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4年·第9期

看好《壹读》的数字化转型

詹国枢

2014年09月22日13:46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纸媒体数字化转型,无疑已是大势所趋。放眼全国,到底哪家冲在前面?笔者以为,《壹读》做得相当不错,值得格外关注。这本创刊不久的新锐杂志,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已将纸媒体和网络媒体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业界内外,影响颇大。有同行甚至断言,《壹读》走出了一条纸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之路。《壹读》到底新在哪里,有哪些经验值得同行借鉴呢?

一是媒体观念新。何为媒体?《壹读》社长林楚方认为,“我理解的媒体,不是杂志,不是报纸,不是PC,不是手机,而是一群人。这群人的素质、表情、智商、品味,决定了他们能做什么。”在林看来,《壹读》并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是一群“内容生产者”。创业伊始,《壹读》确曾依凭杂志打出品牌。但随着时间推移,纸刊部分正逐步减少,而手机移动端即微信、移动视频等互联网手段越来越多,分量越来越重,影响亦越来越大。如此媒体,名副其实“全媒体”是也。

二是传播手段新。《壹读》将自己定位作为内容生产者,产品一旦成型,立即向外推送,全方位立体传播,除杂志外,视频、微信、微博、博客、客户端、互动游戏……凡能用互联网传播者,统统尝试。早在《壹读》创刊前半年,团队便精心制作网络视频《悲催的伦敦奥组委》、《官员升迁指南》、《中国精英移民地图》等,视频刚一发布,便像病毒一样在网上迅速扩散,形成上亿点击量,先声夺人,为《壹读》登台作了巧妙铺垫。

三是产品内容新。林楚方认为,信息时代,尽管传播手段不断创新,但“内容生产依旧是《壹读》的核心竞争力。”究竟生产什么呢?“我们更多考虑是大家需要什么,人们情绪的基础是什么。”最终,《壹读》将内容定位为“轻幽默,有情趣”。为何如此?林说,信息时代,必须做“悦读”产品。第一,这是人们的接受习惯。大家显然更喜欢在轻松环境下接受信息。第二,现在信息轰炸,比几年前更为严重,时间变得碎片,读者阅读一篇文章的时间,正不断变短,甚至对篇幅特别长的文章持一种厌烦态度。基于此,传播内容,须随形势改变,

为确保内容精准定位,《壹读》制定了几近严苛的生产流程。杂志的每个版块、每个栏目,均有清晰可操作性的具体描述。每期封面,必须在10个备选中产生,少于10个,就是“事故”。《壹读》视频则要求文案必须精准详细,撰写者要用调查新闻事件的方法调查知识;视频时长,不能超过4分钟,因为时间太长,观众会累;每个视频,必须有20到25个笑点,因为《壹读》必须幽默有趣,观众不笑不能达标,等等。

四是组建队伍新。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当然需要极具互联网思维的人。为此,林楚方力主启用新人,向社会招聘时,哪怕没有文凭,专业并不对口,只要确有真才实学、疯狂热爱互联网就行,是否北京户口,其实无所谓。壹读团队,目前大都非常年轻。新媒体部几乎清一色的80、90后。杂志执行主编马昌博也是一80后,1981年出生。后壹读员工,几乎都具备一专多能本领,既会撰写脚本、制作视频,又会剪辑音频、兼当主播。林楚方对其下属如此描述:偏执,不偏激;崇尚自由,又有约束;偶尔安静沉默,时常内心锦绣;学习成绩未必优秀,某种才华一定横溢;还有,他们都很有趣。

行文至此,突然发现,以上做法,其实并不新鲜,别的纸媒,大抵也都明白,而且多多少少,也都在做,为何单单《壹读》能够一骑绝尘,干得如此成功?笔者以为,归根结底,在于两条,其一,力度如何?是不是真相信,真敢干。其二,质量怎样?是不是真严格,真较真。倘若道理都明白,方向也清楚,却是左顾右盼,磨磨蹭蹭,行动迟缓,且看且行,再拖延下去,机会一点一点丧失,那可真就要走向衰亡了。

(作者: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原编委、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