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7期

对电视节目中方言播报的理性分析

魏 刚

2014年07月29日08:51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如今,方言节目俨然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极具特色的个性播报使得地域文化不断传承,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更加细节化的表现形式。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形式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使得它的弊端慢慢显现。本文以方言节目为例,对方言播报这种电视节目形式进行理性分析。

关键词:电视节目;方言电视节目;受众

近年来,电视节目形式是千姿百态,随着受众需求形成的节目形式多种多样。而方言类节目作为一种老牌节目,在过去的时间里似乎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现在,方言类节目也随着新世纪的脚步绽放异彩。

一、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

(一)受众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

“方言节目指各地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现形式推出的一些节目”[1]。它的兴起归根结底是受众需求所致。仔细了解不难发现,方言节目的活跃地带大都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例如:广州、湖南、浙江、重庆等地。这些地区人民生活富足,对自己的家乡有无限的认同自豪感。这种文化认同体现在本土语言上。“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2]。而方言节目的出现,正是迎合了这一需求。

(二)独特的文化魅力

方言节目力求个性化、特色化,用其贴近民众生活、极具亲和力的表现,努力传承自己的地域文化,使得本土受众一如既往的得到厚爱,其他受众不断被吸引过来。抓住各地方受众“猎奇”的心理,不断满足他们。在保证本土收视的基础上,扩大收视率,提高节目效果,传播地域文化。

独特的魅力使方言节目成为“百花争艳”中的佼佼者。在电视节目中,方言播报中存在比普通话更为生动、丰富的生活用语。在对某一些事物的细微、具体描述方面以及主持人的体态语方面也会随着语言的生动化显得更加亲切、自然,幽默风趣,更加传神具体。

(三)电视节目形式的新颖化及电视媒介的竞争

方言节目的竞争无处不在:同一频道各电视节目形式的竞争,地区频道的竞争,与广播、网络、报纸的竞争。这些压力,无形中促使了方言节目的产生。虽然方言节目已经不算是新兴的节目形式,但它的壮大和流行是从现在开始的。而且这股方言节目热潮不会褪去,即使中间有所缓和,它仍旧可以用余温来一步步升温。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有谁会不希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些微足迹。方言节目经历一次次脱胎换骨,不断创新,面对竞争,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

电视方言节目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贴近受众。就是这个优势,使得观众的喜恶成为了节目评判标准,也成为了收视率的标准,同时也是节目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据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阿六头说新闻》开播第一周,节目收视率为1.9%,两个月内窜到榜首,如今收视率基本稳定在10%~12%”[3]。

二、方言节目的特点

(一)受众定位精确

既然是小范围局部多样化制作,受众的定位是很精确的。例如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自从开播以来,已有十多年之久。在这十多年里,湖南人民上到老年人下到小朋友作为它最直接的受众在节目中受益匪浅。因为老年人的日常交流一般是方言,对本地的文化有所依恋,所以看到方言节目自然也会亲切许多。作为平民化的电视节目,亲切随和的节目形式,让受众感觉在拉家常、讲故事,不仅让湖南人民赞不绝口,同时在近几年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受众。

(二)鲜明的节目风格及形式多样化

方言节目中的语言大多是本土受众所熟知的,主持人在与观众交流时也就轻松了不少,显得更加亲切、随意,有利于节目自身风格的形成和体现。例如河南新农村频道的《村长开汇》。在节目中,第一个板块是在主持人“大春”的带领下了解最新的社会民生新闻,用开会的形式,一一展现给大家。第二个板块是由主持人杨奕名字命名的 “奕吐为快”,这个是互动版块:先由主持人对当天最新最热的新闻进行总结展示,再随机采访河南民众,让其对事件发表看法,真正起到了互动的效果。最后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天气大家报”:由民众播报出天气情况并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这种节目风格,充分展现了受众与节目本身的互动,从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三)浓郁的市民味道

日本著名学者竹内郁郎认为,“人们接触使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心理因素有关。[4]”方言节目大多以关注受众身边生活为主体,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社会、心理需求,几乎零距离地接触受众,让受众倍感亲切。

三、方言电视节目的弊端和局限性

(一)对普通话的传播和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语言。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在我国,有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5]”。在这些方言区中,如果各地方电视台都只推出方言节目,那必然会阻碍普通话流行,使得地区与地区间的交流变得困难。只有维持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不吞并方言的同时,努力学好普通话,才能保证地区间的有效交流。

(二)是创新,也是地域垄断

这种方言节目形式很容易造成地域分割,使得“我出不去,别人也别想进来”的局面。虽说形式新颖,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但不利于传播。所以,还是那句话,处理好普通话节目与方言节目间的关系,是解决这项矛盾的根本。每个人最起码要具备“双语”的能力——标准的普通话和地道的家乡话,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家乡普通话。

(三)制约播音员或主持人自身的潜力

对于任何一档栏目而言,主持人或是播音员作为节目的灵魂人物,必须要具有驾驭节目进程和控场的能力。如果主持人或是播音员长期处于方言节目中,他必须适时作出调整,使自己完全贴合于节目风格。在不破坏整体风格的前提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但是,这制约了主持人的工作范围,异地的主持人想要在方言节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恐怕并非易事甚至是不可能的。

四、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一)方言播报节目只是“绿叶”

在方言节目的热潮不断涌现的今天,虽然它的出现奠定了地区的高收视率。但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主体地位仍然不会动摇。在方言节目中,方言播报在确立普通话为主体的同时,起到了补充和丰富电视节目形式的作用,是对区域文化传承的一种扶持和认可。有人说,随着城市化的出现,方言会逐渐消失。有的学者甚至发出拯救方言的呼声,笔者觉得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方言所代表的是地域文化,并不是什么要抵制的东西,总会有属于它的形式不断传承。玛雅人种族已经灭绝,但经过后人的努力,玛雅文化已经慢慢隐现,这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普通话与方言并不排斥,相反两者已相互影响,和谐发展。

(二)方言电视节目数量减少,质量提升

方言节目的存在无疑是一种新兴力量,它的出现丰富和发展了当今的电视节目形式,使得人民生活变得更加有乐趣。但是,“方言电视节目已不能再把焦点过多地放在方言魅力本身,而是应该不断探索,多方面拓展其表现能力和创新兴奋点”[6]。虽然在当今发展着的方言节目仍然有许多不足,比如说有些节目过于俗套、冗长,有些俗语实在不易登大雅之堂。随着新兴电视制作人的到来,方言节目也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高质量、精品制的出现。不仅能传播不同的地域文化,更使得电视节目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三)方言节目将开拓其他地域市场

开办最初的方言节目目标受众是本地区、本领域。但随着运营体制的不断成熟,方言节目会找到与其他领域的一个契合点,实现跨领域合作,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收视率,创造价值。这种互动式方言节目合作,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增进区域与区域间文化的交流。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就是很好的例子,主持人通过普通话与方言的巧妙结合,吸引了全国各地方的受众。

总而言之,方言播报节目作为电视节目满汉全席中的一道“特色菜”,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化魅力不断征服着受众。现在的方言节目难免会有些不足,随着电视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方言节目会以更加正规、更加精致、更加成熟的面貌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

(作者系:南阳电视台 《聚焦行风》节目部)

参考文献:

[1] 李小寅,王秒秒.也谈方言电视节目[J].当代电视,2006(6).

[2] 张存武,汤熙勇.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M].台北: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2002.

[3] 吕荣杰.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反思[N/OL].人民网-传媒频道,2008-03-28.

[4] (日)竹内郁朗著.张国良译.大众传播社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 蔡敏.四川方言电视节目探索[J].当代电视,2004 (11).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