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从写作风格演变看新闻文本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

陈孖川

2014年10月21日10:5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提 要 新闻文本的开放性与封闭性都是新闻文本所固有的属性。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新闻文本的构建逐渐完成了从“强封闭”向“强开放”的转变。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与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前后新闻文本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的过程,并探讨了传播者在这一改变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 新闻文本 写作风格 开放性 封闭性 文本构建

一、新闻文本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新闻文本的开放性与封闭性都是新闻文本所固有的属性。不过,基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作者写作的不同风格,其封闭性和开放性特征呈现强弱之别。

1、新闻文本的开放性

文本是一种开放的、不完满的、不自足的系统,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而这种动态是由文本本身的性质以及读者的参与所带来的。新闻文本作为文本的一类,新闻文本具有开放性,当是应有之意。

不过,新闻活动中,传播者的主体意识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其创造性是处于一种受到压抑的状态之中的,并不能完全主宰受众。相反,现代媒介的传播者由于主客间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通常需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受众也被看作是传播活动的主体,能够在活动中主动的介入、解读和体会。

2、新闻文本的封闭性

新闻文本的封闭性指的是一种文本策略。通过这种策略,一位观众或读者被孤立按照某种特定途径或遵循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框架,去理解一个真实的或虚构的叙事。

因此,作者在新闻文本的构建中,通过各种策略,将某一种(通常是作者所持有或赞同的)意识形态构建成文本的主要意识形态,然后引导或者激发读者对于这种意识的解读。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文本应该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体。从不同的方向考察一个文本,文本就会呈现出更多的开放性或者封闭性。并且,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新闻文本中的封闭性是占主导地位的,当时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于事实有选择的报道和文字策略,来达到报道预先所追求的劝服目的。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新闻文本,宣传观念多于陈述事实。

1978年以后开始进入一种较为开放的社会,这时,人们不再被动接受与相信来自于新闻媒介的一切消息,而是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不断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对新闻文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解读。同时,传播者作为新闻文本建构的主体,不仅受到了这股力量的影响,更在期间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通过各种文本策略,在文本以封闭性为主到以开放性为主的建构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二、我国新闻文本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向分析——以《人民日报》雷锋典型报道的写作风格演变为例

改革开放之前,新闻界过于强调新闻媒介的倾向性与党性,而忽视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反映在实践中就是报道文章宣传意味浓厚,缺少对于事实的客观报道,呈现一种强封闭性特征。突出表现在新闻报导文章中,作者通常会通过发表一些有形的意见,运用具有强烈褒贬倾向的字词,感叹句式以及僵化固定的文章切入点等,来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而当时的受众大多缺乏应有的独立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于是,当一篇篇具有强烈倾向性与封闭性,甚至明示观点和结论的文章交给这样的读者时,读者对于文章的态度也就可以想见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新时期。表现在新闻报道上就是:新闻报道在坚持党性与倾向性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对于倾向性的表现方式的选择;一批被历史所淹没的由老一辈优秀的记者编辑所提出来的观点(如“用事实说话”)重新受到重视或得到正确的阐释。在这种情况下,传播者在新闻文本的构建中开始弱化文本的封闭性,文本开放性慢慢凸显了出来。新闻文本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强开放性特征。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数据库的检索和分析,以对于雷锋以及雷锋精神的报道为材料,从字词、句式、文本视角选择以及事实材料的使用方法等层面,尝试分析两个时期新闻传播者是如何构建强封闭性文本和强开放性文本的。

(一)从文本字词层面来看

应该说,改革开放前后对于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是大体一致的。但由于改革开放之前过于强调政治倾向性,新闻文本中通常会出现大量的褒贬词语和形容性修饰语。这样强烈的主观认识和感情色彩浓厚的用语不仅会影响事实的准确传播,也导致了新闻文本的封闭性大大强于开放性。

改革开放之后,新闻开始让事实说话,少用褒贬词语,也减少了对形容性修饰语的使用,代之以限制性修饰语。从选词上看,更多是由名词性短语、动词、动词短语、介词来充当限制性修饰语,态度与倾向不再直接表现出来,新闻文本的开放性大大增强。分析如下:

1、《学习雷锋在雷锋的故乡》(人民日报1963-2-19第二版)

“雷锋的故乡—长沙县坪山公社长城大队的民兵们听到了雷锋因公殉职的消息后,立即开展了学习雷锋高贵品质的活动。坪山公社武装部长廖建权、和雷锋一块长大的大队民兵营长周玉祥,向民兵们介绍雷锋的光辉事迹,并请雷锋的亲属给民兵讲雷锋的故事。在柳圹湾的民兵座谈会上,雷锋的堂弟、基干民兵班长雷振球沉痛地说:“雷锋和我一块儿长大。他参军后,经常给我来信,要我听党的话,多从大家的利益着想。他知道我比较困难,经常把他自己省吃俭用节余的钱寄给我。雷锋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的心里。”在他的提议下,全班八个基干民兵一致表示:要争取成为“雷锋民兵班”。泉水冲生产队民兵吴桂云在座谈会上说:“我们不仅要带头搞好集体生产,还要学习军事、政治,像雷锋那样,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许家洲生产队的民兵在座谈的时候,刚满十六岁的青年李国荣也参加了。他积极要求参加民兵,并说:“不要忘记阶级敌人,我们要自己掌握枪杆子。”

二月八日,长城大队召开了青年和民兵大会,大队党支部书记号召雷锋家乡的广大青年和民兵,继承和发扬雷锋的革命精神,努力搞好春耕生产,作好治安保卫工作,争取今年农业丰收”。

其中‘高贵’和‘光辉’两词,都是对于褒义性形容词的过分滥用,显得生硬而且有画蛇添足之感。‘雷锋的堂弟、基干民兵班长雷振球沉痛地说’中“沉痛”两字也是一种形容性的修饰语,改成“雷振球告诉记者”即可,雷振球的沉痛从后面他所说的话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出来了,不需要提前给出。

当时的许多记者总是希望用这样的字词来肯定或者说预先肯定所要描写人物的好坏,借此来影响受众的态度和倾向。通过这种明示态度的方法来统一读者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新闻文本具有很明显的强封闭性特点。

2、《沂蒙山区两万多个民兵学雷锋小组新年前后为军烈属做好事》(1983-1-31第四版)

“新年前后,革命老根据地沂蒙山区的两万多个民兵学雷锋小组活跃在城镇乡村,积极为军烈属做好事。新年前夕,临沂军分区向广大民兵提出每人为军烈属做几件好事的要求。各地的民兵学雷锋小组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帮助军烈属进行冬季麦田管理,有的帮助搞好家庭副业,还有的帮助料理家务。沂南县横河大队的民兵学雷锋小组,为七户军烈属粉刷了房子,清扫了房前屋后,拆洗被褥,还给军烈属老大爷理发。临沂县第四粮店的民兵学雷锋小组,为了照顾街道的十户军烈属,不仅把粮油送上门,还把缝补洗浆、置办年货的家务活全部包了下来。在这期间,沂蒙山区六万多户军属包种的责任田,都有民兵学雷锋小组帮助进行冬季管理。”

这条消息不到300字的消息,整篇作品的语言,没有使用反映浓烈感情色彩的褒贬词,但透过记者对沂蒙山区民兵一举一动的描写,清楚了解了事情的原貌,记者行笔自然,语调平静,所有的情感倾向都藏在了字里行间。作者从头至尾都保持着一种客观的态度,陈述事实,使得读者在解读时较先前的例子有更多的自由,提高了文本的开放性。

(二)从文本句式层面来看

两个阶段均有许多相同点,诸如:都主张句子成分简单为宜;都主张多用短句,少用长句,长短句结合使用等。而两者的不同在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新闻句式中有大量的祈使句、感叹句和判断句。而改革开放后的新闻则更多陈述句。感叹句和祈使句是两种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式,如果在文本中大量使用,必定导致文本显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增强文本的封闭性。而判断句很容易变成一种对未来的推论或者对事件、人物的直接评价。这都有违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改革开放之后,传播者在构建新闻文本时更多使用陈述句,这种句子只对事件做出描述,而不会将作者的观点态度明显表现出来。文章的意义交由受众来判断,大大增强了文本开放性解读的可能性。

1、《战斗在北部湾上的英雄们 雷锋式的英雄—记“南海英雄船”英雄水手熊耀章烈士》(1967-1-7 第三版)

“白浪滔滔的北部湾的大海啊,又一个英雄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生命,在你这儿写下了悲壮的诗篇。英雄的熊耀章呵,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比海大,比浪高。尽管你从此没有回来,但你崇高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间”

这段话中,作者不仅多次使用带有明显褒义的形容词,而且大量使用感叹句式和判断句式,通过该类句式的使用来不断加强整个新闻文本的倾向性。

2、《播种雷锋精神的人——记总后某仓库政委黄松林》(1993-2-25 第三版)

整篇文章通过对于一名普通的仓库政委所做的几件好人好事的叙述以及采访被其帮助过地人的赞扬和感激,衬托出黄松林人格的伟大和雷锋精神的不朽。整个新闻中,作者基本使用陈述句,不发表任何的言论也不表示自己的态度,最后以“近几年来,仓库先后有22人被上级机关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3人分别被全国、全军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仓库建设先后有15项工作被全军、总后评为先进”结尾,以此来照应标题。

(三)从新闻文本视角的选择上

改革开放以前,大部分媒介对于某类事件都是从相同的角度切入进行报道的。这不仅表现于某一家媒介对于一种事件的报道的视角选择是单一而僵化的,而且从整个行业来看,几乎所有的报纸在报道同一类事件时都是选择同样的报道视角的。这一点在报道典型人物时表现的尤为明显。

以雷锋事迹为例,所有的报道几乎全部是从表现人物的高大全的角度切入,笔者对1963年78篇与雷锋或者雷锋精神有关的报道进行分析,其中报道雷锋事迹的有7篇,剩余的则是对全国各地学习雷锋的报道,其中“学雷锋,好人好事”类型的有32篇,“读者来信”的26篇,其余的则是诗歌和评论性文章13篇。

其中,32篇“学雷锋,好人好事”类型的报道都是以各式各样的人在了解雷锋以及雷锋精神后,提高了觉悟,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为切入点和立足点来行文叙事的,可以说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过是换了个人物,换了个事情。因此,这些报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互文性文本系统,它们自身相互它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使得这些文本通过自身的关系就能够获得巨大的文本封闭性。

而7篇对于雷锋事迹的报道,几乎全部是从表现人物的高大全的角度切入,在这些报道里,雷锋似乎是一个每天只知道思考如何帮助其他人和付诸于行动的人物,缺少了对于人物的日常生活其他方面点点滴滴的真实反映。而对于雷锋其他方面有意无意的回避和淡化,更使得雷锋看起来十分的不真实,缺少了人性。

改革开放之后,新闻媒介由于体制改革所造成的竞争压力以及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新闻报道开始追求对于事件报道视角的多样性。首先,在对于某些重要事件的报道不再满足于从特定的角度去构建文本,而是积极通过不同视角的选择来全面的揭示事件的真实面目。其次,在与其他媒体竞争的压力下,各新闻媒介都会积极寻找其他媒介没有注意到的报道视角来吸引更多的读者。这样一来,文本的开放性就大大增强了。

作者检索分析了2003年人民日报81篇涉及雷锋的报道。其中真正能算的上是对于雷锋或者雷锋精神报道的只有40篇,其余的多为理论文章和会议新闻。在这40篇中,有19篇通讯,9篇消息,12篇为读者来信式的学雷锋报道。

19篇通讯全部为不同人学雷锋的典型报道。其中,有7篇报道不再只是从“好人做好事,不求回报”或者“学习雷锋,乐于奉献”的角度去统筹全文,报道的主人公不再是高大全的雷锋式的人物,他们自身也有喜有悲,有错误和进步。

例如,人民日报 2003年2月26日第十版中《雷锋所里“活雷锋”》一文中,储蓄所里的工作人员对于雷锋精神的认识从“雷锋事迹的简单聚合”到“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的升华,以及从“学雷锋就是做好事”到“学雷锋就是要立足岗位做贡献,搞好柜面服务,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的转变。

可以看到,以往不少报道把雷锋树立成圣洁的道德偶像,使其因过于崇高而觉得难以学习。如今越来越多回归人的本性与情感的报道,让雷锋走近了普通大众。

由于越来越多的报道在一个文本中从几个角度来看待雷锋以及雷锋精神,以及这些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影响,不仅使得这些文本本身的开放性大大增强了,也使得人们对于雷锋和雷锋精神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四)在文本材料选择与组织层面

改革开放之前,一般是一个事实一段评论,作者主动开口,来阐明文本材料的意义和影响,以此来影响人们的态度和倾向。另外,采用一种“总分总”和“三段式”的文章结构,通常是一大段口号式的句式开头,然后中间段事实与评论相杂处,最后再使用一大段口号式政治性话语进行总结,照应开头和主题。

改革开放之后,文本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则主要是通过“用事实说话”这一手法来完成。 “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用事实说话”,寓情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因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的收受者,且具有说服力。

由此可以看到,50年来雷锋报道的材料选择和组织经历了由政治化一一大众化一一专业化、生活化的演变。雷锋报道逐渐褪去政治文件的风格,向新闻报道的本来面目靠近。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报道更加强了专业化术语与生活化语汇的灵活使用,既清楚地表达了文本的意义,保留了文本应有的封闭性,也增强了文本的开放性和可读性。

三、结语

在考察传播者在新闻文本构建中的作用时,应该将字词、句式、文本视角选择以及事实材料的使用方法四个层面结合起来。同时,这四个层次应该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如果一个作者“用事实说话”,那么他在文本的字词的选择上也很少会使用大量的形容词、感叹句和祈使句。同理,如果一个作者在文本的构建上字词精确简练,多行为动词,副词与形容词较少,句式多为陈述句,尽量避免了判断句和感叹句,叙述视角也选择了较为客观、全面的或多元视角,那么即使他并不知道“客观报道”原则,其文本也会是强开放性的。

从新闻报道的实际来说,一篇报道是强开放性还是强封闭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在当今社会,我国新闻中的强封闭性新闻主要集中在党报和相关报纸对于政治事件以及一些涉及到社会道德和社会价值选择等事件的报道之中。而其他类型的报道则多是强开放性的。

因此,在新闻文本的构建中,既要防止封闭的思维局限了对于事件的理解,也要对文本的开放性与受众的开放性解读有充分预测,在充分做到这两者的前提下,构建起封闭性与开放性和谐统一的新闻文本。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分享到:
(责编:张惠丹(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