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撞车》封面。
莫迪亚诺
莫言
“一种从文化通往另一种文化道路比我们想象的要短。”这是德国作家克里斯托夫·彼得斯2005年1月12日在北京手捧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杯时所说的话。的确,今年刚刚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与中国文化,也有着切身的交往。他在《夜半撞车》致中国读者信中写道:我觉得很幸福。还在孩提时代,我就十分向往这门语言;那些方块字总是令我很着迷。 扬子晚报记者 蔡震
他曾在中国获得最佳作品奖
昨天,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编辑朱韵秋告诉记者,莫迪亚诺的《夜半撞车》是中国首次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年度的获奖作品。今次获奖,莫迪亚诺也成为继勒·克莱齐奥之后,第二位先获得“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项,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
朱韵秋说,十年前,在北京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年度获奖作品的颁奖仪式上。法国文学评选委员会主任吴岳添宣读《夜半撞车》的评语时认为,在这部小说中莫迪亚诺以流畅和清晰的独特文笔,叙述了一则寻找和回忆的故事。
谈到《夜半撞车》作品特色,朱韵秋说,著名学者止庵与她探讨时说,莫迪亚诺的小说尽管似曾相识,却总饶有新意。在法国文坛纪德之后,就很少有作家不是按照一种自我设定、或大或小的模式写作,莫迪亚诺无非显得特别突出罢了。《夜半撞车》中的“我”与作家笔下许多主人公扮演着同一角色:一个追忆者。
而莫迪亚诺曾经在《暗店街》中说过:“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在朱韵秋眼里,莫迪亚诺在法国不是那种超级畅销书作家,他也不曾进行过商业化包装。当然,今次获得诺奖,情况肯定会大变。
他的女儿曾经在北京生活过
朱韵秋说,莫迪亚诺其实在80年代就来过中国,因此他对中国一点也不陌生。
《夜半撞车》推出中文版,莫迪亚诺在《致中国读者》信中写道:“我更愿意谈谈在我获知这本书要被译成中文时的感受。我觉得很幸福。还在孩提时代,我就十分向往这门语言;那些方块字总是令我很着迷,而且,想必我把这种痴迷传给了我的女儿,她为了学习中文,曾在北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莫迪亚诺表示,这本《夜半撞车》的中译本,具有比法语原著更多的神秘色彩和奇特意味;这种神秘和奇特正是他在撰写本书时想要赋予它的。“如果这个心愿得以实现,那么,这不仅仅归功于我自己,更应归功于中文这门美妙的语言。”
《夜半撞车》梗概
深夜,一名孤独的青年在巴黎街头漫步,被一辆湖绿色的“菲亚特”轿车撞倒了。他与肇事车辆的车主,一位名叫雅克琳娜·博塞尔让的女子一起坐上警车,被送往医院。等他清醒时,却只身躺在一家诊所,那名女子已不见踪影,而他得到了一笔钱。为了弄清事实,离开诊所后,他按照一个不确切的地址,开始寻找、调查那位女子,而那辆肇事的湖绿色“菲亚特”则成了他追寻中的最重要的线索。
小说描述了这位年轻人在寻觅的过程中,记忆起一幕幕早年生活的片断,重新思索了自己过去的生活,最终,他找到了雅克琳娜·博塞尔让,一切又复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