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其实是认识的一种形式。对新闻来说,事实是一个“源” ;对于事实来说,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与之相关的方面,又是它的“源”。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方法论去寻找事实源头。认识新闻的“事实源”的重要意义,其实就是坚持一种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方法论,要以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观点认识世界。
新闻既有认识的共性,也有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的“事实源” 既包含新闻像矿藏一样的深层内容;又包含它所面对的对象和他们生存的社会空间;也包含认识社会、引导舆论的方法。就像树有它纷繁的根。记者、媒体必须深入它,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以事实为基础,更应扩大和深入“事实源”,更加科学地把握新闻真实,更加准确地认识新闻价值。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新闻事实主要就是人的社会活动,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互相作用而产生的事物、事件。从哲学的观点说,所有的事物、事件都具有多面性,也具有一个发展过程,并正在发展变化之中。新闻其实也是认识的一种形式,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但同时,新闻的采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事实重现。这种事实重现,一定是受到认识的限制,经过认识过程,是有选择的重现。即使是科技的发展,也不可能真正把事实物质化的整体重现,更何况其中的人物还有许多精神方面不可直接显示的非物质性。一方面,从认识本身的过程来说,不同的人本身就具有差异性,社会本身也具有阶级性、政治性,认识必然也是受到这些客观因素所影响。通过对新闻事实的传播,必然也把记者、媒体对事实本身的认识传播了出去,这是客观存在的。新闻的真实性和政治性从来就是一对矛盾统一的综合体。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事实都具有新闻性。事实本身的多面性,也带来更大范围意义的客观性要求。同时,新闻工作本身也有着“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规律和过程。从记者、媒体的个体认识,通过新闻的传播手段,和受众、社会互动形成为舆论后,就成为一种一个群体或社会大多数的认识。这种认识作用于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也就融进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大潮。
对新闻来说,事实是一个“源”;对于事实来说,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与之相关的方面,又是它的“源”。作为认识的一种,新闻有一定的共性;之所以为新闻,又有其本身的个性和特点。这就要求记者、媒体不仅要从单体的新闻事实中来认识新闻真实,更要把这种认识的座标扩大、深入到“事实源”上。这个“事实源”,就是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新闻的“事实源”,从纵向看,就是新闻要素中的“何因”,它的根通向历史,也包括在此之中的知识和思想积累;从横向看,就是新闻背景,它的根通向社会现实,也包括正在孕育、形成的知识和思想。
认识新闻的“事实源”,其实就是坚持一种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方法论,要以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观点认识世界。中国古代有句老话说∶功夫在诗外。从更多的纵横座标去观察、认识事物,对新闻工作来说,就是寻找“事实源”,进入到“事实源”中去重新认识个体的事件,就能更加科学地把握新闻真实,更加准确地认识新闻价值。
一、越多的新闻“事实源” 座标,越能显示出新闻真实
“横向成岭侧成峰”,这句古诗,其实蕴涵着很深刻的哲学道理,形象地说明了在认识过程中,片面认识所产生的真实还需要一个整体认识的座标,否则,真实也可能是片面的。新闻工作同样有个新闻角度的问题,这是认识和新闻本身的规律形成的。认识是从一个具体的点开始。新闻同样开始自一个这样认识的点,重现事实时还需有一个进入和展开新闻的具体的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是尽量地重现事实,可另一个新闻性的要求,又是避免面面俱到,展示最具新闻价值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点。这个矛盾最后是统一到新闻角度。新闻角度是客观存在的,这其实也包含认识的另一个规律∶个体,整体,再个体,再整体。怎样科学地选择新闻角度?这本身也必然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方法论,一是坚持唯物,坚持事实是第一性,也就是必定先从个体的进入整体的。二是要讲辩证,要在一个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认识的基础上,唯物辩证地看待个体的新闻事件;同时,也要从个体的新闻事件本身寻找能够比较准确反映这种与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联系的角度。无论是从整体审视个体,还是从个体反映整体,都离不开新闻的“事实源”。
新闻真实应有三个层次:一是个体新闻事实的真实,二是在更大的宏观来看的整体的真实,三是在微观的更多方面,甚至是在联系上,体现出的真实。记者、媒体首先接触的一定是真实的个体事实,这就也同时引发一个必然的认识环节∶新闻价值。作为职业要求,记者、媒体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本能地判断它的新闻价值。接下来,就是寻找新闻价值在哪?这就必然调动记者过去积累下的认识部分∶知识和思想,也必然调动记者去了解、认识与这个个体新闻事实相关的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方面,确定下新闻角度。当然,这个过程可能长些,也可能是瞬间的。这个过程,是对个体事实的认识后通过新闻方式的重现,这个真实的要求就是新闻真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再认识。
这种再认识的基础就是新闻的“事实源”,是丰厚和广大的。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越多的新闻的“事实源”座标,越能显示出新闻真实。这是新闻的功能和特性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在帮助人类了解、认识甚至推动社会变化、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新闻的主体也以这种作用来衡量的为好,也就是说,新闻已经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社会建设的功能。我们提党性原则,就是在更高的层次赋予新闻以社会责任。从更多的新闻“事实源”来把握新闻真实,认识新闻价值,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比如,一个村的粮食增产、减产,能否成为新闻。这就得纵横地从“事实源”上唯物辩证来看。一是新闻真实,从更大规模上说,这种增产、减产是否能代表、反映整体的情况。二是新闻价值。新闻的特性对“不同、个别、突出”具有天然的兴趣度,但是,这种“不同、个别、突出”还得从“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方面去比较认识,一个村的粮食增产、减产,不能代表、反映整体的情况,也就没有新闻价值。三是新闻角度。一个村的粮食增产、减产,不能代表、反映整体的情况,但是,如果它具有一定的条件,从一定的新闻角度切入,就又可能具有新闻价值,比如,这是袁隆平的试验田、特别的高产(超出记录)、社会作用产生的作用(如政策、污染、科技试验),等等。这三种情况都离不开对新闻的“事实源” 的纵横比较、认识。尤其是第三种,它的新闻价值,在很大程度便是与新闻的“事实源” 关联密切,而且,往往这种新闻价值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具社会意义。
二、离新闻的“事实源”越近,就是离群众越近,离社会现实越近,也就越具吸引力和关注度
其实,个体的事实,本身往往可能就也已经包含了认识过程,有些直接就是认识过程。比如,什么人说什么,几时开什么会。尤其是我们常说的“文山会海”,它的核心,不在程序,而就是一种认识的表达和传播。“文山会海”里面有新闻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文件、会议是一种认识的集中,它所涉及的政策、方针,与社会和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它的内容从理论上说应该都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是,文件、会议的认识方法是面面俱到,甚至有一定理论的形而上学,它不能代替新闻的认识方法,新闻性要求的是亮点、焦点、特别点,更何况,泛滥成为“文山会海”的,本身就包含许多套话、空话的泡沫,这就更需要去寻找、进入它背后新闻的“事实源”,找出与社会和民生的真正联结点,找出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
新闻的舆论作用也是一种过程,不是发布出去就结束了,它必须还有个传播到受众和受众主动去接受(如阅读、观看、收听)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必然产生受众的认识。这广泛的认识和新闻作品中记者、媒体的认识相互作用后,不断趋同的才能真正形成舆论的力量。
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就是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总体上来说,新闻的“事实源” 的主要部分,是广大群众和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离新闻的“事实源” 越近,离社会现实就越近。民生,应该是最主要、最深厚的“事实源”。如果把文件、会议、方针、政策机械地复制为新闻,吸引力和关注度都不够,那么,这个喉舌至少不够广,桥梁至少不够畅。要真正发挥好这两个作用,就必须深入到新闻的“事实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记者、媒体不愿直面民生的问题存在。这有工作作风问题,也有认识上的问题。因为,真实的民生一定不完美,和方针、政策的目标有一定落差和距离。一些记者、媒体有着把新闻和宣传简单等同的浮澡心态,喜欢通过新闻手段直接把愿景化为现实,这其实是唯心的。也正因为这种偏差,很多新闻离民生的“事实源” 越来越远,文山会海大量直接涌进新闻,典型往往只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与现实面差距很大。这种新闻,离真实远,离群众远,与现实两张皮,被形而上学,被代表,被统计。进入新闻的“事实源”,才能从过程和联系上,准确把握真实的展示度和舆论的方向性的唯物辨证。比如,社保改革。如果仅报道社保会议召开,又是过多的会议本身程序,什么领导参加,讲了几点,内容是公文式的空话、废话,就可能没有吸引力和关注度。如果离“事实源”近些,略去没什么新闻价值的东西,只报道改革的几条具体措施,吸引力和关注度可能就会增加。如果再离“事实源”更近些,从群众民生的最切身的具体政策的一点切入,比如前阶段成为舆论热点的延迟退休的争论,就很具吸引力和关注度了。当然,这个例子只是一种常态。具体的,还得辩证来看。当条件转变,会议本身程序也会爆出新闻的。总而言之,新闻传播,不仅要传出,还要播到,更要形成再认识,以及这种再认识的反馈。记者、媒体的认识,是否能形成、引导社会舆论,同样需要实践检验。深入到新闻的“事实源”,在源头上就开始有一种对社会、群众的了解和情感,冷暧共知,喜忧与共,这种基础上进行的认识,才有可能引起共呜和认可。
三、越接近新闻的“事实源”,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就越大
社会是一种结构。新闻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随着它的技术手段不断进步,功能不断强大,已成为社会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新闻是一种认识形式,它的传播,同样通过受众的认识来实现,是从个体认识向群体认识的扩展。基本上,这种扩展达到这么几种社会效果∶变成舆论,变成知识,变成服务,满足好奇。但是,对社会产生巨大反作用的,主要就是舆论。这影响到社会宏观的道德、法制、政治、经济等主要架构,也影响到具体方针政策,更影响到社会细胞的具体民生。认识的共同性越多,舆论也就越强大。
新闻的“事实源”是记者、媒体认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座标。对记者、媒体来说,新闻有一个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又回到物的过程。新闻事实本身有信息量;采集、选择、加工过的新闻也有信息量。这是记者、媒体的主观和事实产生的反应。这种主观也可以有一个客观性,这就是科学的方法。人类以前的认识积累也是一种信息量,包括知识、科学和思想。这三种信息量,同样是新闻的“事实源”。
新闻的“事实源”是新闻产生的深厚土壤,不仅单体的事件来自其中,而且,新闻往往可以进一步挖掘、展开,就象矿藏,可以顺着矿脉,去发现更大的空间。这种可挖掘性、展开度的大小,往往与新闻价值、舆论吸引力、关注度、反作用力是成正比的。
从某种意义上,新闻的“事实源”的影响往往会自然延伸到它的受众。记者、媒体在审视、认识新闻事件,采集、制作新闻过程中可能运用到不少的“事实源”,但它传播出的新闻作品,可能只是一个最后的综合结果,不一定一一全部展示。到了受众这里,自然还会经过一个“事实源”的进入、反应过程。这里,又会出现受众认识的主客观因素。新闻的“事实源”中的唯物部分当然是绝对同一的,在认识的辩证部分,应该有一个统一或部分统一的过程。新闻的作用,不仅在传播信息,更在于引导舆论。所以,一方面,对记者、媒体的认识水平和进入“事实源”广度、深度的要求,高于一般群众。记者、媒体的价值和作用,主要也是体现在引导舆论上。另一方面,新闻不等同理论,也不简单等同于宣传。新闻是用事实说话,舆论引导是摆事实,讲道理,这就一定涉及前因后果,左右对比,就还是得回到“事实源” 上。
越接近新闻的“事实源”,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就越大。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做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关系。一个是目的,一个是基础。目的是通过基础来实现的,目的又可反过来更加打实基础。有机地将这二者结合起来,让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实践、民意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从而形成真正强大的舆论引导力,推动社会科学发展,是记者、媒体的首要责任。而要实现这一点,记者、媒体进入、认识、掌握“事实源”的能力就十分重要。这种能力,化为两个东西。一是思想水平、业务素质。二是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新闻作品的舆论引导力,就是明确方向、学习经验、凝聚共识、解决问题的一种认识力量,已逐渐成为社会的眼界和良心的一个重要表现,越客观,越科学,就越有利于社会进步。
四、“事实源” 有助于认识的科学性、准确性,从而形成媒体的公信力
记者、媒体所感觉、所产生的对新闻价值的认识,由价值源、价值观、价值现实组成。这里面,包含具有新闻特性的客观事实,又有记者、媒体选择、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还包含对受众需要的判断和了解。这三个部分,都需要“事实源”的支撑。这种认识需经过检验,也都与“事实源”有间接甚至直接的关联。
从事实来说,与事实是否相符?十分重要。一条新闻失实,这条新闻的生命也就马上结束。对于记者,是严重失职,在道德上必然会受到遣责,触犯法律的会受到法律制裁。对于媒体,也会承受一定的责任,而且,它的公信力就会受到损害,大打折扣。当然,新闻失实有好多种,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失实是一种直接失实。还有一种失实是间接失实,比如,一个方针政策出来,这本来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达到目标,有些记者、媒体为了宣传目的,和社会上不健康的政绩观结合,弄个形象工程,报道为已达到目标。更有甚者,不顾现实,在少数形象工程上加码加料,与现实整体落差很大,造成社会的等靠心理、弄虚作假行为和攀比情绪。在本质上,这依然是一种失实。要避免这种失实,就需进入“事实源”,进行比较、分析、思考,还是报道现实面上基本能达到的才是真实,过犹不及,会失信于民。
从受众来说,受众的认识是否接受、认同或受到启发?也是舆论形成的关键一步。受众的认识那里来?一是报道出来的新闻事实,二是他们自已所掌握的“事实源”。对事实本体的真实,还是更多依赖于对记者和媒体的信任。所以,受众对记者、媒体公信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对事实的了解,在第一时间段,可以说是完全依赖于记者、媒体。这种完全依赖,也就同时决定了对失实的惩罚是重大的。让受众有了受骗的感觉,若再处理不当,这个记者、媒体的公信度就大受损害,以至受到拒绝。
舆论引导过度中,也有一种公信度。这就是记者、媒体认识事实,分析问题的能力,之中有长期形成的信服,也有具体作品的影响。名媒体、名记者的形成一定有一个过程,建立在长期的公信度和具体新闻作品之中。记者、媒体和受众的联系,其实便是它们各自的“事实源”的融接。可能是一种认同,也可能是一种启发,当然也可能成为一种宣传。被引导力引导成为汹涌舆论的,一定是比较客观、科学且成为群体的认识。记者、媒体的主观认识受到群体认识的检验以后,才可能成为群体的认识。做到这一点的基础,就在于科学、准确地认识事实,尤其是从“事实源”更多的座标,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更加本质、发展的找到事实背后的规律和方向。
从社会来说,受众与社会的认识,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能简单等同。社会是一个更大的结构,社会认识还有更多方面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认识只要有记者、媒体认可,又有一个受众群的认可,就可以传播。这里面,社会还有个法制、道德、社会价值观的制约。比如,一些国家立法禁止媒体传播损害国家利益、宣传种族主义等内容,也有对暴力、色情方面具体的法制界定。从道德角度看,人性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人性的阴暗面、好奇等心理,低俗、猎奇的也可能会引起关注。这种法制、道德、社会价值观的制约,是社会责任,对记者、媒体来说也是“事实源”的外延,是必然要考虑到的座标。而这种社会责任,本质上也是记者、媒体公信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闻既有认识的共性,也有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的“事实源” 既包含新闻象矿藏一样的深层内容;又包含它所面对的对象,和他们拥有一样的社会大地;也包含认识社会、引导舆论的方法。记者、媒体必须深入它,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
一是学习。新闻工作在整体上有着舆论引导的功能和作用,新闻工作也有特别的专业素质要求。这个要求,不仅在专业技巧上如文字表达能力、摄录设备的操作能力,更是在思想上、综合知识的掌握上,甚至在道德水平上也有与常人不同的要求。这一些,在很多方面,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和充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知识和思想上,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由于能在前人探索、积累的知识和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加以掌握。教育、书籍和媒体等的出现和发展、完善,为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记者的学习要有专有广。在哲学、政治和结构性知识上要专,对社会、对世界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世界观,在宏观上要形成一个思想架构。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好勾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的作用。这就要求记者有一定的党性修养和方针、政策水平,尤其在认识上,要求高于一般群众。在具体的知识面上,要广,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当前,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爆炸时期,学习手段也不断发展,记者要做一只勤劳的蜜蜂,勤采集,多运用,把自已思想上的知识库和现代科技的互联网搜索功能相结合,举一可返三,触类可旁通,形成知识的网库式结构,提高运用效率。同时,还要在社会实践中向群众学习。社会和群众,是知识和思想不尽的源泉和宝库。
二是深入第一线。到现场去,是对记者一个永恒的要求。记者可以从不同方面获取新闻线索,但对新闻价值的真切认识,对新闻角度的准确把握,对新闻真实的深入掌握,还是需要到现场,到实际中,到群众中去。记者的认识的首点,一定是建立在具体的事实上的,对这个事实的基本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等,一定要十分准确。这本身就需要到现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展开认识的续点。而这个认识的续点从何而来?往往也是因为在现场有了新的触动和启发,这一个人闭门造车是想不出来的。比如,过去一个有名的新闻人物叫王杰,原来是作为一件事故来处理的,宣传干事深入现场后,从当事人的回忆和现场重现时,才发现一个救人的英雄事迹,以这个为新闻角度,树起了一个新闻典型人物。这种现场激发的新闻灵感,往往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也和民意十分接近。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现场的感觉已经能够用视音频方式同步传播到受众那里,这种现场就更具吸引力和关注度了。走进现场,才能走进新闻事件中的人,才能发现很多新闻事件也有真实的情节。一个成功的新闻现场连线节目,有时,不仅前线记者已进入情节,后方导播、棚内主播也进入情节,许多的听众进入情节,最后整个城市都进入情节。记得北方有个城市产妇需“熊猫血”救命的新闻事件,广电媒体让一个城市围绕一件新闻在行动。这就是成功地连续新闻连线节目的巨大能量和空间。从单个事件到广大“事实源”的空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到了现场,才能找到它的线头。
三是明确的群众观,树立群众观念。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新闻工作,联结着千家万户,面对着广大群众,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具体的群众工作。如何认识、把握新闻的“事实源”,当然有一个立场的问题。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服务好人民群众,坚定群众立场,增强群众感情,这是我们的记者、媒体必须明确的立场。新闻媒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这个环节,应该永远是其本身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群众,才有这个权威性。这个权威性也不是哪个封的,而是群众认定的。新闻媒体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这个问题上,真正深入到了那里,它的受众也就会扩大到了那里,它的权威性也就增加到了那里。这也就是说,新闻媒体真正的竞争力,落脚点仍然还是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上。
新闻的“事实源”,大多数都与群众的生活有着很广很深的联系。我们常说党和人民群众有一种血肉联系,对新闻工作来说,同样有着这样一种血肉联系,冷暧共知,喜忧与同,才能在认识上形成呼应,从而形成真实的社会舆论。同时,民生状态就是最丰厚的新闻的“事实源”,社会进步,历史发展,都具体体现在那里。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一种理念、一种常态,善于在群众的创造中提炼经验,善于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需求,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四是党性、人民性和社会现实的三点一线。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实源”上更加科学地把握新闻真实,更加准确地认识新闻价值,其实也就是党性和人民性和社会现实矛盾统一的过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一定来自实践,但并不是一提出它就会自已实现,必须到社会中去,到群众中去,一定有一个引导群众去实践的具体过程。这个过程中,有现实上的差距,有认识上的差异,更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是矛盾统一的全过程,从差距、差异、问题到形成基本共识,凝聚精神,共同解决问题,实现进步,这其实就是社会建设一个方面一个点子的具体过程。
在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中,事物一定是以矛盾的形式存在,包含着多个方面,也包含着不同方面的认识和思想,正确的舆论导向十分重要,这也就是党性不能直接、简单等同或代替人民性的原因。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党性和人民性必须经过具体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才能得以实现统一。新闻的“事实源” 正是来源于事实,又大于高于事实个体,正是让群众在解决切身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受到组织,受到引导的过程。完全可以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达成更广泛、更高层次的统一。这样,才能从舆论引导真正转化为现实的良好舆论环境,凝聚精神,形成合力,不断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