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王福州:非遗传承首先要“活在当下”

2014年06月27日14:20    来源:CNTV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王福州:非遗传承首先要“活在当下”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

  王福州: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手艺》这个栏目因为播出100集了,中间陆陆续续看了一些,感触很深。今天咱们召开这个研讨会是对前面100集的回顾,同时对后边如何拍摄好未来得筹划,所以我想因为今天发言,昨天下午中央台同志商量了一下,和中国梦联系的问题。这个时期围绕我们后边政策导向要做一些工作,同时考虑一下、思考一下非遗必须面临的未来问题做一些思考。

  今天就给大家结合后边工作安排讲讲这方面的话题。300多年前大画家施陶有著名的论断“笔墨当做未来”,我们必须考虑未来得问题,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过去曾经辉煌,我们必须让非遗活在当下、必须为现实服务,也就是面向未来得问题,这个是大课题,值得每个人思考。说到手艺其实手工技艺的简称,不能不和机械相对应、产生联想。手工和机械两个方面各有好处,都不能互相排斥,这是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手工技艺历史上曾经给我们带来辉煌,回想起五六十年代,咱们搞的出口创汇为当时摆脱经济困难发挥巨大的作用,那个时候手工技艺品几十年来,也给人们思想意识造成混乱。比如那时候手工艺品过多迎合西方人审美需要,割裂和本土人的联系,和百姓、和日常生活联系有一些割裂,另外把出口创汇过多强调高端、强调艺术、强调高端工艺品,这样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又脱离、又割裂。

  同时手工艺发展过程当中,一直和教育结合不太紧密,近一个时期才引起注意。手工艺在发展历程中有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但是另一个方面,机械生产也有它的合理性和值得我们吸取的地方,比方说计划性、准确性、生产过程中有序性,都是本身优势的地方、有特点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能排斥。今天看待手工艺品这些东西,我们讲一定放在人类历史长河去看待、去思考,这样不单单光看到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同时放在当下为现实服务,做好非遗传统保护的文章。

  这是近期的思考,如何面向未来呢?我想从四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造型设计,非遗十个门类里边和造型设计相关占很大的比例,手艺里边的传统美术、传统技术都是非遗大项,造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前一个时期我们搞纪念活动,他经历工艺美术发展全过程,重要的他经历过程中他倡导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现在设计必须用到工艺品当中去,用今天的话说,今天产品转型升级都离不开造工设计、离不开现在设计理念。如果想更深了解传统工艺,应该认真研究这个理念。根据部里安排,现在也在和造型艺术相关的,比如陶瓷、瓷器、紫砂等,把现代的理念灌输他头脑当中去,在自己产品转型升级,把现代元素注入里边去,为了使产品更有生命力,从这个方面思考我们想搞一个研讨班。同志们如果感兴趣可以参加研讨班。这是从理念开始一系列的考虑。

  第二个应该把现代教育理念注入非遗保护去,以前本科教育都没有,从2012年才工艺美术才开始设计专业里边底下二级专业,2012年中国有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专业目录正式公布,工艺美术作为设计学下面一个专业设置,这才是近一个时期的事。鉴于这个情况,一直和教育部沟通,原来搞美术进校园还是表面基础宣传的方式,我们和教育部一直思考,在教育方面做一些工作。后来把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基本以非遗十个门类作为基本教材,我们两家成立教材专业小组,已经编了五个门类的教材,陆续推出几十种,把我们非遗作为传统文化、作为职业教育主要部分。这是前一个时期我们做的工作。

  近一个时期又和北京市中小学考试、教育改革联系起来做一些尝试,今年重大的变化,把以前一直以西洋音、架子鼓高端的东西作为特长基本指标,现在慢慢转到非遗里边,把剪纸、木偶都有技艺都算特长生,北京市教委领导都关注,也采取一些措施。过一段时间想组织部分中小学校长、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十个门类的艺术专家、还有管理者共同搞一个研讨会搞实了。今年考题上,昨天语文第一门考试其中四个大题涉及传统文化,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笔画,中间讲宜居城市,还有书画同源理论的,把传统文化的比例加大,同时把英语、外语分值和难度都要降下来,逐渐回归里边去。这方面我们又做一些工作。我们想非遗必须和当代教育结合。

  第三个非遗保护必须在生产型保护基础上再提升,生产型保护作为前十年重要的保护经验在联合国叫的响,联合国非遗项目咱们是38项,世界排名第一,生产型保护作为中国经验联合国也高度重视,去年举办加入联合国公约十周年为结点搞的庆祝活动。但是前边生产型保护仅仅局限于传统美术、传统技艺、饮食文化类和中医药四个门类,后边我们想法精神生产、艺术生产、舞台艺术非遗也扩展到生产保护领域来。这样把生产保护向前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个传承人群体理念的问题,大家如果关注非遗,我们颁布了《非遗法》,施行传承人是重要的抓手和项目,从理念上对传承人这一块做了不少文章,传承人从目前来看是代表性的传承人,日韩都是一个群体,当然各有利弊。我们想尽可能把代表性传承人对比掉,搞的比较大,因为如果一定的人数做支撑,后边的声势、包括把工作推向深入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咱们评了四级国家级传承人1700多名,逐步把传承人规模扩大到几千名,这是规模上。再一个待遇上,现在实行的补贴制度,每个国家级传承人每年补贴一万块,钱不太多,这是初期阶段,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想这个补贴要想具有引领性,有一些和市场、产业融合比较好的这种补贴我们不动作为国家荣誉,后边要逐渐对特别困难的传承人提高补贴的标准,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做这项工作。因为有些传承人依附原来生存环境,确实条件比较艰苦、见效慢、效率低,如果解决不了生存的问题。由于产品和市场融合不好,效率比较差,基本生存条件不具备很难做好传承,后一个时期把传承人这一块突出起来,把传承文章做好,避免代表性传承人是一个是问题,代表性传承人为抓手,把我们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我们讲四个方面面向未来做的一些思考,最终在实践中既保留传承工艺的本身,又将文化内涵和技艺融入记忆,充分利用实用价值,将其融入现实生活。这也是我们拍《手艺》片子真实目的,同时也是下一步后边非遗传承保护做的重要工作。谢谢大家!

分享到:
(责编:李岩、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