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发表评论文章《“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引发争论。昨天,肖鹰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以“文艺”为表,实则隐藏对功名的觊觎。他透露写这篇文章提韩寒电影只是“起因”,实际是想让人们重新关注和“清理”韩寒2012年不了了之的代笔事件,“韩寒作为‘天才作家’,从1999年逐步被人们吹捧为不读书的文学天才,而不顾他被代笔的事实这个现象,这是最大的丑闻”。昨天,《后会无期》片方表示,肖 鹰的文章有些偏激,但“挺逗的”,而对其他问题由韩寒回应更恰当。
肖鹰,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断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师从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1998年7月至2000年4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著名文学批评家谢冕先生。
□缘起
发文批韩寒系“文坛丑闻”
文章《“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中,肖鹰从《后会无期》开始,批评不少颇有影响的学者、批评家,在纷纷认定《小时代3》为烂片的同时,高调指认《后会无期》为“有情怀的文艺片”,“如此一边倒地压郭挺韩,是这些学广资深的评说者曲意装萌,还是中国电影真的‘烂片无底线、评判无准则’?”
他认为从电影叙事看,《后会无期》是十足的烂片,“从情节到对白都充斥着对他人创作的仿袭,是毫无诚意的‘电影杂攒’”,“以平凡为色面、以叛逆为标签、以迷惘为情调的‘韩寒青春情怀’,骨子里是个觊觎名利的梦”。
文章第二部分,肖鹰梳理了韩寒成名史,认为韩寒被虚假塑造成“天才少年作家”“公民意见领袖”,并重提2012年国内长达半年的“韩寒代笔门”,“年届30岁的作家韩寒缺少合格高中毕业生应备的文史知识,缺少当代成熟青年应有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缺少有教养的当代青年必备的社会道德观念”。“‘天才作家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
昨晚,就该文引发的猜测与热议,刊发媒体在其公众号中表示,“韩寒之争的背后,没那么多阴谋”。
□对话
肖鹰我希望彻查代笔事件
京华时报:你曾发表过文章《韩寒神话与当代反智主义》,为什么电影快下线时再度批评韩寒?
肖鹰: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3》和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都是烂片,但都得到了市场和一些专家不负责任的吹捧,从关心中国电影市场的动机出发,我认为要对这两部电影表达我作为学者的批评。2012年的韩寒代笔事件,我参与了质疑韩寒的活动,也对韩寒做了研究。
京华时报:怎么看大家口中的粉丝电影的票房?
肖鹰:如果在5年前一部电影得六七亿票房那会觉得高,去年《致青春》《富春山居图》都票房过亿,那么现在看韩寒的6亿多、郭敬明5亿多,不能叫票房高。如果业内人士还这么说,那是骗子。以他们的炒作、粉丝追捧等方式看,这样的票房不算高。包括现在消息说韩寒票房高过郭敬明,也是炒作,是不懂装懂,或者说真懂装萌。
我也不担心人们因为我的批评去看《后会无期》,我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反思韩寒现象,我的写作是主动的,不是按照他的票房而写,是按照我自己的研究和发表周期。
京华时报:有网友认为您的评论有些“过激”。
肖鹰:我不是过激,是尖锐,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表达。我对韩寒没有愤慨,只是表达对韩寒电影和其人的认知,他们的共同点是虚假和拙劣。《后会无期》根本不是文艺片,它是借助文艺片形式的不合格的低俗商业片。韩寒电影也谈不上价值观,只是猥琐的、无聊的,没有技术和水准的“杂烩”。这部电影有的只是隐隐约约的想表达而又不想表达的、对名利的觊觎。
京华时报:你也批评过不少文化现象,为什么这次说“‘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是否有些绝对?
肖鹰:“最大丑闻”不是针对他的电影,并不像有些电影批评家说的我是把《后会无期》拔高为丑闻。韩寒作为“天才作家”从1999年以来逐步被人们吹捧为不读书的文学天才,而不顾他被代笔的事实这点,这是最大的丑闻。中国当代文坛丑闻指2012年韩寒代笔事件,坦率讲跟电影无关。
京华时报:但也有人认为,韩寒“代笔”一事没定论,你的说法不够客观。
肖鹰:我知道没有定论,我的文章深层预期是呼吁更多人士对韩寒代笔事件彻底清查。这可以揭出中国当代文坛最大丑闻,也会揭开中国文坛的腐败盖子。
我明确判断他是代笔,根据我阅读韩寒的作品,也根据韩寒在2012年回应质疑代笔的表现。而且韩寒对代笔的质疑,回应得极其恶劣。在文章中我也提了,但这场质疑基本上就停在了网络上,最后是不了了之。
京华时报:你也支持过韩寒,为什么又开始批评他?
肖鹰:2009年我接受采访时说,郭敬明抄袭别人,而韩寒是不错的批评家,那时觉得他的一些文章还可以,后来看到韩寒写静安大火的文章后就不看韩寒文章了,因为觉得文中体现出虚伪的、居高临下的姿态。现在对于他的电影是不是由他本身导演的,我也将信将疑,因为从电影水平来说缺少电影基本技术、缺少文化认知。
□片方
韩挺有意思但不回应
肖鹰的文章一出,大家最关心的是韩寒方面“接不接招”?就目前反应看,韩寒不会对此事作出回应了。一大早,电影《后会无期》的宣传方张先生接到了不少媒体电话,他表示,看过肖鹰教授的文章后觉得有些偏激,“觉得挺逗的,挺有意思的”,他表示片方对此不会回应,由韩寒导演本人回应更恰当。
韩寒作品主要版权方果麦文化负责人路金波表示,对此事不予回应,也不接受采访。电影制片人方励目前在美国,也未对此事发表任何意见。媒体人陈朝华调侃,“中青报这篇文章发迟了,否则,《后会无期》必过10亿”。
□看官评
储殷近乎诽谤的人身攻击
在肖鹰教授的文章引起争议的同时,有媒体贴出了观点迥异的另一篇文章《不要用大字报的方式来倒韩》。作者储殷是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他惊讶“一个人在自己强烈情感的支配下,可以如此无视法律,如此对他人进行近乎于诽谤的人身攻击。”并且,对肖教授文中的激烈言语进行了反驳,他觉得“作为高校教授,我们有义务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做得更体面一些。”
储殷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说:“我上午正在开会,茶歇刷手机看到肖教授那篇文章,觉得有点恼火,这是写大字报呢?这什么年代了?作为高校老师,这样做,我觉得挺丢人的,就写了一篇给了中青网的编辑。”储殷认为,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没什么,但是肖鹰把“韩寒代笔”这件争议的事说成既定事实,就太过分了。
张鸣让我觉得莫名其妙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是储殷的老师,他接受采访时称还没有看过储殷的文章,但是看过肖鹰教授的文章后很愤怒。“这是干吗呢,现在把一个大家都快遗忘的事儿拿出来说,让我很反感。我对韩寒的事没心思说,但把这个年轻人说得像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坏蛋似的,这点我挺看不惯的,要不你就就事论事,干吗弄得像刨人家祖坟似的。一个大学教授,岁数比我还大,真让我觉得莫名其妙。
方舟子文章发出来是“意外”
曾经作为“方韩大战”主角之一的方舟子称,这篇文章能被媒体刊发是个“意外”,没有必要做过多解读。他说:“公知们也会马上反击。刊发肖鹰文章的媒体在其网站发了一篇反驳文章,
还在纠缠早期对某一篇‘韩寒’文章的文本分析细节,捏造我没有做过的分析,无视此后被发现的越来越多的韩寒被代笔的众多证据。这个作者的思维还停留在2012年1月。”
这一年,肖教授点名的人和事儿
2013 年7 月
批郭敬明及《小时代》
在《郭敬明<小时代>之病》等文中,肖鹰认为,面对郭敬明的《小时代》,必须反思大时代对于青年作者成长的文化导向之误。
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1 月
批冯小刚
肖鹰以多篇文章,对冯小刚因影片《私人订制》得到差评而炮轰批评者表达不满,认为冯小刚“真的还没走出30年前他家居住的军队大院”。
2014 年1 月14 日
批路遥文学奖
肖鹰发文,认为“文化投资商人高玉涛(注:奖项发起人)无视已故作家路遥妻女坚决反对,一意孤行。高玉涛以活欺死、以大欺小,其违天伦人道之甚,社会道义不可坐视!”
2014 年5 月
批方方
肖鹰发表《方方闹鲁奖究竟为了谁》等文,质疑“不能容忍柳忠秧‘全票通过推荐入围’的方方,为何竟始终对车延高“羊羔体诗获鲁奖”保持沉默?”认为方方闹鲁奖,闹晚了。
2014年7月
再批郭敬明与《小时代3》
肖鹰发文《“导演郭敬明”是国产片“小丑当家”的恶果》,称《小时代3》不仅重复了《小时代1》标明的郭敬明电影的一切突破电影底线的“品格”情节零碎、角色虚假、煽情臆症和病态炫富,而且具有比后者更“烂”的姿态。
2014年8月19日
再批韩寒
肖鹰发表文章《“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批“韩寒”是“必须清理的反智主义招牌”。
>>链接
韩寒“代笔门”
2011年年底,韩寒发表了被称为“韩三篇”的《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2012年1月,IT人士麦田发表博文《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质疑韩寒部分作品的真实性。很多相关人士作证驳斥麦田。麦田不堪压力,称对韩寒的质疑证据不足,退出质疑。
从2013年1月18日到1月29日,方舟子陆续发文8篇,对韩寒早期文章做文本分析,质疑韩寒是“少年天才”。之后,韩寒向上海市普陀区法院递交诉状,起诉方舟子名誉侵权。同年2月10日,韩寒委托律师撤诉,理由是要合并到金山法院起诉,同日从金山法院取回诉讼材料。至今韩寒方面未再起诉。
1.《后会无期》:遮掩欲望的猥琐青春
2.“天才韩寒”:一个辍学生假造的文化骗局
3.“韩寒”:一个必须清理的反智主义招牌(记者高宇飞 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