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苹果版移动客户端上线,“澎湃新闻”(ThePaper)昨日正式宣告全面上线,作为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其官微称要“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
目前“澎湃新闻”已全面覆盖(网页版http://www.thepaper.cn)、客户端(苹果App Store,安卓市场)、wap网页版(m.thepaper.cn)。澎湃新闻网今日发布声明称,澎湃新闻网为具有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新闻网站,请各网站及客户端尊重澎湃新闻网版权,在转载澎湃新闻网稿件时清楚注明稿件来源为“澎湃新闻”。
据悉,“澎湃”历经半年筹备,由东方早报采编团队运作,是根植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的一个重大战略项目,“澎湃”将努力打造成为中国聚合新闻与思想内容的最大平台之一。此外,“澎湃”还将努力实现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
对于“澎湃”的诞生,有人叫好有人唱衰。“迹象积极,考验在前,继续观察。”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在微博上用了12个字概括她最近对上海新闻媒体新气象的观察。她写道:“从澎湃到东方卫视,上海新闻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提升……观察中。”致力于中外新媒体研究的复旦大学副教授沈逸分析说,无论“澎湃”未来的命运如何,传统媒体的转型将沿着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大众需求的道路去走。环球时报发表社论称,“‘澎湃’一炮打响易,持续澎湃难”,社论认为,澎湃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基因不强,无论是社交性、移动性还是自媒体属性都不够突出。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媒体作者“王超声”断言“澎湃出生即落后”,因为“理想主义救不了媒体”—生意就是生意,拿理想主义谈生意是书生,拿生意谈理想主义是马云。
微博评论:
@周智琛(深圳晚报副总编辑):澎湃有点理想总是好的,他们冲一冲总是好的。无论成败,对中国媒体转型都是一种有益尝试。但若成功,不可复制,如若失败,也可理解。
@邓庆旭(新浪副总编辑):你以为澎湃是情怀,那就错了,那是生意。用句流行语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澎湃。归根到底是要收钱的。与其说邱哥的发刊词是老男人的怀旧闷骚,不如说是生意人的叫卖吆喝。
@罗庆学(三峡商报副总编):作为同行,赞美其创新精神,但这发刊词真的没有传递什么信息,包括其思想或思路,包括对时局的某种观察角度。
@西米麦子:真心希望能做出真正的新闻。做一个新闻人该做的,不仅是现在,更是将来。
@带我去月球zjl:期待成为独立公正客观专业的新兴媒体。
@alucard1949:好棒的发刊辞!看看以后怎么样吧,不知道澎湃们能否在这样一个时代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加油!
@在水一方永不变:澎湃新闻是否能如当年维新时期梁启超在上海主办的时务报一样呢?
“澎湃”CEO邱兵题为《我心澎湃如昨》的发刊词昨日在微信公共号、朋友圈和微博广为传播,以下是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