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7期

走基层节目采制初探

谢 斌

2014年07月29日08:54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采访,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功。对于一个记者型主持人而言,好的采访对于主持本身及节目的好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的亲身经历来具体的阐述:在一期节目中,优秀的采访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它又是怎样采制出来的?让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走基层节目采制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采访;走基层;走转改;节目采制

当我们从前辈手中接过新闻事业的接力棒的时候,身上就多了几重身份,声音的记录者,社会的旁观者,时代的思考者,真相的调查者。一期节目的成败与否与先期的采访的成功与否密不可分。如今的新闻工作者与过去相比,工作环境更加优化,技术设备更加先进。先进的设备不光提升了采制素材的效率和质量,更为新闻工作者创造了更多采制精彩节目内容的可能性。然而,仅仅是硬件设备的提升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观看需求,“内容为王”是始终不能动摇的根本。只有在更加深入的采访与倾听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节目才更有生命力。随着“走转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作者对记者“走基层”类型节目的采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希望可以为广大同行提供可以参考的方法。

一、走基层,基层在哪里

“基层”一个听起来很兴奋,看过去很抽象的概念,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江湖”,究竟哪儿是“江湖”?“基层”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子?

如同人们对于时尚这个概念的理解,它是工业,是潮流,是态度,但更是一种人们对于美的基本追求。“基层”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并不抽象,也绝非深不可测,只是它太过平常,以至于让我们容易迷失在它的身边,找不到走进去的那扇门。

如今的新闻报道采制,一些记者会因为工作的年头多了,有了自己的一定之规,往往习惯采用现成的套路去完成采访的任务。必须承认,这是一种处理庞杂采访任务的方式,也是批量生产广播新闻产品的手段,但规格化的模式套用,总会让我们丢了那份对电视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视角,而让我们的作品流于形式化,和题材形态的雷同。这种套路的存在,也让“基层”的概念远离了本真的样貌[1]。

采访远郊区县,先和当地的政府管理部门联系,再派记者前往,由当地的负责同志接待,并安排所谓的“采访事宜”。这看似很正常的采访流程,实际操作起来,却会让记者感觉有那么点儿尴尬,原因很简单,任何地方的人都愿意“报喜不报忧”,而这种心态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采访本身可能存在的片面性,和被“引导”的尴尬。虽然我们不是司法机关办案子,也不是福尔摩斯去找失踪的少年,但客观公正全面的报道,才是大众期待的,也是我们职业操守中基本的要求。

二、采访,是一门巧妙的学问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基层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并不难找,也并不遥远。找到了采访的对象,紧接着就要进行采访的工作了。如何绕开上述的官方安排带来的采访“尴尬”,使得我们的采访生动,真实,客观?作者认为,应该着重于选材的视角;前期的准备;采访的“隐蔽”。

对“选定采访内容”进行前期的准备是必要的,这就好像播音员备稿一样,要做到心中有数;一位走过身旁拿着塑料袋捡塑料瓶子的老奶奶可以作为采访对象;夜以继日奋战在工作岗位,守护人民财产安全的普通民警也是不错的素材;甚至炒了一辈子菜,依然乐此不疲的厨师也可以成为“走基层”的素材;在选材上,大胆,细致,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将会为我们打开一个广阔的领域,广播记者应该总保持着“冒险家”的状态,对所有的人和事情保持独特的热情和敏锐的嗅觉,这一方面是新闻工作不断积累的素养,另一方面也要有心灵中对自己责任的意识[2]。

前期准备,除了其他同行能够找到的素材之外,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找到一些与众不同的角度?案头工作能否做足,直接影响着采制过程是否顺利,节目成型是否完整;在准备的过程里,推己及人的思考方式会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帮助。采访对象有什么特点?如果是我做他的工作,过他的生活,我会怎样?我是否有不适应?我是否会遇到人家的困难,遇到了困难,我怎么克服?在普世价值观的体系里,这位采访对象,这个采访事件是值得褒奖?还是不值得提倡?相信这一系列问号提出来之后,看上去听起来再普通的人和事儿也会有不一样的侧面,也会显得更加立体。

采访工作是新闻工作者工作的实践环节,前文中提到的“官方安排”有时候会影响采制报道的客观真实和全面。因此,在前往采访之前,最好能够有一个“踩点儿”的动作,先期前往被采访的地区或者被采访人生活工作的地方,提前做素材的初步采集,再经由习惯的渠道进行常规采访,这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很好途径。有的同行可能会质疑,如果没有先期与管理部门联系,被采访的人也好,事儿也好可能会是很难接近的,甚至人家有权利不配合我们的采访工作。确实,这是个实际的问题。但在本文所叙述的“隐蔽”采访中,我们未必需要提前就和被采访的人和事儿进行正面的接触,侧面的观察,甚至突然地发问,正是获得最客观信息的有效方式,在采访工作中这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手段。

三、体验,是时间和体能的考验,更是最有权威的表达

曾经听到过北京交通广播记者肖若昕采制的一篇走基层的报道《孤独守望风云:佛爷顶气象站观测员》,印象非常深刻。报道讲述了北京延庆县佛爷顶气象观测站的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情况,介绍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篇报道获得了不少好评,也获得了北京市的一些奖项。完整地收听这期节目,很多人都不难发现,记者的亲身体验,让整篇报道跃然眼前,虽然不能看到画面,但足够多的音响和记者呼哧带喘的现场口述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11月的北京,延庆县海拔1000多米的最高峰,其寒冷的程度可想而知。记者清晨便赶赴采访地点,跟随气象观测点的工作人员一起上山,听起来像是一次郊游,但肩负采访任务的记者,却绝不会有那份轻松心境。既要跟随采访对象登山,又要兼顾采访任务,录制声音素材,提出相关问题,逻辑严谨,思路清晰,记者完成这篇几分钟的走基层采访,用了一天的时间,这样的投入产出比,也许会打破很多初入记者大门的同行的错觉,五分钟的节目,录10分钟的素材就能完成,时间可能容易凑齐,而报道的含金量就难说了。时间,体能,真实的感受,权威的表达不是录音间里干净的声音,而是真实环境里记者的体验[3]。

四、别着急关采访机

过往,不少同行的优秀例子都值得我们借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13年初推出了《最美乡村女教师》系列走基层报道,记者深入贵州、云南等地采访报道“代课教师”的生存现状,感人事迹。在这个系列的报道中,记者大量地采用个人叙述加现场体验的方式,为听众呈现了诸如在简陋的木质黑板上书写,寒冬季节笼炉子取暖,蹲在屋门口吃面条等等贫困地区“代课教师”工作和生活的侧面,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4]。

几乎所有的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之初,都有可能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采访,录多长时间合适?也同样会有某种共同的遗憾,“哎呦,他说这句话时我要是开着采访机就好了”。

在看《最美乡村女教师》系列报道,及在一些采访中听到的记者的亲身讲述,我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别急着关采访机”。前文中介绍的现代化采访设备,已经很有效地解决了长时间录制对于电池能耗的需求以及特殊环境下录音设备的采集能力。换言之,只要物质准备工作充足,我们大可不必为了省电而频繁地开关我们的采访设备。新闻摄影师的镜头永远对准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分秒不落。我们要随时跟随着事件和人物的走向,哪怕记录下的大多数内容都是无用的空镜头或者空白声音,在我们无法预计的事情和人面前,“忠实持续地记录”是获得珍贵素材最好的办法。

在很多的采访环境下,也许并不允许记者将采访设备置于很有利的位置,或者根本不允许记者手持采访机进行采访,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动脑筋,精心装置自己的录音设备,获得采访的第一手资料。采访机的关闭,需要谨慎,在线性的采访过程中,唯有记录下事件的全貌,才可以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素材的筛选和使用[5]。

五、结 语

“走基层”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耐住性子、下足功夫、平视生活,我们才能捕捉到最生动的新闻内容。随着“走基层”活动的深入,会有更多的从业者投入到这种非常有益的实践活动中,本文所辑录的一些采访的技巧和心得,希望能够给广大同行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把热爱的事业继续传承,把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也让我们的节目更有内容、更丰富、更好看。

(作者系:陕西广播电视台 新闻中心)

参考文献:

[1] 刘勇.深度报道采访与写作[M].合肥:合肥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M].广州: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3] 林晖.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 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5] (美)肯·梅茨勒著.李丽颖译.创造性的采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