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9期

出版产业结构新格局展望

张  维

2014年09月03日13:18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版产业结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面对挑战,把握机遇,是出版产业结构新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从出版管理新体制、出版市场、出版产品生产新机制、出版业态媒体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多尺度展望我国未来出版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并建设性地提出了加快新格局形成的措施,以期分析我国出版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出版产业结构;新格局;管理体制;媒体多元化;创新体系

一、引 言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相继颁布,我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清晰,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行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若干个综合出版实力强的区域开始形成,一个涵盖图书、期刊、网络出版等领域的出版业产业格局也正在形成,为出版产业结构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政策基础[1]。

未来若干年是出版产业大调整、大改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出版产业要实现由出版大国到出版强国的转变,必须拥有好的微观基础(如企业管理、人才体制、产品生产机制、创新体系)、市场环境(如市场格局、出版业态、出版企业群分布、国际竞争)和宏观管理(如出版管理体制),必须改革现有体制和机制,大力发展新媒体和新技术。因此,本文将从出版管理新体制、出版市场、出版产品生产新机制、出版业态媒体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多尺度展望我国出版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并就出版产业新格局形成的必然性进行探讨,最后建设性地提出了加快新格局形成的措施[2]。

二、出版产业结构新格局

(一)出版管理新体制: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到位

出版管理体制新格局是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到位。具体体现为出版法制健全完善,出版行政管理回归公共服务的角色,出版行业实行自律管理,出版经济管理符合产业化运作规律,消除体制障碍,充分释放出版生产力。

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合力之下才能实现,尤其在出版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更是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努力促进出版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政府也要认识到,政府行为必须尊重出版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出版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经营范围、发展空间、企业活力、运作机制等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而国家的出版管理体制则是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管理体制随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既表现在管理机构的更替上,也体现在管理权限、管理内容的增减上。但是由于出版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政府没有放开对出版业的行政管理,所以我国出版产业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这种管理体制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障碍。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出版管理体制。在形式上,我国出版管理体制是预防制和追惩制相结合;在管理手段上,我国出版管理综合了法律、行政、行业、经济等多种手段,是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出版产业行政管理必然逐步实现由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多种管理手段的转变,形成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3]。

(二)出版市场格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

出版市场新格局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具体体现为出版市场地方壁垒弱化,竞争呈良性循环,能保证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版市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就是实现出版物的社会价值和价值。出版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普通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决定了出版市场的独特功能。出版市场的特性有:出版企业拥有出版物生产和流通的主导权;交易行为伴随着文化传播活动。出版市场的功能主要有:实现商品、出版物流通的功能;平衡供求关系的功能;调节出版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版权产业化的功能;传承文化和实现知识价值[4-5]。

(三)出版产品生产新机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

产品生产机制新格局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具体体现为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产品种类多样化,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市场规模完全满足需求,出版产品种类及数量持续增长;专业结构合理,出版集团、中小出版社、出版工作室合理布局;出版产品结构合理,教辅出版不再占绝对优势。对市场进行细分,明确出版物定位,了解小众读者的需求,向他们进行宣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选择开始增多,这就使得市场朝着细分化的方向发展。

(四)出版业态:媒体多元化

出版业态新格局是媒体多元化。具体体现为传统出版稳步发展,数字出版挑战传统出版地位,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呈互补关系,促进出版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

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传播工具的演进跨入数字化和网络传播阶段。网络传播与生俱来的优点使得互联网在诞生那天起就超越了传统媒体,并改写着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网络技术与传统出版行业相结合所产生的网络出版,更是造成了划时代的出版产业革命。网络出版不仅从介质的更新、流程的再造到内容的管理、阅读方式的改变等层面来渗透、改变着传统出版,更是以一种崭新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促使出版产业更新产业理念、转变经营方式。网络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发展方向,它不仅蕴含着传统出版的基因优势,而且吸纳了互联网技术强劲的生命力,因此,它对传统出版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在这个冲击过程中,网络出版以前所未有的传播模式对人类的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当前出版界、传媒界、文化界乃至政府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传统出版产业不得不面临的一场变革与挑战。

(五)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创新体系新格局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就提出了创新理论,论证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源的观点。按照他的观点,创新主要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

三、出版新格局形成的措施

随着我国向小康社会迈进,出版物的品种、数量、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出版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渐突出,出版业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领域,形成了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经济关系,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的趋势将推动出版产业化的进程。具体措施主要有:

第一,改变原有体制,逐步建立并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出版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为出版产业新格局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加强对出版市场的宏观管理,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保障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版单位积极转变旧的管理方式,创造新的管理理念,依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第三,技术创新势是形成出版产业新格局的重要保障。目前的出版工作面临着网络时代带来的巨大挑战,出版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很多现代化的出版技术需要掌握与应用。

第四,出版内容创新是出版产业新格局形成的核心。首先要重视各种新媒体的互动关系,形成出版资源多次开发、合力经营的格局。其次,出版物必须是各个时期最优秀的文化成果,能够转化为精神的力量、科技的能力、物质的财富。最后,出版物在载体形式及版式、装帧设计、材料、开本等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

最后,出版人才创新是出版产业新格局形成的根本。出版界一要更新出版人才观念,二要建立激励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三要加强出版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从战略高度出发,善于选择、任用创新型人才,从各个方面营造培养、鼓励出版创新人才的氛围[6-7]。

四、结 语

本文从出版管理体制、市场格局、产品生产机制、出版业态、创新体系等5个方面就出版产业新格局进行了展望。出版管理体制新格局体现为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到位;出版市场新格局体现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市场;产品生产机制新格局体现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出版业态新格局体现为媒体多元化;创新体系新格局体现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出版产业新格局必然是基础雄厚,规模大,实力强,竞争力优势明显。出版产业新格局将是出版企业股份制与事业制共存、产业化与公益化共存、国际化与本土化共存、集团化与多样化共存、“走出去”与“引进来”共存、多种业态共存的格局。随着出版产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出版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必定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陈昕.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先蓉,田常清.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J].中国出版,2013(1).

[3] 韩跃杰,孙守增,杨琦.出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6).

[4] 白琳.我国现有出版市场的博弈分析[J].科技与出版,2005(6).

[5] 吴旭君.出版市场与出版市场营销刍议[J].出版与印刷,2006(2).

[6] 王姗姗,郝振省.加快出版创新步伐促进出版产业发展[J].中国图书评论,2003(4).

[7] 徐鸿钧.也论出版创新[J].出版科学,2001(4).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