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6月上

从中国问题出发——

新闻传播理论建设中的两对重要关系

王 蔚

2014年07月28日09:11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今年,已经是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的第16个年头。这些年来,各大研究机构积极增设新闻传播学教育点,国家的科研资助项目和额度持续加大,新闻传播学期刊版面不断扩增,青年才俊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中国传媒业进入了一个尚未完成的格局调整阶段,各种由新技术引发的新闻传播现象层出不穷,形成研究可资挖掘的“富矿”。这样看来,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似乎是非常激进的。

然而,从学界对新闻传播理论的评价来看,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又似乎是裹足不前的。段京肃教授曾在2008年通过对CSSCI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选题的科学性还不够,总体的研究深度还不够,理论方法和手段还很原始,本学科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典著作还很缺乏,这些问题已经通过论文的平均引文量少、对外文文献的引用较少,高被引的著作缺乏等反映出来。①六年过去了,这些问题依然存在。

在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有两对关系总是萦绕其间,对学术活动的选择造成影响。目前,学界对这两对关系的认识与实践尚未获得共识,因而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和反思,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的关系

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如何处理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学界探讨中,它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西方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二是中国理论的“国际化”问题。

首先,来看“本土化”问题。学界对“本土化”的讨论,反映了对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缺乏创新性的一种焦虑,这种焦虑不无道理。必须承认,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从建设伊始就离不开西方理论的影响。中国的第一本新闻学理论教材——徐宝璜的《新闻学》,即是徐留美归来的著述,既有自家之言,也广泛参考了西方新闻理论思想。在这本教材中,就已经出现了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的碰撞。这种碰撞持续至今,学界对此有深入讨论。一方面有余也鲁、孙旭培等教授的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主张以及丰硕成果,一方面有黄旦、胡翼青、陈韬文等教授对“本土化”的批判及反思。无论对“本土化”持有何种主张,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从历史发展,到当前全球化的现实背景,都不可能脱离西方理论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中国学者应当对这一影响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在理论规训中失去理论原创的机会。

学者们的“本土化”之争,提醒我们需要重视以下问题:其一,西方理论对于中国新闻传播问题并不天然地具有科学解释力,因而中国学者不应对其生搬硬套;其二,中国新闻传播问题应当放置在“地球村”中,和国际新闻传播问题通盘考量,因此也不应完全拒绝对西方理论的参照;其三,考虑到社会科学理论的历史性,对于西方理论以及中国理论要有自觉而持续的反思及批判;其四,应努力打破中国与西方相互对立的二元框架,谋求理论的跨国界对话。

其次,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国际化”问题。“国际化”和 “本土化”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国际化”既意味着中国理论在国际学术界中的影响力,也意味着中国学者对国际新闻传播理论的理解和对话。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学者的英文论著较少,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途径也非常有限,且局限于重点大学,这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理论难以冲出国门,从而被迫“中国化”的窘境。

另一方面,中国学者对西方文献的参考非常有限,国际视野尚不够开阔。调研发现,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论文引用的中文图书(包括译文)占所有被引图书的82.6%,学者在外文文献阅读、理解和使用方面总体较弱,对西方理论的使用主要依赖各种教材与译著。②与此同时,对于西方理论的理解有时也存在较大偏差,连中国学者之间的对话都难以做到,更遑论国际对话。

如中国学界对框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以实证分析居多,理论探讨所占比例不足一成;框架理论的概念内涵、适用问题和研究取向多种多样,框架的定义以及辨识方法五花八门。③而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潘忠党教授看来,架构理论是一个混沌的研究领域。传播学对架构领域的理论贡献甚微,引入架构分析也并没有引发传播学内的理论突破。④这种并不成功的借鉴,结果是让学界多了一个含混的概念,不仅没有提升中国理论的创造力,反而混淆了对西方理论的理解,更在借鉴的名义下,放弃了自身理论创造的努力。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及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及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旨趣与路径。正常情况下,学界可以作为业界和管理者的智囊团,开展一些应用性研究,对于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学界必须保持学术自主性和独立品格,保证研究的客观性。而目前,中国的业界和管理者对于智力支持的需求过度旺盛,过度消耗了学界的研究精力,从而影响了理论发展与创新。

当前,包括业界和管理者在内的各种机构发布各式各样的课题,成为购买智力服务的重要途径,这种“购买服务”正在部分地将学界改造成为“智库”。而以申请和完成各类课题为主的“课题式学术研究”,也成为学者开展学术研究的一种常见方式。其对新闻传播理论创造力的影响需要警惕。

中国的新闻传播领域课题一般来自两个层面,纵向课题来自中央、地方、高校、科研机构,横向课题来自包括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还会有一些少量资助来自国外,但尚不具有普遍效应。课题资助不仅能够提高学者待遇,更与其职称晋升和社会声望紧密相连,这鼓励了学者申请课题的积极性,也让我们看到以课题阶段性成果名义发表论文的越来越多。一般而言,课题式研究更偏向应用性。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例,基础研究类项目2010年开始设立,而应用对策类重大项目自2004年就已开始设立,足以说明国家社科基金对应用项目的重视。截至2011年,应用对策类重大项目已经资助了440项,这类项目主要是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用于资助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⑤

事实上,课题式研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应用对策研究是否强化了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使这种“形而下”的研究难以推进“形而上”的理论发展?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霍夫兰受雇于美国军事机构,在监控军队士气的军方应用性研究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实验,从而拓展了传播学中的说服传播领域。拉扎斯菲尔德的“广播研究项目”创造了大众传播研究领域,还提供了至今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焦点小组访谈方法。他著名的“伊利县研究”由美国农业部委托,该研究发现了两级传播模式,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时代。而中国各类新闻实务理论,则是为更好地推进新闻实务应用而获得的研究结果。因而,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并不在于应用研究是否能够推进理论发展,而在于什么样的应用研究才能够推进理论发展。

只有那些关注真正学术问题的研究,才有可能结出理论的硕果。反观今天的各类课题指南,一方面有过度应用化的倾向,一方面也不时出现过度强调党派利益和行政化的命题。同时,还常常出现一些只关注时效性而忽视理论深度的题目,如微博兴起之后,微博相关课题指南就喷薄而出;党和国家重大会议召开和文件发布之后,相关课题指南也是马上跟进。每每“招标”公告发布,就会吸引学者们一哄而上,制造一场场课题申请运动。有些时效性题目,若不能迅速完成,则可能很快失去价值,课题负责人将面临申请修改题目的尴尬。这种情况显然会造成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投其所好的理论投机主义,打破理论自身的发展规律,伤害理论自身的创新能力。

毋庸置疑,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术界,中国理论尚不发达,它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之内,都需要以西方和国际先进的新闻传播理论为参照,在现代传播体系之中,努力将中国新闻传播理论成功国际化。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闻传播又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事业,在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后,新闻传播还是一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业。新闻传播研究必须正确处理与新闻业界及管理者的关系,斟酌其间的立场与利益。这或许是当前中国新闻传播理论发展难以绕开的历史有限性。

然而,在技术驱动媒体发展的时代中,全球媒体发展及其引发的问题逐渐具有趋同特征,这或许给了我们提升中国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力的一个捷径。亦即,努力寻找中国新闻传播的真问题,充分地实事求是地从中国问题出发开展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孵化和提升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也将有利于为世界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为此,学界需要抛开中西二元对立框架,把注意力转向中国问题;需要逐步缓解对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的过度考量和倚重,把注意力转向中国问题。这将主要依赖中国新闻传播学界自身不断地反思和纠错,持续地耕耘和努力。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博士)

注释:

①段京肃:《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概况分析——基于CSSCI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胡翼青:《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主体知识地图——基于CSSCI图书引文的分析》,《中国出版》,2013年10月上

③李海波:《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理论中的研究与应用》,《红河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④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年第1期

⑤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cpc.people.com.cn/GB/219457/219471/219479/220861/14585551.html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