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4年第4期

十年韩剧与80后的成长

魏钟徽

2014年08月14日13:19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摘要】2000-2010年,韩剧陪伴着中国80后一代人走过了懵懂的青葱岁月,韩剧曾经和他们一起无数次地编织着“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童话;韩剧又伴随着80后一代人走进成家立业的日子,韩剧和他们互相倾诉着家庭的困惑和事业的波澜。十年韩剧与80后的成长息息相关。本文回顾了十年韩剧的发展,探讨韩剧对80后的影响及其原因。

【关键词】十年韩剧;80后;“灰姑娘剧”;“灰大婶剧”

一、十年韩剧回顾

2000-2010年,韩剧在中国电视市场一片红火。2006年以前,韩剧的引进数量节节攀升,风靡全国。

2005年和2006年是韩剧在中国最引人关注的两年,大众对韩剧产生喜爱甚至痴迷,媒体和评论界开始大范围关注、报道和研究韩剧。2005年5月12日《文艺报》刊登樊苏华的《韩剧热播探秘》,文中提问:“说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不是史诗,不是名著的演绎,不是名流的人生故事,这个路子怎么就让韩国人走通了?”2005年6月16 日《新华日报》载有辛石的《韩剧“入侵”,中国电视剧如何反思》。

从2007年始,“韩剧热”表面上有所降温。2008年5月4日《齐鲁晚报》刊登赵晓峰、杨晓东的《韩剧凉了》,指出:“据国内权威机构调查,2007年韩剧进口额为650万美元,较2006年的977万美元减少了三分之一。但进入2008年以来,韩剧进口量更是迅速下滑,今年(2008年)总量预计不足2006年的三分之一。”其实,韩剧的进口数据并不能说明“韩剧热”是否降温。这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2005年与2006年是中国电视视频网站兴起的两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韩剧在电视台的收视与效益。2005年4月土豆网成立,率先完成了海外剧的连载与更新,极大地冲击了韩剧在中国的电视市场。随后,其他网站也相继仿效。至2009年搜狐“高清影视剧”频道上线,2010年爱奇艺和2011年百度影音等有影响的视频网站相继上线,都实现了让中国观众观剧和追剧的愿望,而且这些网站的上传速度一个比一个快,字幕翻译也更加准确生动。第二,盗版碟一定程度上毁掉了韩剧在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占有率。国内一流的院校像北大、清华、南大、南开等高校周边都有流动小商贩销售盗版韩剧,一部16集的韩剧,往往被压缩成DVD形式,以8-10元的价格售出。据这些小商贩讲,韩剧是最好卖的,其次是美国电影、美剧、日剧、国产剧。第三,虽然央视海外剧中削减了韩剧的份额,大力引进其他国家的电视剧,美剧、日剧、泰剧等也受到了中国大众的普遍关注,但韩剧依然在中国电视市场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这得益于地方电视台的大力播放。从近几年中国电视剧为了扩大影响和提高收视率,开始起用韩剧明星的现象中,也可以得到一些佐证。

无论是前期央视引进的韩剧热播还是后期的网络高点击率,韩剧在中国的最成功之处是符合年轻人的胃口。韩剧的网络上传、字母翻译、点播、追剧、购买盗版碟等,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在做,又以80后为中坚。

二、80后的爱情童话——“灰姑娘剧”(2000—2004)

回顾2000—2004年在中国热播的韩剧,基本主打 “灰姑娘剧”。如2000年的《蓝色生死恋》、《爱上女主播》,2001年的《守护天使》,2002年的《明朗少女成功记》、《人鱼小姐》,2003年的《阁楼男女》、《大长今》,2004年的《巴黎恋人》、《浪漫满屋》、《新娘18岁》。虽然《人鱼小姐》和《大长今》等不能以“灰姑娘剧”总括,但剧中最扣人心弦的一条主线,也是推动其他故事情节发展的一条线索,仍然走的是“灰姑娘剧”的经典模式。

这些剧中男主角大都是高富帅。大致有三种类型:1.传统理想型。这类“王子”非常有责任感,认真工作,热爱家庭,对爱情很专注。如《爱上女主播》中的董事长之子享哲;《人鱼小姐》中太阳日报社长的独子李朱旺;《巴黎恋人》中大型汽车公司的老总韩启柱。2.耍酷叛逆型。这类“王子”由于家庭的教育或自身的特殊身份、经历等,往往表现出玩世不恭、目中无人,但本质上他们是聪明善良、古道热肠的人。如《守护天使》中饮料集团董事长的私生子夏泰勇;《明朗少女成功记》中尹社长的养子、持有公司一半股份的韩基太。3.以上二者兼有型的。这类“王子”家境优越、天赋异禀、人中翘楚,显得放浪不羁、花花心肠,但是一旦钟情于某一“灰姑娘”,就会下定决心,坚守到底。如《阁楼男女》中的富家公子李庆民,《浪漫满屋》中的大明星李英宰。所有剧中女主角都是彻头彻尾的“灰姑娘”,出身贫寒、学历不高,但是相貌动人、心灵手巧,尤其是拥有一颗永远也不会被生活所压垮的上进心。与“灰姑娘”形成竞争的女二号大多是出身豪门、留学归国的“白骨精”。经过重重磨难,最终“王子”选择了“灰姑娘”。

“每一位灰姑娘心中都有一位白马王子”,所以现实版的“灰姑娘”故事赚足了青年男女的关注,如2007年“巨人网络灰姑娘选美大赛”牵动了众多80后的心,2011年威廉王子迎娶“灰姑娘”王妃吸引全球约20亿人观看直播。现实中的“灰姑娘”离年轻人太遥远了,韩剧正好可以让这些80后青少年在辛苦学习工作之余,找到一块情感的避风港和心灵的栖息地。

2004年之前的韩剧,除了能给年轻的80后带来心灵归属感,剧中的人物、豪车、服饰、消费等也能给他们以视觉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享受。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剧中主人公不受长辈约束,积极追求人生理想和爱情的人格魅力更吸引这群年轻人。剧中令人眼花缭乱的豪车、精美时尚的服饰和美轮美奂的消费环境,无疑对80后“月光女神”和“负翁”们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这些“灰姑娘剧”给了中国80后一代人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盛宴。

三、80后的情感焦虑:《我叫金三顺》(2005年)

2005年是韩剧的转型年,《我叫金三顺》一剧红遍东方各国和地区,远销大洋彼岸。从此,韩剧开始从“灰姑娘剧”的唯美爱情转向“灰大婶剧”的世俗家长里短。

虽然金三顺是一位“灰姑娘”,但她已经是大龄版的“灰姑娘”,不同于以往“灰姑娘”的气质,她是韩剧中“灰姑娘”向“灰大婶”转变的过渡形象。金三顺已经远远背离了韩剧中“灰姑娘”清纯可人、漂亮苗条、楚楚怜人的特征,而是典型的大婶标准。拥有大婶一样的年龄——30岁,拥有大婶般的身材——胖胖的,职业也和一般大婶相似——糕点师,天天围着厨房转。除了没有结婚,金三顺给人带来的印象就是一位大婶级别的“剩女”。但是,编剧在赋予金三顺平凡外貌的同时,几乎赐给了她作为一位现代女性所具有的所有良好生活品质:积极向上,热情大方,踏实务实。金三顺依靠自己打工挣的钱到法国读了厨艺职业学校,获得了职业糕点师的资格。前男友闵贤宇在分手的时候说:“……爱过想成为最棒的蛋糕师的女孩,爱过为了寻找做蛋糕的材料找遍整个巴黎的女孩。有很多梦想,有热情,充满活力。身上一直散发甜味的女孩,我爱过。”这些金三顺所拥有的品质,就是后来热播剧中“灰大婶”的品质。

《我叫金三顺》也可以说是“剩女的童话”。剧中有个场景非常经典,一群“剩女”在酒吧中一边喝酒一边发表着恨嫁的心情:“好男人都长得丑。帅男人人又不好。又帅又好的男人都结婚了!又帅又好又没有结婚的男人没能力!又帅又好又没有结婚又有钱的男人对我们没兴趣!又帅又好又没有结婚又有钱的男人又对我们感兴趣的男人都是花花公子!又帅又好又没有结婚又有钱的男人又对我们感兴趣还不花心的男人是同性恋!”《我叫金三顺》拉开了韩国“剩女剧”的序幕,也打开了中国“剩女剧”的市场。

虽然《我叫金三顺》讲的是70后的故事,但却引起了众多80后的关注和认同。因为,80后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但是这一代人却又是顶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家庭的期望、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他们在观剧的同时也许在想,当他们顶住各种生存压力,实现了家人期望,得到了社会认可,是否也会成为“剩男”、“剩女”呢?

四、80后的家庭童话:“灰大婶剧”(2006—2010)

韩剧编剧和导演在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灰姑娘剧”之后,开始在关注社会热点中寻求转型,他们从2005年《我叫金三顺》的成功中看到了新的机遇,于是集中创作了一批“单身妈妈再婚记”之类的“灰大婶剧”。

2006年以后韩剧集中出品的“灰大婶剧”讲述了80后新的困境和挑战。如2007年的《罗武林,向前冲!》、2008年的《我人生最后的绯闻》、2009年的《做得好做得妙》、2010年的《Oh my lady》均引领了收视狂潮。2009年浙江卫视引进《罗武林,向前冲!》获得了同时段卫视收视率排名第一, “灰大婶剧”大受国人追捧。

《罗武林,向前冲!》中的“灰大婶”罗武林是市场小餐饮店女老板,三十多岁,大大咧咧,积极乐观。她用自己做小生意挣来的钱供丈夫念书,认真照顾上小学的女儿,为了家人牺牲自己。当她发现全心全意爱着的引以为豪的丈夫与前女友外遇多年,决定离婚。最终,她通过一档料理节目成为大受欢迎的“料理王”。事业获得成功,也收获了爱情,最终嫁给了英俊的电视台台长之子。这是一位跃入豪门的典型“灰大婶”。《我人生最后的绯闻》中,女主角洪善熙也是一位 “灰大婶”。她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以相夫教子为己任。但是,她的生活却被突变的现实打破,丈夫破产后失踪了,婆婆和小姑子经常刁难她,她需要打零工来养家。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她没有气馁,而是勇敢面对。她乐观、单纯、热情、豪放的人生态度慢慢打动了男主角,她的高中同学,一位影视明星。

“灰大婶剧”中的男主角虽然是事业上的“钻石王老五”,但是在家庭和爱情生活上都曾受过不同程度的伤害。他们开着豪车,出入于光怪陆离、灯红酒绿的高档会所时,心灵孤寂无所归依,这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特质。《我人生最后的绯闻》中男主角宋在彬与初恋女友以失败告终,步入演艺圈后,爱情与事业也是一再受挫。两次失恋后狂受打击,此后他宣布独身,全身心投入事业。直到遇到给人以依靠感和富有生活情趣的洪善熙。这些“钻石王老五”有着不同的痛苦经历和磨难,如生活在单亲家庭、遭遇过爱情的背叛、需要抚养私生子、事业上曾经受挫。这些,正是媒体普遍关注的80后一代人面临的生活问题。

80后一代人含着蜜糖长大,成年后普遍遭受着社会的无视、工作的多变、房贷的压力、家庭的不理解和个人生活的起落等等。他们将自己包裹起来,做一个“套中人”,以免受到外界的伤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害怕建立新家庭,害怕承担更多的压力,于是社会上产生了许多“剩男”、“剩女”。“灰大婶剧”中的男主角似乎就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缩写。怎样打开这些年轻人封闭的内心,解决他们面临的矛盾和迷惘,韩剧中的“灰大婶”为这些迷途的群体找到了温馨的诗意的栖居地,“灰大婶”们不畏困难、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这些受伤的心灵找到了良药。

于是,“灰大婶”取代了“灰姑娘”,因为“灰大婶”在承载家庭温馨和稳定的能力方面远超过“灰姑娘”,“灰大婶”那并不精致的皮肤里散发着迷人的安宁,这种安宁能让这些在社会上遍体鳞伤的人找到归属感。在韩剧中,人们并不介意“灰大婶”拖家带口地嫁给“钻石王老五”,因为“拖家带口”这一设置正好强化了“灰大婶”作为家庭符号的强度。

(魏钟徽: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分享到: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