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基于传统互联网发展起来的门户网站的境遇开始变得尴尬起来。从现有的用户使用习惯来看,用户进入互联网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多样,出现了“大路不走走小路”的现象。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传统的桌面弹出窗口、搜索引擎及其自动推介消息等看似杂乱无章的方式,成了人们进入互联网、获取网上信息和服务的主要入口。门户网站不知不觉从新媒体沦落成了“旧媒体”。
由此,也导致了人们对于互联网门户网站前景和命运的担忧。而人们对于门户网站的这种担忧类似于对传统媒体的担忧,就像担心报纸等传统媒体会消亡一样,担心门户网站也会走上同样的“不归路”。其实,门户网站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命运不可同日而语。
从功能上来看,报纸是单一的以提供新闻为主的信息传播载体,而门户网站并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它还是提供网上包括情感交流在内的交流互动和办事服务的综合性生活工具。报纸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工业社会的生活工具,而门户网站则是建立在互联网发展基础之上的信息社会的生活工具。
从生产方式来说,报纸的生产方式是企业化、组织化的生产,是少数专业人士的封闭式生产,而门户网站的生产方式则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是社会化、大众化的开放式的生产方式。它为用户之间广泛的互助和互相依赖提供了可能,很容易产生“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相互激励的服务效果。门户网站的生产方式尽管目前还没有摆脱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惯性,但是它完全具有变革的可能性和潜质。
从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传播正变得越来越轻盈、灵动,呈现出“脱物质”化的倾向。传统的信息传播总是依赖于某些“沉重”的物质载体,比如石头、金属,直至后来的纸张,这种依赖物质载体的传播,在环境、生态越来越成为人类生存问题的今天,已经变得落后。这种传播方式已经无法与网络互动、高效和较少依赖物质载体、生态友好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提并论。建立在网络传播基础上的门户网站,契合了信息传播“脱物质”化和生态友好化的发展趋势。
从用户使用某种工具的习惯来说,便捷与实用永远是需求的基本法则,在此基础上,舒适、高效等是更高一级的需求。门户网站作为网络工具来说,它仍然具备便捷与实用功能。这就降低了其被替代的可能性。而在互联网时代,报纸所谓“携带方便”的便捷性显然已经无法和网络媒体相比,其信息的实用性也因为时效性而失去价值,至于舒适、高效更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比。
尽管人们总是喜新厌旧,就像报纸必然会衰落一样,门户网站也终将会被新的工具所取代,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建立在新的传播形态和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兼具网上信息传播、交流互动和办事服务功能的综合性生活工具远没有到终结的时候,门户网站的发展潜力仍然没有充分发挥。
其实,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依靠一条条路,走过一道道门才能抵达目的地一样,门户网站的功能在互联网上仍然无法代替。但是,随着人们可选择路径的增多和对各种路径的熟悉,人们不再总是通过某一个“门”进入,而会选择一些自己更熟悉、更加便捷的路径抵达自己的目的地。这样,传统的大一统式的门户网站将不再是用户进入的必然选择,门户网站转型成为必然。
可以想象,未来的门户网站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庞杂”、“笨重”和“呆笨”,而会变得更加“精准”、“轻巧”和“智能”;门户网站不会像现在这样以海量信息自诩,而是以能够及时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信息为荣;它不再是一望无涯需要用户苦苦寻觅才能找到自己想要信息的汪洋大海,而是能够揣摩用户需求提供贴心服务的“及时雨”。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门户网站需要直面自身问题,及早实现华丽转身。
(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