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以《纽约时报》在2013年对中国的雾霾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如何对我国雾霾天气进行报道、有何特点以及不足之处。希望通过研究西方媒体在环境报道方面的方法和特点,我国媒体可以从中取长补短,为今后的环境报道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做好准备。
关键词:框架理论;《纽约时报》;雾霾;新闻报道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
2013年中国遭遇十面“霾”伏,雾霾天气笼罩了大半个中国,一时间国内外媒体纷纷关注中国雾霾以及相关环境污染问题。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多,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环境新闻得到迅速发展,美国媒体是环境新闻报道的起源地,《纽约时报》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报纸,发行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其定位为“档案记录”,读者定位在中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政府官员、企业家),享有很高的公信度,该报一直是其他新闻媒体和新闻社的消息来源。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从报道体裁、新闻标题、消息来源以及新闻图片的使用四个角度对《纽约时报》进行分析,管窥《纽约时报》2013年在中国雾霾报道中的特点和不足,为我国媒体在环境报道提供积极的建议。本文利用《纽约时报》1981年以来网络版数据库,限定时间在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纽约时报》在这一整年里对中国的雾霾报道。所有关键词如下:“smog”“haze”“China smog”“air pollution”,通过上述四次关键词检索,得出原始数据再进行筛选与验证,最终得到32篇有关中国的雾霾报道,其中,发表在纸质版上的报道有16篇,16篇中有12篇发表在《纽约时报》,4篇发表在《The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即《国际纽约时报》,该报的前身是《国际先驱论坛报》,也是一份颇具国际影响力的报纸。
二、《纽约时报》对中国雾霾气候报道的分析
1.新闻体裁侧重深度报道。本文将新闻体裁划分为消息、通讯和深度报道、评论三类。消息比较简短,通常是报道最新事件;通讯和深度报道是深入展现新闻事件的体裁;评论是对待事件的态度、立场。《纽约时报》的32篇雾霾报道中,消息2条,通讯和深度报道27篇,评论3篇。统计得出,《纽约时报》对中国的雾霾报道侧重于深度式的研究报道,评论类仅2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的背景下,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纸质传统媒体依然坚持用文字和理性的报道赢得读者的注意力,某种程度上也同《纽约时报》的读者群体的特点相吻合,这些特点是关注重大议题、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阅读能力。这也说明受众的特点常常影响媒体对报道风格等的选择。
2.新闻标题揭示中国空气污染严重性。《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雾霾天气时,大多出现了负面形象的词汇,例如“abysmal levels”“a China nightmare”“engulf”等,这些负面词汇表现了中国雾霾的严重性,除此之外,雾霾报道的新闻标题也暗示了中国雾霾问题的严重性,如2013年1月12日题为“On Scale of 0 to 500,Beijing’s Air Quality Tops ‘Crazy Bad’ at 755”(在0~500的尺度上,北京的空气质量达到了“极端糟糕”的755),“Carzy Bad”凸显北京受到雾霾污染严重。再如2013年10月22日发表在《纽约时报》A11版的文章标题为“‘Airpocalypse’Hits Harbin,Closing Schools”(“末日空气”袭击哈尔滨,学校关闭),“Airpocalypse”由“世界末日”的apocalypse演化而来,意思是空气污染很严重,感觉世界末日要来临了。《纽约时报》的中国雾霾报道标题除了说雾霾天气污染严重外,有的标题一目了然地说明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治理雾霾,如同年1月30日的一篇这方面的报道标题为“Beijing Takes Emergency Steps to Fight Smog”(北京采取紧急措施治理雾霾),6月16日的另一篇相关文章题为“China Sets New Rules Aimed at Curbing Air Polluting”(中国采取新规定旨在控制空气污染)都点出了中国正在采取措施这一事实,但尽管《纽约时报》的标题中也出现了中国政府采取治理措施的,但是多数的新闻标题还是倾向于说雾霾侵袭中国,大部分城市被雾霾笼罩等。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雾霾时,标题总体传达出了一种消极影响,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3.消息来源多样化。消息来源,代表着新闻报道真实度与可信度的公信力依据[1]。在研究《纽约时报》对中国雾霾的新闻报道中,笔者根据原文将消息来源分为官方、媒体、专家学者、新媒体(社交媒体)、企业、区域性组织、公众。官方包括政府官员、政府新闻发布会、新闻采访发布的消息;将媒体主要分为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专家学者主要是报道中出现的行业专家和学者;区域性国际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等国际组织;公众包括一般民众、环保主义者等相关群体。从32篇雾霾报道中分析出有123条消息来源,每篇报道至少有2种消息来源,通过统计分析,《纽约时报》对中国的雾霾报道中,引用最多的是国内媒体,国内媒体引用最多的是新华社,但是引用后会加注说属于中国官方媒体,可见《纽约时报》对有官方背景的媒体来源的信息持有警惕态度。其次是对专家学者的引用,专家因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纽约时报》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作为消息来源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说明《纽约时报》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新媒体上的消息。
图1 《纽约时报》在中国雾霾报道中的消息来源比例
4.新闻图片传达的形象。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新闻图片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在新闻传播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新闻图片成为新闻选择的重要一环,媒体往往引导我们关注部分影像,提示读者注意某些事物,忽略或者排除不想让读者了解的部分,通过这种手段实现特定语境的传达。另一方面,新闻图片本身具有符号特性,通过能指和所指的联系,让受众想象出媒体所要真正传达的价值和理念,从而达到对媒体形象的建构。新闻图片能够给予读者第一直观印象,最具有冲击力,从而影响报道主题。深入分析新闻图片,对于分析媒介的价值取向也具有重要意义。《纽约时报》2013年32篇关于中国雾霾的报道中,配有图片的报道有21篇,占整体的65.6%,可见《纽约时报》非常重视图片的运用。值得注意的是,配发的图片来源大多集中在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等外国媒体,我国国内媒体的图片非常少,可见《纽约时报》在图片采用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图片的表意与新闻报道的主题基本契合,并以图片配带有说明性的文字,来展现雾霾下的中国,从而实现媒介对特定语境的建构。
三、《纽约时报》雾霾报道的特点
1.立体化报道。在雾霾报道中,通讯和深度报道是重要的题材,在总样本为32篇的报道中,仅通讯和深度报道就占了27篇。通讯和深度报道会提供更加详尽的各种信息,信息量非常丰富。除了通讯和深度报道外,《纽约时报》还有社论和专栏,小到消息,大到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纽约时报》在报道体裁上呈现多样性和立体化。除了体裁多样性,消息来源也是多样化,上到政府高官,下至普通民众,雾霾报道都可以轻松找到消息来源,在一篇报道中很少只有一种消息来源的情况出现,通常出现两种以上消息来源,最多达到五种消息来源,可见《纽约时报》消息来源种类繁多。多种消息来源易让人产生《纽约时报》是客观、中立、不偏不倚报道风格的错觉。殊不知,新闻报道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但是,“没有任何一位严肃的媒介分家会坚持说每一个地方的新闻事业都是绝对中立的。大量的研究一直致力于驳斥上述说法,从而说明即便可能有新闻工作者信守‘客观性’这一职业意识形态,新闻仍会包含政治价值观,这由一系列影响力所致,包括信息采集常规、新闻工作者聘用方式和更大范围的社会所共享的意识形态概念。[2]”
2.风险性报道。在环境新闻中,风险性是“在环境报道中对生态未来某一段时间内会造成(人为所致,如技术与文化等)某种危害性结果的判断。[3]”《纽约时报》的雾霾报道具有很强的风险性,风险性正是环境报道的突出特点。风险性报道的表现是对中国的环境问题以及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提醒。在一年的雾霾报道中,《纽约时报》记者聚焦中国的空气质量问题,对中国的空气环境问题进行拷问,如《China’s Clean-Air Drive Likely to Take a Long Time》(中国的净化空气的驱动力似乎需要很长时间),提出治理雾霾必须做出更多的改变,并保证治霾方案的有效实施。《In China, Dreaming of a Less Smoggy Christmas》(在中国,向往过一个雾霾较少的圣诞节)报道了天津出台雾霾天气管控车辆制度后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后,又取消制度的报道,表达了中国政府对治理雾霾能力的担心。
3.价值观偏见的表达更加隐晦。通过对雾霾报道的文本分析,发现外媒对中国雾霾报道中引用的消息来源呈现“客观”偏向性。新闻报道中,指出消息来源,能够让新闻报道更加具有“客观性”,让受众对报道本身所传达的信息更加真实可信,同时能够让媒体消解主观介入的嫌疑,把所要表达的内涵,以一种客观的立场表现出来。殊不知,消息来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消息来源的偏向是指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时,系统地偏袒某些人物、团体或组织,而忽视其他人物、团体和组织”[4],通过对媒介文本中消息来源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媒体潜在主观偏向性。
4.引用中国的消息来源单一化严重。尽管《纽约时报》的消息来源具有多样化,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中国方面的消息来源非常单一。中国的消息来源大致可分为官方新闻发布会和中国政府领导下的官方媒体,如新华社、CCTV、《人民日报》《环球时报》,还有少量来自《东方早报》《上海日报》等地方媒体,缺少记者对国内相关人士采访的资料,虽然《纽约时报》也选取社交媒体上的消息来源,但社交媒体上的消息来源仍是现实中的新闻机构、社会名人等意见领袖。
四、结 语
环境问题同经济高速发展相关,雾霾天气必然引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与争论,孤立的报道污染不符合新闻报道全面、真实的要求。不管对雾霾报道还是其他环境报道,国内媒体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既为公众提供更加科学和深入的报道,又要为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做出努力,在这两方面,国内媒体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戴元光,倪琳,孙健.《纽约时报》的专业主义与价值偏见——以“7?5”时间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10(1).
[2] (美)丹尼尔?C?哈林,保罗?曼奇尼.比较媒介体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王积龙.抗争与绿化——环境新闻在西方的起源、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 罗文辉.新闻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J].新闻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