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10期

当代报刊编辑的使命与责任

赵海霞

2014年10月09日13:1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作为报刊声誉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的报刊编辑工作者,除了要熟悉编辑六艺之外,还需把引领民众的思想、传播正能量、推广先进文化视为一种使命,自觉地担当起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将积极健康的元素传递给民众,进而引导其提升道德情操和文化境界,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主旋律;正能量;先进文化;报刊编辑;使命

报刊编辑的工作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受众日常看到的信息,除了创作者本身的付出之外,也凝结着编辑的劳动和心血。每天都有海量信息充斥在人们的周围,选取信息需要编辑们去做。美国的博登在《现代媒体编辑技巧?译者序》中曾言:“编辑是现代媒体至关重要的守门人,是媒体形象和声誉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编辑的工作就是引领大家去阅读,去甄别,去取舍。报刊编辑有六个核心工作环节,包括选题、集稿、审稿、加工、发稿、看样。这六个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被大家称为编辑六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节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对报刊编辑人员不断提出挑战和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编辑们敏锐、善思、多才、博识,需要编辑理论素养高、专业知识过硬、审美能力强、道德修养好……要很好地驾驭工作,报刊编辑只有自身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全,直面新形势,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夯实自身深厚的素养,不断整合各种文化资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终身学习,才能站立在文化传播的前沿。

除了做好以上提到的几项工作,报刊编辑还有更重大的责任,那就是弘扬主旋律,做好思想引领,将正能量、先进思想和文化传播推广到读者中,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中发挥好排头兵的作用,肩负起继往开来,共筑“中国梦”的使命。

一、做好思想引领

报刊编辑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民众的思想引领。梁启超认为报刊是国家和国民的“耳目喉舌”,是“去塞求通”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工具,可以“开民智”、“育人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就充分发挥着这样的作用。报刊编辑要比读者先领悟一步,再引导民众去解读去思考,从而化为其自身的行动。例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以《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呼唤莫若实干 心动不如行动》等多篇评论员文章,引导民众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青年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在2014年5月5日的第1版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为题报道了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情况,在第2版又刊发了习总书记讲话的全文。这样的宣传促使全国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深理解和更好地去践行。有位高校学生在学习习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的文章中动情地写道:“让我们勿忘广大青年肩负的时代赋予的重任,争做有信念、有梦想、有追求、有奉献的新时代青年,持之以恒地去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如,关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讲话的宣传。《人民日报》以《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等为题,连续发表社论,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包括报刊编辑在内的新闻出版人员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突出了不可偏离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指南。”评论员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中所说的:“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1]”这些话语振聋发聩,引人深思,让报刊编辑的工作方向更为明确,思路更为清晰,报刊编辑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要求。

关于中国梦的宣传,很多报刊都以各种方式进行了报道。连高校的编辑们也编发了多篇相关言论,如《青年有梦则中国有梦》《真抓实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中国梦”贡献“西农力量”》等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奋力向前,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宣传使“中国梦”深入师生心中,激发了大家的工作干劲和学习热情。有同学撰文《实现中国梦 我们共同的期盼》,在文中他写道:“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期望,它既是国民对国家发展的关注,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更是激励我们青年人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由此可见,对“中国梦”的宣传在思想上产生的效应。

二、传播正能量

报刊编辑们编发的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人物事迹等稿件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身边做好人好事的多了,做志愿者、助人为乐甚至成了不少人的一种习惯。正能量带给民众的是一些积极健康的元素,这种宣传起一定的导向作用。

比如说对全国道德模范的宣传就是要让道德模范的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也是通过对真善美的宣传来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一种好的做法,有益于提升民众的道德素质。全国道德模范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型,每一个类型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013年评选出的全国道德模范,其中年龄最长者是已超过九十岁的龚全珍,她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她依然在向弱者伸出援手,一位老人的爱心让人感动。《光明日报》以《龚全珍:永葆本色一心为民》报道了龚全珍老人扎根为百姓竭尽所能做贡献的事迹,有人这样评价她“龚全珍同志是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生动的‘教材’,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典范,无疑是一面闪光的镜子,是一面震撼心灵的镜子,是一面传递正能量的镜子。[2]”

2013年11月15日的《光明日报》第4版又刊发了《龚全珍先进事迹感动三秦大地》一文,报道了龚全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西安举行时的感人场面。报道中,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积极向龚全珍老人学习,传递爱心,奉献社会。可见,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报刊编辑们编发传播正能量的稿件,有益于营造全社会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民众提供了可供模仿的行为范式。

美国著名学者班杜拉认为: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报刊编辑编发报道具有典范效应的道德模范、感动人物以及身边的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为民众提供学习的榜样,就会使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替代性学习”,在潜意识中加强善的理念,从而进一步模仿善的行为。通过对道德之路上的先行者的宣传,引领这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三、推广先进文化

报刊编辑还有一大任务,就是要将先进文化推广和传播到民众中间。在此方面《申报》《大公报》《新青年》等报刊的编辑做了很多工作。例如,《申报》和其他报纸一样,要刊登国内外的重要新闻和通讯,还会发表一些著名人士的文章和宣言,此外,开辟涉及经济、教育、科学、医学、电影、图画等方面的专刊,以及比较贴近民众的“通俗讲座”、“读者顾问”和副刊“自由谈”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副刊“自由谈”,副刊“自由谈”刊发的文章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史量才在任《申报》总经理时,聘请曾留学法国的黎烈文担任主编,约请鲁迅、茅盾两人写杂感文刊登在副刊“自由谈”上。随即还刊发了老舍、沈从文、郁达夫、巴金、叶圣陶、夏丏尊等人的文章,可以说是美文迭出。既传播了先进思想和文化,也为《申报》赢得了读者和销量。

再如《大公报》的编辑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贡献。作为一位著名的比较文学家、西洋文学家吴宓在担任《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期间,他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文化主张,编辑的文章多达三百余万字,刊发文学作品,报道文学发展动向,并介绍了不少中外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的作品,让读者眼界大开,在当时深获各界好评。如,罗振玉在写给赵万里的信中,曾称赞《文学副刊》议论明通。接手吴宓办报的杨振声、沈从文也不甘落后,不仅将此前的《文学副刊》改为《文艺副刊》,而且在第一期便推出了如下作品:“周作人的小品文《猪鹿狸》(署名:岂明)、林徽因的小说《惟其是脆嫩》、卞之琳的诗歌《倦》、杨振声的杂文《乞雨》,以及沈从文的回忆散文《记丁玲女士?跋》。”这里面有小品文,有小说,有诗歌,有杂文,有散文。不仅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撰写人个个都是高手,群英竞秀,文采飞扬,其形式也颇为新颖,“文章全部使用白话文,全部采用新式标点,这样排出来的文章看上去疏朗有致、美观大方,颇具时代气息。[3]”与以前的风格迥异,让读者眼前一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编辑要有眼光,善于选取多样性、有价值、有影响的作品,满足读者的期待,才能够关注度高,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及全民阅读的引领者。

报刊编辑的思想和高度很大程度上影响或者说决定了报刊的品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唱响主旋律,将正能量、先进思想和文化传播到广大民众之中是报刊编辑的责任。报刊编辑要用正能量教育人、引导人,将典范的优秀事迹宣传推广,起到提升民众的道德和文化素养,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的作用,提振全社会的精气神,从而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才智。(作者系咸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评论员.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08-28.

[2] 胡晓军.龚全珍:永葆本色一心为民[N].光明日报,2013-09-30.

[3] 王淳.从“人文”到“大众”——《大公报·文学副刊》的“吴宓-沈从文时代”[J].新闻爱好者,2009(14).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