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8期

掷地有声立意新 于细微处见真章

——评《“挡丑墙”揭了谁的丑》

刘 越

2014年08月04日15:3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在全党上下都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思想如何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关切相一致,如何才能真正起到舆论监督作用,完全取决于媒体能否正确地使用传播权和话语权。只有走群众路线,关注群众核心关切,努力接地气,赢得公众的情感,新闻价值和报道思想才能得以实现。本文从六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剖析,探析该作在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以及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方面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群众路线;舆论监督;反对“四风”;社会反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交通广播的迅猛发展,广播媒体呈现出“复兴”的势头,广播作品以“新、快、深、实”以及伴随性传播等鲜明特点成为新闻宣传、舆论监督的“轻骑兵”。2013年,由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广播电视台选送的广播消息《“挡丑墙”揭了谁的丑》荣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该作品由该台广播综合频率《时事关注》栏目于2012年12月16日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件作品不但具备了优秀新闻作品的基本素质,且给人以启示,即在“走转改”的背景下,县级广播电视台具有不可替代的基层接近性优势,大有可为。

一、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媒体、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立场、态度以及通过事实报道所表达的报道思想。“文章成败在立意。”主题是一个新闻作品的灵魂。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都离不开一个好的选题。新闻主题“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抓住要点,确定最佳主题”[1],发挥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挡丑墙”揭了谁的丑》是一篇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力作。

当下,全党上下都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广播作品《“挡丑墙”揭了谁的丑》通过报道泗县经济开发区在大刘村与303省道之间修建的一道被老百姓称之为“档丑墙”的墙,揭示了一些基层官员搞形式主义、粉饰政绩以及浮躁虚夸的行为,是一篇典型的舆论监督作品。

政府为了遮住“丑”、“脏”、“乱”,让百姓出钱建墙遮丑,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党群关系。该报道注重把党的意志同人民群众的意愿相结合起来,坚持新闻报道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一篇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的典范,也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反面素材。

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内容为王”是新闻报道始终应该遵循的原则,形式、结构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支撑优秀新闻作品的核心素质还是其报道的内容和思想,报道内容和思想是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关切相一致,即作品内容是否接地气,只有接地气的作品才会有人气。关注群众核心关切才会有人气,新闻报道要对受众具有知悉意义。该报道戳穿了政府弄虚作假,大搞形式主义的行为,以其独有的新闻主题做典型,正确的使用传播权和话语权,适时监督,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一件新闻作品若是没有公众利益的介入,没有公众情感的投入,新闻价值和报道思想就难以实现。作品《“挡丑墙”揭了谁的丑》播出后,大刘村立即停止了施工,当地政府也以此为鉴,开展求真务实的讨论活动。

二、导语先“声”夺人

“一条正确无误的导语,并不就是最优化的导语:好的导语应是中心突出、言简意明,还要有引人人胜的魅力”[2]。广播媒体是依靠声音符号向广大听众传播新闻。科学测定人的视听敏感点一般在15秒至30秒之间。对于广播消息来说,写好导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开头写得新颖活泼,富有魅力,就能先“声”夺人,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趣,吸引听众听下去。作品《“挡丑墙”揭了谁的丑》在导语的写作上便是一个好例子。如:一堵高墙,把大刘村和303省道隔成了两个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堵墙?是挡丑,还是揭丑;它能挡住什么丑,它又能揭出谁的丑。请听本台记者采制的新闻:“挡丑墙”揭了谁的丑。

该导语突出了听众最关心的新闻要素,例如:一堵高墙、大刘村、303省道、挡丑、揭丑敏感词语等。且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挡丑与揭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作品的导语十分吸引听众。导语设置悬念,吸引听众。例如作品中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堵墙?”以及“‘挡丑墙’”揭了谁的丑?”等等,语言十分简洁明了,具有开门见山之势。该消息的导语部分,没有可以删减的句子,句句都是点睛之笔,句句都有兴奋点。

三、背景资料增强易读性

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发生发展的。因此,新闻报道要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帮助受众理解信息,就常常需要背景材料在新闻写作中的介入。广播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除了这“共性”上的要求外,广播新闻要注意背景材料的运用也是由广播“个性”所决定的。作品《“挡丑墙”揭了谁的丑》中插入一下背景资料:

一个月前,县经济开发区要求大刘村村民按照规划,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修砌高墙。大刘村位于303省道北侧。作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一部分,我县今年开展了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在活动中,县文明办每周都会对各乡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评比,排出名次,并在媒体上公布。大刘村离泗城只有3公里左右的路程,并且在303省道的边上,每次检查这里都是必经之地。

该作品借这些背景资料说话,“藏”起了记者的舌头,却清晰地表达了记者的态度和倾向,反对一些基层政府官员搞形式主义、粉饰政绩以及浮躁虚夸的行为。同时背景资料的使用,使得新闻更加真实,更具有说服力。穿插得当的背景资料也对该新闻事件进行了较为完善的补充,使听众更加细致地了解了实际情况。

四、可贵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有助于新闻记者迅速及时地发现新闻,有助于记者从众多的新闻事实中挖掘出对于本媒体来说最有价值的新闻[3]。新闻敏感首先是政治上的敏感,集中表现在对政策的理解和对实际情况的掌握上,且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表明了记者的工作态度。本着伸张正义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用自己的行动去唤起社会的重视。《“挡丑墙”揭了谁的丑》这部作品的采编过程便足以证明这一点。

记者一次乘车路过大刘村,发现村庄前面多了一堵墙,有些工人还正在粉刷墙壁。记者立即下车,直接到群众家中,听听他们对这堵墙的意见。而群众的意见也非常尖锐和深刻。记者只是把群众的声音直接记录下来,然后稍加整理,写成这条消息。

只是多了一堵墙,多了正在粉刷墙壁的工人,就深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这就是可贵的新闻敏感。一件优秀的新闻作品离不开记者最初的新闻敏感,这是整个作品创作的灵感和动力,也是激发记者不断发现新闻、创作新闻的动力。

五、标题悬念诱人

如果说导语是新闻作品的缩影,标题就是作品的眼睛。通过标题,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到作品的主题倾向。对于广播消息来说,一个好的标题也就是吸引听众的第一要素。

悬念式标题是指将新闻作品中最引人注意的内容先在标题中来个提示和暗示,具有引导读者的作用。作品《“挡丑墙”揭了谁的丑》标题独特,运用悬念式标题,引人注意。标题中的“谁”字留给人留有悬念,让听众心悬而念之,达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标题中的“揭”字也运用恰当巧妙,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另外,该标题还带有讽刺意味,既形象地体现了新闻所叙述的主体,又体现出媒体立场,于幽默中见真知。

“挡丑墙”不仅仅是一堵客观存在的实物墙,而且还是政府为凸显政绩的一堵门面墙。这一挡,不单单挡住了院内的一切,更是挡上了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揭丑,不是揭开院内有什么,而是要揭出政府为提高政绩而劳民伤财。标题暗藏报道思想且巧用的对比手法,更是让标题格外醒目,使得作品的旨意因此而更加明确。

六、广播的声音运用熟练

“不要纸张,没有距离”,声音是广播媒体最大的魅力所在,音响则是声音的重要要素。在广播新闻中恰当有效的运用音响能使报道的内容更加的鲜活、有力、厚重、可信、并且具有不可代替性。运用好广播音响无疑会对听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作品 《“挡丑墙”揭了谁的丑》播音主持声音运用熟练到位,声音清晰流畅,解说刚柔并济。如作品中“大刘村的这堵墙在一定程度上遮住了路边民房破旧的”丑”、猪圈低矮的“丑”、柴草脏乱的“丑”;然而,它在更大程度上却揭出了一些基层官员搞形式主义的“丑”、粉饰政绩的“丑”、以及浮躁虚夸的“丑”。

在声音处理上,大胆运用自然音响,使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强烈。如对采访对象大刘村村民采访中:

记者:你讲这叫什么墙来?

大刘村村民刘继文:挡丑墙,小丑的丑,

大刘村村民:挡茅厕挡草的。

大刘村村民:它这是形象工程,好看。

大刘村村民:他们为了政绩,才垒这样的墙。

大刘村村民:你拉这个墙干啥,图个外面光,里面呢脏。

场景中的采访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实性,同时有效规避了广播媒体传播渠道单一的相对性,整则新闻报道将解说词与录音相互结合,交替使用,节奏感明显。向受众介绍了大刘村村民对挡丑墙的意见,在报道上实现了新闻报道真实和客观。同时将整个作品的报道思想作了明确的交代。大刘村村民的方言同期声增强了泗县听众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接近性。

一件优秀的新闻作品是在充分考虑首发媒体的特性和编辑方针前提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品《“挡丑墙”揭了谁的丑》无论是主题、角度、新闻敏感,还是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都是一部好的新闻作品的典范。但是,它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作品中只有村民的声音,并没有当地政府的表态。在某种程度上说记者剥夺了政府的话语权,使新闻报道缺失平衡。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给事件双方同等的话语权,让听众去认知和判断。

(作者系:延安广播电视台 广播中心)

参考文献:

[1] 陈则周.选好新闻的主题与角度[J].新闻记者,2007(2).

[2] 邱建新.广播记者也要不拘一格写导语[J].新闻前哨,1999(8).

[3] 吕彦青.浅谈记者的新闻敏感[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5).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