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视新闻节目线性传播的特点决定了节目在编排上对受众有很大的影响,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很大程度取决于信息接收的瞬间,只能按照节目的编排顺序逐条观看。这就要求编辑运用恰当的编辑技巧,精心挑选有价值的新闻突出重点,打造节目本地特色板块,利用峰谷技巧设置兴趣点,营造节奏调整受众心理,最大限度吸引受众的观看兴趣,使其保持积极地收视状态,进一步强化节目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技巧;《新闻快车》;受众
随着媒体之间激烈的竞争,频道日益窄播化、受众不断细分化,外在的节目编排形式已经成为节目扩大收视群体的重要手段。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就是编辑按照一定的编排原则将零散的新闻素材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是节目制播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节目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节目的收视率,科学合理的编排能使单条新闻更具表现力,通过强化新闻内容,提高整个节目的质量。
一、精心选准头条突出重点
电视新闻节目的头条能够直接叩击观众的心灵,引起受众最大程度的关注。因为头条新闻有着其他位置的新闻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它直接决定着观众对整档节目的兴趣[1]。电视线性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头条新闻位置的重要性,优越的位置容易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选择头条就是要选择当天新闻价值最大的新闻,受众最想知道和最应该知道的信息,头条新闻往往代表一期节目的重点。正如特德?怀特所言:“每次新闻广播都要用当天最重要、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作头条,即从高峰开始。”新闻价值的大小会因节目的定位功能、地域性、编辑意图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以太原电视台《新闻快车》为例分析其头条新闻的选择标准。
太原电视台《新闻快车》栏目的宗旨是“替百姓说话,帮百姓办事,为百姓分忧,和百姓贴心”,主要报道当地最重要、最贴近百姓的新闻。从表1中头条新闻选择来看,《新闻快车》把关注民生,服务大众放在首位,选择当日新闻价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作为头条,在10天的头条新闻中,有太原当地重要资讯、重要执法事件、市民交通出行、市民生活安全等新闻信息。2014年7月1日打破节目常规单独一条消息的头条编排,将特别节目《起航太原南站》8条新闻构成的一组内容紧密相关的消息作为头条,造成了一定的声势,对太原的大事,也是百姓关心的大事做了集纳式重点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7月2日的头条新闻是“2014年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开始报名”针对的是太原本地区的受众,除了比赛本身是全民皆可参与的体育赛事,比赛时间也是人们所关心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出行选择。因此,新闻传达的信息与受众利益关系是深还是浅,也是受众衡量这条新闻重要性与否的无意识行为。
7月10日太原市312路公交首次开通,《新闻快车》把该信息作为头条播报,及时发布了市民交通出行的信息,这条新闻综合了新闻价值的时效性、重要性、贴近性等因素,满足了受众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出《新闻快车》对于头条的选择是以受众为出发点,以平民意识从平民视角切入,挑选太原“本地化”与受众利益关系密切的新闻信息作为头条播报的重点,因此选择好的头条能突出重点,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提高节目的宣传效果。
二、打造特色板块形成段落
电视新闻编排既是一门思维的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的艺术。如何合理地分割时间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板块化编排是比较科学的方法[2]。电视新闻节目的板块化编排技巧使节目段落层次分明,一目了然,便于受众观看。打造特色板块目的是为整档节目服务,使新闻节目更加丰富多样,吸引受众观看兴趣,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太原电视台《新闻快车》时长30分钟,由《头条新闻》《生活资讯》《专题报道》《现场实拍》《快车搜索》、《滚动字幕》等板块有机构成,整档节目分成三节,一般由中间插播的商业广告和下段内容提示间隔。
节目的开始首先是本期节目重要性、趣味性、贴近性较强新闻的内容提要,朗朗上口的宣传词加上动感轻松的音乐作为收视引导很容易给受众造成收视期待。第一个新闻段由《头条新闻》《快车调查》《有事找快车》《快车曝光》《生活的误区》《快车追踪》《快车特写》《快车链接》《零点报道》等子板块构成,但子板块的组合是灵活的,每期节目会根据太原当日重要的新闻来选择部分子板块构成第一个新闻段,通常由5条本地城市民生新闻组合而成,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第一个新闻段之后是《专题系列》和《现场实拍》内容提示和3分钟的广告时间间隔。第二个新闻段是专题系列节目,时长8分钟左右。《专题系列》是《新闻快车》打造的本地特色板块,不同的时期推出不同独家大型策划新闻专题节目。从2012年到现在相继推出了“万里茶路寻晋商”、“古城寻宝”、“红峗山佛洞探险大揭秘”、“千里走汾河”等大型系列采访报道,受到公众的喜爱和社会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率。《专题系列》节目之后是关于《快车搜索》中趣味性、贴近性较强的三条图片新闻的内容提示和3分钟广告时间间隔。第三个新闻段是《现场实拍》《快车搜索》板块。《现场实拍》通常选取本地之外的新近发生的贴近百姓生活的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快车搜索》内容是全球范围有价值的图片新闻,第三个新闻段新闻信息打破地域的局限,拓展到省外及全球信息的传播。
《新闻快车》重点打造独家专题报道打造特色板块,使整档新闻节目更具有层次感,立体感,张弛有度,轻重缓急,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板块,但在每期节目的具体编排中又灵活多样。遇到一些特殊节点时会打破原有的板块编排,对节目内容进行创新编排。例如在2014年7月1日的《新闻快车》节目编排中,只有两大节目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新闻快车特别节目》:起航太原南站,第二个板块是大型历史《专题系列》报道,千里走汾河:硝烟散尽宁化城。第一个板块的特别报道总时常21分42秒,共由8条主题相同,角度不同的新闻构成,分别从大西线列车首发、美丽的新南站广场、时尚节能的车站大厅、售票进展全程自助、新南站便捷的交通、记者随车的体验、新南站分流减压、新南站带动周边经济等方面对太原新南站的首度亮相做了三维式、立体式的深度报道,全方位为市民介绍了太原新南站。
另外,节目下方有滚动字幕新闻,包括《快车快讯》《快车热线》《天气预报》及时播报山西本地新近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资讯,在广告时段,滚动字幕板块还会持续的播出滚动新闻,并且在电视画面左下角有女主播在演播室现场接听公众热线电话,及时将公众反馈的信息播报解决,与现场受众交流与互动,提高了受众的观看兴趣从而保持了节目的收视率。
三、利用峰谷技巧营造节奏
在一档新闻中,各条新闻的安排是否具有节奏感直接关系到新闻的编排是否成功[3]。利用峰谷技巧来营造节奏,能不断刺激受众的注意力,使受众始终保持旺盛的收视状态,把节目安排得像山峰峡谷一样,高低起伏,有意将长短新闻、重要次要新闻、有趣(相对无趣)新闻、软硬新闻搭配穿插,每个组合从新闻价值最高的新闻开始,然后由高峰逐渐走向低谷,当处于低谷状态时再找到一个新的转变,使新闻节目重新回到高峰,营造新闻节目的播出节奏,减轻受众的收视疲劳,以保持节目的收视率。太原电视台《新闻快车》正是利用了这种峰谷技巧的编排方式。
从7月12日节目编排顺序表(表2)来看,本期的节目内容主要是太原本地重要的社会新闻、生活资讯、专题系列等,重点报道了中国龙舟公开赛太原站今日开幕和大型历史专题系列“千里走汾河”,在新闻编排方式上注意将头条以外的重要新闻安排在各个板块中,体现出了峰谷编排的特点。由电视线性传播特点决定,重要的新闻体现在最开始优越的位置以及新闻的时长。
以上曲线图(图1)呈现的是一种“高峰”与“低谷”相互间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状态。整条曲线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头条新闻“中国龙舟公开赛太原站今日开幕”和第2条新闻“全国强队齐聚龙城 传统龙舟魅力无限”时长在150秒以上,第2条新闻是头条新闻的延伸报道,强化了头条新闻信息的传播。随后第3条新闻是“太原结婚 半夜放炮为哪般”时长度超过180秒,体现了节目关注民生,为公众排忧解难的主旨,形成了节奏曲线的第一个高峰;随后,第4条至5条新闻的时长均在120秒以内,造成了节奏曲线的第一个低谷;第6条新闻是第二个板块“千里走汾河大型历史专题系列之一”新闻时长增至489秒形成了节奏曲线的第二个陡峭的高峰,深度报道了“千里走汾河—六郎骁勇镇杨兴”;从第7条新闻开始,新闻时长缩短,节奏线下行,第8条新闻时长66秒,形成第二个低谷;第9条新闻时均大于120秒,又将节奏线逐渐拔高;这种“高峰—低谷”相互交错的“峰谷式”编排法,使整档新闻节目形成了一条优美的节奏曲线,有利于调动、维持和增强观众的收视兴趣。新闻的重要性和头条位置以及新闻时长成正比,在一期综合新闻节目中一条新闻的时长是衡量其在本期节目中重要性的标准。因此在节目开头编排当天最重要的消息之后,不宜将其他次重要的消息按重要程度依次编排,而应该将这些重要的消息,作为达到峰谷后再一次制造波峰时使用。这样编排,无疑会使受众又一次受到刺激时刻保持对本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兴趣。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要明确受众主体,以满足多数受众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时刻关注民生状态,通过编排原则搭配软硬新闻、长短新闻,选取题材需丰富、报道形式题材需多样。运用编排技巧安排有分量的头条,组织好重点报道,做好新闻导视提要,精心打造本地化节目板块,制作独家特色新闻,掌握好编排节奏,把握好报道力度,使节目报道张弛自如、层层递进,以适应受众收看时的心理节奏。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导语设计和精彩串联,使整档节目自然顺畅的衔接,从而培养受众的收视习惯和收视期待,最大化吸引受众,强化节目的竞争力,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提升节目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红军,邹举.实用电视新闻采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 周建青.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如何创新——以凤凰卫视资讯台《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为例[J].2006(6).
[3] 李宇.节奏:电视新闻的韵律——从受众心理看电视新闻栏目的编排[J].视听界,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