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5月下

选题策划,在“冰与火”中锻造记者

朱德泉

2014年07月28日08:37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这是一个社交媒体勃兴的时代,也是一个公民新闻泛滥的时代。做过50年采编工作的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比尔·科瓦奇和做过30年记者的汤姆·洛森斯迪尔两年多前合著了一本名叫《真相》的书。在这本书的第一页,他们就描绘出一幕现代新闻传播的场景:一件危及所有人生命安全的核事故发生了,各种渠道关于这一事件的新闻即如潮水般涌来:“传统新闻网站关于此事的新闻报道呈现碎片状,而且常常自相矛盾。各类消息混杂在一起,很难区分。在不同的网站得到的信息完全不同,甚至如果在不同的时间访问同一网站,也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印象。”

如今,我们比以往更多地获得新闻,同时也更容易困惑;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又离真相更远。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有麦克风,但麦克风里一片噪音、杂音、跑调声。这种场景在国内网络舆论场已是常态。新媒体乱象丛生,使公众在信息超载时代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五年前,大众网创办《独立调查》栏目的初衷,就源于一种朴素的想法:网上的信息快,但是不让人放心。有报人就把报纸能写出深度调查新闻作为对抗网络媒体速度的利器。既然公信力是网络媒体的稀缺资源,那么我们就要瞄着公信力做新闻;既然事在人为,那么网络媒体人也一定能写出可以与报人相媲美的高质量的调查新闻。

《独立调查》每周一期,最困扰大家的是找选题,选题思路被概括为一句话:“既要抓热点,也要抓冰点。”网络热点不可能周周都有,也不可能有闻必调查。如果仅仅沉醉于追热点,这个栏目就会陷入快餐化的浮躁。我们认为一切网友、行业应知而未知,并且应该了解透彻,对其生活、工作有重要帮助的决策、部署,都有应该通过小切口的事件切入,深挖挖透。艾丰说过,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情。大众网是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是山东重要的网

络舆论主阵地,大众网的记者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宏观视角和大局观。

如转方式调结构是国家重大的经济决策,我们就选择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实践为切口,“解剖麻雀”。因为中国有47个这样的城市,这就赋予了选题一定的普遍借鉴意义。如今年济南市教育局出台了选派名校名师到基础差的学校任教的措施,再结合去年济南市中考要求名校必须先把指标生名额录取满,使得一些差校学生低分能进名校,这些举措的背后,实际上是为实现教育均衡化做出的艰辛探索。而这些探索,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考生家长普遍关心的。这些政策,甚至对学区房畸高的房价产生了降温作用。这样的调查报道写好了,就一定会立得住、受欢迎。

而确立一个稳定的选题策划机制,则会事半功倍。《独立调查》栏目的选题策划由总编辑、副总编辑亲自抓,总部采访中心每周开一次选题策划会,全省17市地方站每周二上报选题,由总部统筹调度。这样就保障了选题覆盖全省的广度和快速接入采访的速度。

我们提倡记者要有战略思维,就是要求大家看待一个网络热点,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一要研究背景。一些新闻事件,表面看简单但背景复杂。判断处理稿件,首先要研究背景,在大背景下判断稿件的价值和意义;二要考察联系。首先把一个事件放在整体中考察,权衡利弊,避免片面性。如果一类报道过于集中,就会形成某种倾向。有时虽然单篇稿件没有问题,但几期《独立调查》联系起来看就可能出大问题;三要把握平衡;四要预测影响。对于敏感问题,刊发前要考虑清楚会引发的后果。如果会引发不安定因素,出现消极结果,就不能发表。还有些问题由来已久,一时难以解决,如果报道,不但无助于矛盾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引发和加重群众的消极、不满情绪,对这样的选题就要格外慎重。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促进问题解决,要有建设性思维,而非故意炒作、吸引“眼球”。

《独立调查》栏目中的舆论监督类报道基本做到了件件有回声,件件有结果。《东方海洋保税库疑雇佣童工 最小年仅14岁》等稿件发布后,短时间内事件得到妥善解决,相关责任人受到相应处理。舆论监督非但没有给大众网惹上官司,反而赢得了被监督对象的尊重,树立了大众网责任媒体的形象。

(作者为大众网总编辑)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