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开展“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政府网站在报道政务信息、展示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可利用率、更新率、服务率低的问题随之日益凸显,这个问题导致网络媒体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本文以我国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特殊阶段为背景,针对政府网站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指出政府网站的建设必须扭转“官本位”的理念,发展“民本位”的路径,进而明确中国媒体需承担的主要任务,即将政府与民众之间已打了很多结的纽带重新理顺,促使二者沟通变得畅达。
关键词:政府网站;服务型政府;传媒理念;以人为本
近年来,“政府上网”已成为多国政府转变职能和改革机构的重要途径。然而,其信息更新不及时、可利用率低,民众个性化需求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小等因素造成的弊端日益显现。所以,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中强化传媒理念发展的路径,转型期下浮躁的政府、媒体、公民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群体利益切入点。
一、政府网站建设的背景
(一)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凸显
服务型政府理念源于西方国家在政府再造中的观点,是指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1]。2004年,温家宝发表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命题。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变为了国家意志。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从而把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高到体制改革目标的价值层面。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将政府网站的建设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结合起来,使政府网站的建设成为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尺度。
(二)新媒体提供信息传播新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格局由“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变为“多对多”的互动传播。人们接收信息的载体由报纸、电视、广播逐渐向电脑、手机等新媒介转移。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与公民参政议政意识增强,政府网站发展成为政府公开信息的主要形式。政府网站彰显出了超越时间、空间的优势,在实现政务电子化的同时,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方便公众行使民主监督权。政府网站已逐步代替传统渠道,成为公众了解政府信息的“电子通路(e-way)”。
(三)民主诉求加速“电子政府”建设潮流
信息大爆炸的后工业时代下,大众传媒的个性化、细众化、碎片化、微内容化,促进了公民舆论的多元化。为此西方各国普遍重视以信息网络为支撑的“电子政府”的建设,相继制定了本国“电子政府”的发展规划,确定了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方向。如英国政府制定了《信息时代公共服务战略框架》《21世纪政府电子服务》;日本政府在其“新纪元工程”中明确提出,要在2003年实现“电子政府”,即百分之百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各种行政事务;2000年,新加坡发布消息,在未来3年内,新加坡政府将拨15亿新元巨款,落实“电子政府行动计划”[2]。而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电子政府法》,以联邦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电子政务管理实施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能[3]。世界范围内的“电子政府”潮流促使中国政府加快政府网站的建设。
二、政府网站的发展及问题
(一)政府网站建设初见成效
在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公众要求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建设全面、系统的政府网站逐渐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议题,政府网站建设初见成效。截止2011年底,中国各级政府及组织机构网站数量已近八万个。其中,中央级网站122个,省级网站2241个,地市级网站17948个,县区级以下网站48466个,一个电子化政府的体系日趋形成[4]。同时,政务网站的内容从最开始只简单介绍省市、县的名称、机构、职能等基本内容,逐步发展成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增加了政府采购、调查问卷、服务链接、在线访问等多种形式,促使政府网站走向电子政务公开、引导舆论导向、满足民众利益的实用性道路。
(二)政府网站建设仍存问题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网站正沿着服务民众的路径发展,但受“官本位”传统媒体理念影响,政府网站建设中仍有很多问题。
1.受传统“官本位”传媒理念的禁锢。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媒体被定位为“党和政府的喉舌”[5],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政府网站作为一种电子政务新渠道,没能及时摆脱官方对传统媒体束缚所带来的影响,体现着浓厚的政府管理意志。政府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可利用率低,民众个性化需求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小等问题,都体现出政府网站建设缺乏互动、民主、高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2.政府网站制度和法规建设滞后,缺乏技术支撑。中央和地方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政府网站机构,政府机关纵横向未能互联,很容易造成不联不通或联而不通的情况,最终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6]。同时政府网站的建设未形成制度化、法律化,致使政府网站建设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此外,政府网站对网络技术的利用率很低,政府网站始终处于平面、流动的宣传画或公示栏。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对信息的收集、处理、网站的维护亟待提高,损坏了政府作为社会服务提供者、管理者的公众形象。
三、政府网站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具体措施
(一)路径选择:“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
政府网站是政府施政的一种工具,更是政府树立服务意识的一个重要构成。很多西方国家在建设之初便已经将现代公共行政理念融入到电子政府建设之中,秉承“以公民为中心”的观念来设计政府网站,将信息技术的变革性与现代公共行政理念的价值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美国政府提出了“以公民为中心、面向结果、基于市场”的三大指导原则;英国政府将“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跨部门的合作,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新加坡政府的eCitizen(电子公民)网站就是按照一个居民由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全部问题来设计的,是一个完全以居民为中心的服务网站[7]。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可以说是在经历“涉及观念、作风、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8],它需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因此,首先必须树立为民服务、以民为本的核心观念,彻底实现传媒理念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
(二)具体措施
1.及时更新政务内容,摆脱沉闷官网页面。政府网站信息更新是否全、准、快,反映出政府的态度与立场,决定着是否将服务民众放在首位。有些官方网站尤其是区县级网站,长期疏于管理,变成应付国家“电子政府”建设的空壳,这样增加了政务的不透明,引起民众的恣意猜测,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顺利建立。此外,官网页面的整体风格应更加鲜活、立体,在不失严肃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文风、版风,不仅体现政府的亲民,还有利于改变当下民众厌烦看官网、脱离政治的境况。
2.健全网站评估体系,畅通反馈渠道。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是政府网站建设的重要激励机制,虽然全国各地每年都会举办“年度优秀政府网站”活动,但目前国内对政府网站的评估并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我国应借鉴美国三大政府网站考核体系[9],尽快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同时,政府网站还应努力使民众的反馈渠道畅通无阻。民众直接通过政府网站进行反馈,不仅方便快捷,还避免了有关单位对一些敏感事件的“捂”“压”“盖”,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及官民更好地沟通。
3.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设立专门的网站管理机构。目前,我国仍缺乏对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领导,极易造成政府网站横纵向的链接、服务功能较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层级负责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诸领域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这应是今后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4.制定政府网站制度和法规,提高政府网站的技术支撑。政府网站需建立完备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促使政府网站规范化、科学化。首先明确政府网站管理服务者的责任,确定政府网站建设的目标、阶段及惠民措施;其次追究恶意干扰、破坏政府网站运行者的法律责任;最后明确政府网站用户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此外,要增强政府网站的技术支撑。不断改善政府网站建设的硬件设备,引进专业人才从事政府网站的建设,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让更多的网络公司公平地参与到网络化建设中,使政府能够选择最优的“性价比”,这样既体现了政府的开放性,又可树立廉洁的政府形象。
总之,我国政府职能正处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政府网站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技术支撑,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这是我国“电子政府”摒弃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公共行政由控制导向到服务导向转变的良好契机,也为信息时代媒体的理念变革指明了路径:媒体应以独立的姿态,从“官本位”走向“民本位”,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将政府与民众之间已打了很多结的纽带重新理顺,使得二者的沟通变得畅达。
参考文献:
[1] 吴玉宗.服务性政府建设之现状研究[J].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11).
[2] 宁浩.政府网站的作用与信息利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1(1).
[3] 张锐昕,杨国栋.网络时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动因、对策及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4] 卢昌宁.我国政府网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学习月刊,2011(5).
[5] 李君如.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与媒体的作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6).
[6] 李晓红,郭城,程倩.突破“信息孤岛”解决“服务缺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路浅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7] 颜海,国外电子政府发展理念与经验[J].信息科学,2004(5).
[8] 林治波.建设服务型政府[N].人民日报,2004-03-11.
[9] 刘丽群,刘淑芬.中美门户网站评估体系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2).
(作者系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