有能力独善其身,不过目前结果表明,他选择了站队。(中新网IT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