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9期

微电影: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新景观

宋  瑜

2014年09月03日14:1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兴大众文化形式,微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特征——依托“高技术”、运用“浅表达”满足现代人心理的“高情感”需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影所具有的创作上的自由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内涵上的包容性和与时代同步的高科技运用,迎合了当代观众的心理,潜移默化中的价值观引导更是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成为电影艺术向观众审美需求靠拢的一个必然结果。

关键词:微电影;后现代语境;大众文化

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在中国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娱乐方式,包括——看电影的方式。自2008年底开始“微电影”风靡网络,在盛赞与质疑声中形成一道大众文化独特的新景观。每当一种文化形式异军突起,人们便开始从不同角度来探析其成功的原因——传播特征?创意特色?抑或商业模式?……然而随着探讨的深入,我们发现,最基本的问题仍是——人们为何钟情这一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消费需求会持续多久?微电影的前景又将如何?

应该说,正是快餐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为微电影的兴起与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让现代人渴望放松,微电影恰恰提供了一个在现代性与人性之间的平台,以后现代的外观,提供着人性化的感性内容,通过数码高科技给人们带来或丰富多彩、或惊险刺激、或幽默快乐的感官体验,帮助人们释放现代性所带来的焦虑与虚无感。

一、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大众文化发展趋向

后现代思潮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对现代性包含的文化矛盾,包括社会的异化、技术的异化、人的异化的反抗。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特征是消解意义、中心与权威,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模糊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后现代思潮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即将断裂、零散、平面、复制作为美学特征来欣赏。后现代思潮有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意义,但同时也取消了启蒙时代以来所有精英文化价值观所建立的人生存在的意义感。人们在消费时代所需要的完美、另类和新奇感,特别容易与后现代美学特征相吻合,因为后现代思潮的断裂、零散、平面的审美倾向,极易刺激人的非理性需求,并借助大众传媒高科技手段开拓出广阔的文化市场。后现代思潮一方面能为大众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但另一方面其解构一切建立起的反文化、反美学姿态,使得大众文化可能发展成最任意拼接、表现最没有文化内涵的东西。

从文化观念总体来看,现代主义文化是文化创造者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充分体验和深刻反思后,带着形而上的价值观以严肃、高雅、审美的态度创造出的文化产品,追求的是深层意义和永恒价值,要求文化欣赏者反复体会甚至痛苦思索;而后现代文化则是深受资本与商品逻辑支配的消费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相连,具有模式化、类型化和批量复制的特点。后现代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往往是与游戏、调侃、休闲的态度相适应,是非理性、消遣、轻松,并且一次性消费的文化产品,是一种没有深度体验、没有历史感、仅仅反映当下瞬间直观感受的平面化产品。因此后现代文化表现出突出的两面性,一方面,在填平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鸿沟的同时,又填平了艺术与生活的鸿沟;另一方面,以解构、反叛的价值观与极端化的表现手法诠释人类社会,充斥着“另类”文化色彩,以玩世不恭的消极态度宣泄着浓烈的后现代情绪[1]。

二、微电影艺术的后现代文化特征

微电影艺术兴起于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流行于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中,以高度商品化为标志,以大众闲暇为消费条件,以满足大众消费欲望实现赢利为目的,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文化的特征。

(一)以“浅表达”满足“高情感”需求

弗雷德里曼曾用“世界是平的”来描述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特质。在这个丧失深度、碎片化的时代,互联网上流淌着海量的信息,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的改变;在快速浏览和不断链接中,人们的思维被分解、逻辑被打乱、深度被削平,只在信息平面滑行,从而获得浅层次、快速的认知。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任何冗长、深奥的影像表达和叙事都不适用于这一时代的信息传播。微电影正是伴随着这种阅读浅表化、文化平面化趋向而兴起的大众文化新景观,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浅表达”的特质——明确单一的主题、新奇另类的故事、短小精炼的篇幅、平面浅显的叙事、以及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快速传播、依靠社会化媒介平台短时间内形成热点的运作模式——它适合在移动和短时状态下观看,能快速敏锐地与现代人当下的情绪相契合,并产生较强的互动。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是“浅表达”,但是微电影作品却始终以满足现代人心理的“高情感”需求为诉求目标。约翰?奈斯比克在《大趋势》中指出,信息时代是个高技术、高情感的时代。这种“高情感”不仅是指社会个体的精神需求,其实也表现为社会传播、文化产业的一种商业化动作。大众文化顺应了这种高技术、高情感社会的需要,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大众文化主要功能不是表现人性的理性、规范性,而是更多地表达人性的丰富多样性,表达人性新的体验、新的欲求,使理性的人进入体验性、感受性状态,甚至是感觉的碎片状态,并把对感受的强化变成一种人性的文化审美消费与享受[1]。

根据学者陈刚的归纳,现代都市大众具有以下三大特征:流动性、庞杂性和冷漠性[2]。的确,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情变得冷漠、现实越发残酷、道德开始偏离,不断被边缘化的感受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微电影的流行。因为微电影大多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与情感故事,包括叙述亲情、表现爱情以及描绘当代年轻人的梦想和生活等,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叙事与影像表达,将感性诉求方式运用到极致,创造温柔、欢乐、渴望或激情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得观众乐于观看进而自愿传播。例如微电影《语路计划》就用独特的纪录片表现手法讲述了l2位先锋人物的奋斗故事,分享他们走出困境的勇气与智慧,激励年轻人永远向前,与当代青年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使得影片广为流传。

(二)追求消解崇高、颠覆传统的快感体验

Web2.0时代的互联网受众主体无疑是青年,因为互联网可以无限扩展年轻人的触角和欲望,让他们得到一种颠覆传统的快感。微电影之所以在青年群体中流行,主要在于其表现出的叛逆性、独特性和后现代审美特征,与青年群体的社会性格和心理特征正好吻合。青年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的阶段,自我实现的需求和获得社会认同的欲望不断增长,精力旺盛、追求个性自由,具有强烈的反叛性,并以此作为争取成人权利和获得成人世界认同的主要方式。微电影常常以戏仿、拼贴等极端化的表现手法解构经典、嘲笑权威,以“去中心化”的碎片叙述模式颠覆传统电影艺术形式,以惊悚、性爱、无厘头搞笑等元素的应用表达反叛的价值观,以“另类”文化色彩重新诠释人类社会,时时体现出消解崇高、游戏一切的生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年轻受众的快感体验需求,使他们心中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达到了情感宣泄的目的。

同时,微电影的社会化传播方式所具有的互动性、自主性和高度参与性,迎合了当代青年渴望自我认同和参与社会互动的心理,满足了他们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社会交往要求——自主观看、自发转贴、自由发起或参与评论,将评论发布在论坛、博客,并为影片打分……匿名评论的权利确保了真实观点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以此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充分释放。微电影给予受众自主、独立、平等、自我支配的权利和地位,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一种参与社会传播活动的快感,这种快感体验对青年同样重要。

(三)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杰姆逊指出,后现代文化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3]。因为后现代文化取消了内在和外在、本质和现象、表层与深层、真实与非真实、所指与能指的区分与对立,消解了以往文化的历史意识和时间连续性,切断了传统和现代的历史关联,这就意味着后现代文化和生活的距离完全消失,艺术变成了日常生活本身。微电影的社会功能之一正是如此。

得益于网速的提升和数码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移动视频播放设备的多样化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观看微电影——不仅可以通过门户网站、视频网站观看,也可以通过手机访问WAP网站或手机客户端浏览,或者通过公交移动电视、楼宇影视、便携式PSP接收微电影……在车站等车时、在柜台前等待结账时、在快餐店排队点餐时、或者在医院候诊时,人们都会随意掏出手机或Pad登陆土豆、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看看微电影,甚至在发微博时也会顺带观赏一下当前热门转载的微电影,这在如今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们的生活中常会被偶然或必然的等待时间分散得七零八落,管理学中将这种“等待”称为“碎片时间”。微电影的流行使得“看电影”这个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略显奢侈的休闲方式以新的形态填补着人们的“碎片时间”,成为打发等待性焦虑或摆脱现代性压力的最佳选择,也让电影艺术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总 结

综上所述,微电影是后现代语境下由青年群体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大众文化形式,是在不断打破落后于人性发展的旧的文化规范与文化格局的基础上形成的大众文化新景观。微电影所具有的后现代文化特征能够迎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同时展现出青年丰富的个性和独立不羁的叛逆精神,而潜移默化中的价值观引导更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微电影的兴起与流行成为电影艺术向观众审美需求靠拢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创作上的自由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内涵上的包容性和与时代同步的高科技手段运用等特点将越发凸显出来,并且将推动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融合、转型与发展,呈现出无限开放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扈海鹂.在社会学视野解读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3] (美)杰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