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北京晨报:文化类真人秀之困

冯遐

2014年09月01日07:03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文化类真人秀之困

  关注事件:文化类真人秀

  核心观点:选手多为学生的相对单一、答题形式较为陈旧、导师如何把握文化和娱乐之间的度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伴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华好故事》、《中华好诗词》、《挑战文化名人》等节目的热播,文化类真人秀成为一大热门节目类型。上周六伴随着四川卫视开播的填字游戏《我知道》,可以说是此类节目的又一次创新。不过,从这类节目的整体播出情况看,选手多为学生的相对单一、答题形式较为陈旧等现象依然没能真正改变。

  虽然各档节目在各大平台错峰亮相,但选手阵容多为名校的学生,颇有“千人一面”之嫌。即便像《我知道》有意在选手风格上打“差异牌”,乍一看五花八门:有企业高管、也有家境贫困的女高中生、有投身公益的女学霸、也有以青衣扮相示人的另类“男神”,但细究背景,选手大部分仍是在校学生,如浙大女神姚瑶等更是在同类节目中亮过相的“熟面孔”。

  央视前主持人、学者阿忆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曾直言,国外的文化竞技类节目得以吸引成年选手,主要还是靠巨奖诱惑,“国内外节目形式设计大体相同,但巨奖诱惑差很大,这主要是受到政策限制”。同时,对那些有较高应试和学科知识要求的节目而言,成人选手也并非“好苗子”。比如汉字和成语,成年人的错误率远超学生,可观赏性太低。

  选手之外,导师如何把握文化和娱乐之间的度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在导师阵容上,文化名人和娱乐明星的混搭是这类节目的首选。比如《汉字英雄》第二季的导师阵容是于丹、高晓松和张颐武,第三季就换成了于丹、刘震云和濮存昕。对于这样的变化,有猜测说,高晓松身兼音乐人、主持人、电影导演等多重娱乐圈身份总让节目的定位和气质显得不是那么专业。其实,太过文化范儿会导致节目的枯燥乏味,可看性大打折扣;而偏重娱乐化无疑又会让这类型的节目不伦不类。在《我知道》首集中,郭敬明、崔永元两位文化名人之间“火星撞地球”般的知识对垒并未出现,相反,有的只是大量他们和李艾三位导师彼此调侃的画面,显得娱乐有余、信息量不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常江博士早前曾撰文提醒,这类节目颇为脆弱,导师等娱乐性元素引进要非常慎重,“尤其是演艺明星、话题炒作等手段,一定要慎用”。

  在选手、导师的问题之外,还有题目的难易选择,这也是让文化类真人秀颇为纠结的一大难题:过于冷僻,如考查繁字、难字、偏字,未免流于应试;太过简单,也难以勾起观众好奇。于是,“接地气、简单明了、富有趣味”三大标准也的的确确是说着容易做到难。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