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有关情况。最高法官方微博@最高人民法院 对发布会进行了直播,最高法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郑学林还回答了新浪微博网友关于兰州水污染案诉讼案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首先介绍了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的相关情况,随后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郑学林通报了近年来的9个环境资源审判案例。在提问环节孙军工明确表示“最后留一点时间给网友提问”,来自新浪微博的网友则在当天第一个代表网友提问。他向最高法提问:今年4月份,兰州出现水污染事件之后,当地五个居民向兰州中院提起了诉讼,但是被兰州中院以诉讼主体不符合要求被拒绝受理,最高法院怎么看这件事?
郑学林庭长回答称,今年4月份,在兰州发生的苯污染案件,影响很大,涉及到兰州市很多居民的日常生活。对这个案件,最高法院一直非常关注,环境资源审判庭在这之前也在关注这个案子。但是具体的案件,由原告起诉的法院,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判断是否应该受理,是否符合受理的条件。该受理的,他们就会受理,不该进入司法程序的,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可能就不会受理。具体的案件,由当地的法院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掌握和判断。
微博已经成为法院系统司法公开的重要平台。去年11月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入驻新浪微博,成为国内第一个上至国家级下涵全国31个省级机构的微博发布厅。重大案件庭审过程的微博直播也成为许多法院的惯例。今年以来,最高法在其官微上开展#带着微博去执行#、#时间去哪儿了#等活动,向网友呈现基层法院的日常工作,进一步拉近了法院、法官和公众的距离。
随着影响力的提升,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了解民情民意和与公众互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新浪微博上经过认证的政府机构官方微博有8万多个,认证政府公职人员微博超过4万个,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政务微博平台。微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网友的问题带到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上,有望使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未来微博网友的问题还会出现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更多部委的新闻发布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