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彭清华书记,尊敬的东盟各国代表,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
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入第二个十年之际,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绿城中国南宁,共同举办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共同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远道而来的东盟各国代表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本次论坛举办做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我们刚刚走过合作成果丰硕的“黄金十年” ,又迎来前景光明的“钻石十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为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和东盟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引领着国家的发展。互联网真正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切的合作都离不开信息的共享。开启中国—东盟合作与发展的新篇章,关键要实现互联互通。互联,首先是网络的互连; 互通, 首先是信息的互通。只有信息共享,才能即时沟通,才能增进了解,才能彼此信任,才能务实合作,才能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才能让古老的 “海上丝绸之路”在 21 世纪迸发出耀眼光芒。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因网络互联互通而成就的感人故事。2013 年 8月 8 日,一位美丽的马来西亚姑娘颜淑英和一位中国唐山市的小伙李康宇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是什么让这两个年轻人跨越千山万水走到了一起?是爱情的力量,更是网络的神奇。李康宇 7 岁开始瘫痪在床,他和外界联系主要通过互联网,他的网络签名是 : “我已瘫痪卧床二十八年,我没有屈服病痛的折磨,珍惜生命的点滴与感恩,把坚强乐观的精神带给大家。 ”远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女孩颜淑英,在网上看到了这段话, 她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 通过互联网他们开始了两年的相知、相恋、相爱的历程,并最终跨越国界、跨越世俗、跨越网络,走进了现实的婚姻殿堂。如今,一年过去了,两人生活甜蜜,还开了一个名为“唐山爱上吉隆坡”的网店。这个绝美的爱情故事通过微博、 微信、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感动了亿万网民,也深深感动了我。网络的互联互通,不仅让“唐山爱上吉隆坡” ,也让中国和东盟关系更加紧密。我更加直观、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在网络空间有着很多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诉求。
第一,网络空间既要互联互通,也要尊重主权。网络空间要辩证看。信息传播无国界,网络空间有疆域。我们既要打破信息壁垒,填补信息鸿沟,让互联网更多地服务发展中国家,也要尊重各国的网络主权,让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都不受到侵犯。
第二,网络空间既要加快发展,也要确保安全。没有安全,发展越快,可能造成的危害越大 ; 没有发展,安全就没有保障,已有的安全甚至会丧失。互联网发展的目的是给人类带来福祉而不是危害,我们应当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决不能让其成为攻击的利器、犯罪的温床,更不能成为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工具。
第三,网络空间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追求网络空间的自由, 尊重网民交流思想、 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构建良好的秩序, 依法规范网络行为,更好地保障网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网络空间既要自主自立,也要开放合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互联网发展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既要鼓励和推动每个国家自主探索、 自立发展,又要互学互鉴、 优势互补, 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中国有句话叫做“心动不如行动” 。既然我们有着广泛的发展共识,有着现实的合作需要,就不仅要深入研讨,更要付诸行动,在共识中实现共建,在共建中实现共享,在共享中实现共赢。中方真诚希望与东盟携起手来,深化网络空间合作,共同打造中国—东盟信息港,加快推动网络互联、信息互通,用信息引领市场,用信息赢得商机,用信息深化合作,用信息驱动发展,使中国—东盟信息港成为建设 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的信息枢纽, 成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一是基础建设平台。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也是中国和东盟交往与合作的重要资源。中方愿与东盟加强合作,加快区域网络设施、通信设施建设步伐,构建通信光缆网,提升带宽水平,优化网络基础资源配置,大力推动 4G、公共 WiFi 等普及,共享网络普及最佳实践经验。当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在积极筹建中,我们愿将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特别是要加大贫困地区的网络普及,让人们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掌握信息、摆脱贫困、享有幸福。
二是技术合作平台。网络发展,离不开技术,技术发展,离不开合作。我们要顺应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趋势,在技术研发应用上统筹资源、协同攻关,全面深化网络通信、网络安全、网络搜索、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技术合作,共同参与国际重要技术标准制定,共同培养造就更多优秀技术人才,努力抢占未来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三是经贸服务平台。目前,我们正在致力于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而信息经济正在成为这个升级版的强大推动力。中国现有 400 万家网站、6 亿多网民, 有4家中国网络企业进入世界前10强,2013 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 10 万亿元,而且还在以 30% 的速度增长,东盟国家的互联网正在快速普及,东盟 6 亿人口中已有近两亿网民,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中方愿与东盟一道,借助互联网全面深化经贸往来、 企业往来、 人才往来,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提高通关、物流、旅游等便利化水平,运用大数据分析共同应对金融风险、经贸风险,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把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成为集聚财富的“钻石港” 。
四是信息共享平台。互联网的本质是传播信息。当今时代, 信息引导着资本、影响着决策、决定着交易,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中国最大的旅行信息分享网站蚂蜂窝网上,下载旅游攻略次数前十的目的地中,有 8 个在东盟地区,仅泰国就有 750 多万次。中方愿与东盟开展全方位信息共享,共同推进金融信息服务、通关数据、电子口岸、灾情评估预报、防灾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平台建设,共同享有信息流通带来的机遇,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挑战。
五是人文交流平台。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中国和东盟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早在 2000 多年前就开始了人文交流。今天,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起航,互联网这个新航船,承载着中国和东盟 8 亿网民共享优秀文化成果的美好愿望。中方鼓励和支持中国网站展示东盟各国的优秀文化,也希望东盟各国网站积极推介中华文化,推动本地区文化多元共生、包容共进。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中方鼓励双方人民通过互联网友好交流、相扶相济,让互联网成为连结心灵的桥梁和纽带。
信息化如同修路,修路是为了跑车,跑车是为了装东西,而且装的必须是安全的、健康的东西,一环扣一环。我们不仅要把路修得越来越好,让车跑得越来越快,还要确保车里人的安全、货的安全。我们将与东盟各国一道,加快推动本国信息港的规划、建设、发展,共同架设信息高速公路, 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 实现港港相连、路路畅通,让信息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自由、 安全、 可控地流动。缅甸人民经常讲,“世界上有三件东西最宝贵 : 知识、粮食和友谊。 ”通过中国—东盟信息港,我们可以
更快捷地传播信息、传播知识; 通过中国—东盟信息港,我们可以更广泛地促进经贸
往来,收获更多成功和财富 ; 通过中国—东盟信息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沟通交流,增进信任和友谊。面向未来,中国—东盟信息港的规划和建设,必将推动建立一个更加紧密、更加务实、更加高效的网络空间共同体, 让网络化、 信息化更好地驱动 “钻石十年”的全方位合作、全领域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印尼有句谚语 : “再高的塔也是从地上起来的” 。中国也有句古话: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虽然刚刚起步,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共同把握机遇、 应对挑战, 不断深化共识,加快共建,推动共享,实现共赢,就一定能够开创中国—东盟合作与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