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对异军突起的新兴媒体,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着逐渐边缘化的危险,电视在中国作为市场规模最大的传统媒体唯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看见》栏目坚持内容创新,运用适宜的叙事手法,打造鲜明的节目特色,采用适宜的说服技巧,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对于其他电视栏目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叙事策略;适宜;特色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邵培仁在文章中指出,“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各大传播媒介中保持着霸主地位。其他传统媒体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都只能望尘莫及。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更是用详细的数据介绍了美国人的生活与电视之间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网络媒体、流媒体、移动媒体等新技术手段的出现,电视在媒介传播中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电视还能保持其‘强势媒介’的霸权地位吗?[1]”
在媒体越来越扮演重要角色的今天,在电视遭遇挑战的今天,提升节目内容品质成为其立命之本。对于电视媒体《看见》栏目来说,之所以获得学界业界好评,与《看见》栏目的一整套和符合电视规律专业技术密切相关。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采取了有效的叙事策略。
一、运用适宜的电视叙事手法
巴尔特说:人类自从有了历史,就有了叙事。叙事,是根植于人类血液中古老而永恒的冲动。因此将叙事放在电视身上就是:电视有了历史,有了叙事。
受电视文本的构成、节目播出的时间、受众参与节目的程度等方面的影响,电视叙事不同于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下面笔者就利用电视叙事的相关理论,分析《看见》栏目在实现大众传播功能时所采用的叙事策略。通过对节目样本进行横向比较,寻找共性,发现《看见》栏目有以下叙事策略:
(一)保持话语结构的稳定
同其他话语形式一样,电视新闻话语也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文本结构,这种话语结构包括主体宏观结构、新闻图式、微观结构、风格和修辞。这些结构的建立与重构贯穿于整个新闻传播活动过程的始终,并通过传播者和受众认知的社会性,同新闻制作和新闻理解建立联系《看见》以其相对稳定的话语结构为其品牌价值打下基础。
北京大学副教授周忆军评价《看见》栏目时指出:“目前,《看见》栏目在形式上,是相当简单的。这不是缺陷,相反是优点,是需要勇敢和自信才能坚持下来的优点,并非所有节目都敢这样做。很多节目做得太复杂,没有必要、没有价值、只有反面作用的复杂。《看见》是一档什么节目呢,它用最简单的专访模式和组合专访模式,传达出了丰沛的内容信息,由于没有复杂形式的羁绊,编导可以把一些看似随意却异乎寻常的细节编进节目。”
(二)对叙事时空进行重建
“从《看见》的所有节目来看,主要表现为两种时空重构方式:一种是纵横式结构,即对同一时空所发生的多个事件进行组合。节目往往有多条线索,利用各条线索之间的联系、冲突、矛盾、交叉逐步探寻事件的真相。例如《一张欠条和八封遗书》中,利用多面证词的相互交织,对事件的主角廖珍平自杀的原因逐步揭开谜底。另一种是时空逆转,即开头设置悬念。例如《开飞机回家》的开篇解说词说‘这是一架飞机,世界上最不像飞机的飞机’。观众心中就会有这么一个疑问:故事的主角王强能否驾驶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飞机飞向蓝天?通过设置这样的悬念和冲突,勾起受众的好奇心,也增强了节目故事性和吸引力。[6]”
二、打造个性鲜明的节目特色
柴静曾这样概括《看见》栏目的传播特色:“一方面我们对热点事件中的人物很容易臧否,另一方面对于底层的小人物要么过高颂扬、符号化,要么不屑一顾。《看见》是一个打破概念模式的节目,我们要真正进入他的生活,甚至不去强调‘平视’这种概念,而是浸泡进他的生活,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反映。[2]”
(一)微观叙事以受众为导向
《看见》以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图式,将日常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片刻场景呈现在人们眼前,随着时间、空间、场景以及主客体的变化,日常生活中温情脉脉的面纱突然被撕下,先前隐藏在特定空间之下的意识形态内涵被揭示出来。比如《为了“零号”身材》《虎妈的战歌》这样的节目表现,更富有典型性。
(二)价值建构符合时代需要
“《看见》侧重于向受众展现时代生活中的变化,通常以影像来记录某一事件中的人物,以之反映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3]”比如《柴静专访姚晨》,正是姚晨的“公民意识”符合了我们时代的价值观,看见节目才选取她作为嘉宾,而不是因为她仅仅只是明星。
这期节目播出之后,柴静在博客中回应观众的质疑时说:“有一些读者问我,为什么节目的首期人物会选择姚晨?在这里我回答一下。我对姚晨印象最深的是她用微博发布了家人强拆的事情之后,随即删除了该帖子,随后继续看她的微博,发现她对一些敏感的公共事件也会转发和发表评论,并且说得很真诚,这对于一个明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微博是个开放的媒体,边界与规则都很模糊。我们选择姚晨,是因为她的公民意识,她作为公众人物,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我们节目访问的对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身份,只要是能够独立思考,对国家有所建设的人,我们都会选择[3]。
(三)以深入为前提的主题提炼
《看见》栏目创作人员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捕捉,将生活中的冲突与矛盾进行提炼与整合。比如《最初的梦想》,这期节目中,王小星的梦想算不上是梦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年”顶多算个愿望。涛涛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可我觉得那一定不是他的梦想,他一定还不知道科学家是什么?梦想是什么?李秉国的梦想是多挣钱,早点把欠债还清。“从两个‘最初的梦想’中,展示了清华学子的伟大抱负与现实困难的冲突、卖菜小姑娘艰苦环境与天真梦想的对照、卖包子大学生梦想的退步与重建的反差,通过几个不同背景的人物故事来表现相同的主题,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揭示新闻事件的内涵,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来组织节目,使其所要表达的主题得到升华”[5]。
(四)选用个性化的主持人
《看见》栏目在改版前有好几位主持人,改版后以柴静为主。柴静是极具感性和文艺气息的主持人,但是也具有很强的反思精神,在采访时能做到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面对受访者,并且平衡、理性地进行发问。采访休息间隙,柴静用大气而亲切地评述,使其与《看见》中的访谈交相辉映,给人沉静感,节目的结尾处总结,总是能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并给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在《看见》节目外,柴静也笔耕不辍,经常以博客的形式与观众进行广泛而有效地交流。
所以中央电视台著名制片人李伦讲过,《看见》这个栏目是专门为柴静量身定做的,它深深地刻上了柴静的烙印,冷静、平衡和反思的精神在以柴静为主的团队里发扬广大。
三、采用适宜的说服技巧
根据传播学的说服理论,实现大众传播的功能,通常还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即“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不过郭庆光教授也在《传播学教程》中提到“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因人、因事、因时而异”。
《看见》栏目在这个问题上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方式,在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这期节目中,使用视频、图片、他人的观点,叙述事件,把事实摆出来,让观众自己思考,同时通过记者去双方家中采访,与采访对象的对话,营造出沉重严肃的气氛,更增添问题的严重性。
四、结 语
复旦大学张涛甫教授指出,“当代媒体的社会功能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媒体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体为了生存,不得不遵守市场的规则,以至于无暇顾及其他功能或责任。二是媒体对社会切要问题的漠视。随着科技的告诉发展,如今的媒体,已经能够快速、及时地反映社会变化,但媒体要想做独家性的新闻报道却越来越困难,而且其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报道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三是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能力的降低。这主要表现在对于一些重大舆论事件的报道,媒体没有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报道和多层次、多维度的意见表达,去很好地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6]”
而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在媒体娱乐化、商业化造成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电视栏目的高品质和高社会影响力。正如中国电视新闻网总编辑陆小华在《看见》研讨会上所说的,“《看见》是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有质量的栏目。这个栏目不仅‘看’而且‘见’,那么有见地。”《看见》节目的成功,无疑为其他电视栏目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范本。
(作者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章东轶.流媒体时代的挑战与电视生存[J].新闻记者,2004(4).
[2] 耿欣,蒋玉鼐.柴静如何“看见”对话央视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持人柴静[J].中国记者,2012(1).
[3] 看见官方网站[EB/OL].http://cctv.cntv.cn/lm/kanjian/.
[4] “柴静观察”博客[EB/OL].http://blog.sina.com.cn/u/1219548027.
[5] 冯媛.《看见》的采编特色和叙事技巧[J].新闻爱好者,2010(1).
[6] 张涛甫.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和重建[J].新闻记者,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