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7期

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龙晓丹

2014年07月25日09:39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网络舆论呈现出了区别于传统社会舆论的新特征。古斯塔夫?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对群体心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基础。本文基于大众心理学的视角,重点对网络群体心理特征对网络舆论的形成,扩散,消失等一系列过程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网络群体;网络舆论;群体心理

一、古斯塔夫·勒庞与《乌合之众》

作为保守派社会精英,古斯塔夫·勒庞将“群体”这个概念看作是智力低下、粗鲁且狂躁冲动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群体的恐惧与鄙视。但是,他依然对作用于群体行为背后的群体心理进行了深入而精准的分析。勒庞认为,群体的形成就是个人意识被集体意识席卷、吞没的过程。通过集体的传染与暗示,群体意识迅速变化为一种夸张、极化的群体情感,在从众心理和匿名性的共同作用下,这种群体情感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超越个人利益的高尚英雄主义行为,另一种是野蛮与残忍的群体暴行。值得注意的是,勒庞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即“群体的想象力”。群体常常是在一种自我制造的“幻觉”中行动,他们常常创造出各种异乎寻常的传奇故事,“神化”群体领袖,这种脱离现实的想象力常常是引发极端群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网络群体心理特征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彻底变革,从以往点对面的线性传播方式到如今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模式,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各种抒发个人观点和意见的舆论场,传播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舆论的形成与扩散机制。人们似乎真的拥有了一个“观点自由市场”,人们以各种各样的身份进入到网络文明中,传播的方式和波及面变化了,但集体心理这一根深蒂固的基因,以及某一共同圈内群体的基本特征却并无变化,相反,进入到网络时代,这样的群体观念越演越烈,网络高度的自由开放性以及低门槛的积极准入使得网络成为了群体聚合的最佳场所[1]。而在互联网环境中,由于海量信息的席卷和网络匿名性的进一步加强,群体在网络环境中也呈现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1.网络群体形成的无组织性。勒庞提到,群体的形成是“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2]。”网络群体的形成,主要是大量的异质人群围绕同一社会议题的讨论而聚集,网络群体中的个人,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作为个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有很大不同。他们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3]。

2.群体领袖力量的弱化与群体从众心理的强化。在传统的群体中,群体行动的方向主要还是依据群体领袖的领导和煽动。而网络世界中,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强势意见领袖对网络群体的影响逐渐减弱,所以网络群体的从众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旦某种“优势意见”在整个网络群体中形成,个体为了避免被孤立,总是喜欢随大流,将所谓主流的行事规则引入并进行行为仿效,仿效的结果就是个体会追随群体观点而放弃自己的观点。

3.群体理性以批判为起点,但极化的倾向更加明显。勒庞认为群体是完全不存在理性的,是与个人理性和智力背道而驰的。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失去理性的狂热批判使得网络群体具有更强烈的极化倾向。群体性质,心理特征,信息选择心理结合网络的匿名性往往容易使得网络中个人的责任感消失殆尽,群体极化倾向严重,非理性言论泛滥,舆论无政府状态出现[4]。出于高尚的批判目的的群体行为,往往会演化成不计后果的偏执性暴力行动。

4.道德净化作用更加明显,但高尚的道德目的却趋向于以偏执,暴力的方式体现。如果说网络为群体提供了放纵自己低劣本能的有利条件,那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网络群体的道德水平是相对低劣的。但正如剧院里的观众常常要求作品中的英雄有着超现实的夸张的美德一样,群体也常常能做出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5]。勒庞所提出的群体道德进化作用在网络社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网民出于对社会事件的关照而聚集成为网络群体,但是这种高尚的道德目的却总是趋向于以偏执,暴力的方式体现。这说明根植在群体心理特征中的极化,偏执与专制依然会体现在网络群体当中。

5.网络群体更加富有想象力,群体幻觉与现实相互影响。

勒庞指出,“影响群众想象力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以及引起注意的方式[2]。”这句话无疑十分贴切地描述了网络中群体想象力的本质。网络将跨越时间和地点且纷繁复杂的事实都呈现在群体面前,事实的真相通常很难被群体所了解,网络群体会用他们的群体幻觉来构建现实中的事实真相,群体幻觉与现实行为相互影响,从而构建出一种“虚拟现实”。

三、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基于群体心理学的视角,网络舆论的产生,扩散和消散的背后都有着网络群体心理的作用机制。总的来说,群体心理作用于网络舆论可以概括为由多源信息到单一意见的形成扩散过程。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海量信息,使得群体因为某一共同议题而聚集,在群体心理的作用之下,这种多样化的、理性、客观的信息渐渐地被单一极化情绪所代替,网络舆论走向狂热的非理性意见。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作用机制

第一,基于网络群体心理的集体无意识与从众心理,网络舆论产生于难以被操控的狂热情绪

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个人无法主观地控制任何一个社会事件成为网络舆论所讨论的议题。在勒庞看来,群体是非理性和智力低下的,个人智力会在群体中湮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独的惧怕。群体的压力会让人产生失调,而从众是减少失调的一种有效方法[6]。所以说,网络舆论也是非理性的,网络群体在强大的“集体幻觉”的支配下,被狂热的情感所暗示和感染,个人理性言论被忽略和淹没,“沉默的螺旋”将开始压制个人意见,大多数人的非理性情绪将会占据上风。

第二,基于网络群体的异质性和冲动易变,网络舆论的扩散是一个异常迅速且趋向极端化的蔓延过程

简单,形象的意见是群体意见形成过程中最容易被接受的,某种简单极端化的舆论意见可以快速在网络群体中扩散,网络群体接受意见的过程,并不是客观和完整的接受,而是一个截取与简化的过程。群体易于接受的是一种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的两级意见,而不是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理性地筛选出事实真相。这种单一的舆论意见使得网络群体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网络群体的形成是由大量的异质性人群组成,所以网络舆论的扩散并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是一种如暴风骤雨般席卷的结果。网络群体所关注的是舆论本身所产生的方式和结果,而非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充分的信息和证据。一旦网络环境因素发生改变,网络群体便会迅速形成新的舆论趋向,群体信仰可以得到迅速的改变。

第三,基于网络群体的偏执、暴力心理,网络舆论的扩散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短暂过程

群体总是狂热冲动的,群体总是急于要求改变和破坏。社会懈怠实验表明群体能扩散责任。一旦唤起和责任扩散结合到一起,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后果可能令人震惊。从轻微的失态(在大餐厅里扔掷食物、怒骂裁判,在摇滚音乐会上尖叫)到冲动性的自我满足(集群破坏公物、纵酒狂欢、偷窃),甚至具有破坏性的社会暴力(警察暴力、暴动、私刑),人们都可能干得出来[7]。网络提供的匿名性特点使个体敌意而激进的行为会比面对面沟通要更多一些。所以在网络群体中个体更加容易产生去个体化,他们的自我约束就会减弱,而对消极的言论和行为的反应性就会加强,就易产生网络群体性事件[8]。

随着大量信息的侵入与覆盖,新的议题便会很快吸引网络群体的注意力,导致关于特定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快速消失。可以说,网络群体在海量信息的迷惑和席卷之下,比传统的群体更加没有耐心,他们所关注的永远是更新的,更为狂热极端的舆论意见,网络舆论迅速的消失成为网络时代舆论的新特征,这也是群体心理作用于网络舆论形成机制而产生的直接结果。

四、结 语

基于群体心理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网络舆论形成的复杂动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是,网络群体心理是如何影响现实环境,如何成为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动因,又会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通过对网络群体心理对网络舆论的作用机制分析,我们认识到对网络群体的合理引导是解决极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途径。首先应当合理设置报道框架,同时增加信息来源渠道,使网络信息公开透明,从根本上培育信息传播的良性土壤;其次,必须要建立及时准确的辟谣机制,扼杀群体极端想象力,发挥群体道德净化作用;最后,提高群体的媒介素养,特别是在网络媒介匿名性大大增强的情况下,防范由群体极端狂热情绪向群体性暴力事件直接转变的风险。

(作者系: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常宇星.浅析现代媒介环境下的网民心理—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新闻界,2011(7).

[2]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 朱茜,张兴波,纪云卿.当代中国网络乌合之众的心理特征及其防范——种社会心理学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1).

[4] 欧阳小婷.网民群体极化倾向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J].现代视听,2009(1).

[5] 王金凤.网络群体的心理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5).

[6] 杨帆.论网络传播中的群体心理—以“铜须门事件”为案例[D].四川大学,2007.

[7] (美)戴维·迈尔斯著.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8] 尹慧.网络群体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