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战线开展“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好记者讲好故事

厦门广电集团 林懿琳:同一把泥土

2014年12月20日16:39    来源:中国记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厦门广电集团 林懿琳:同一把泥土

2011年3月的某一天,一个叫黄宏成的台湾人,回到老家福建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黄氏祖祠祭拜。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和20多位黄氏后人,齐刷刷地匍匐于地,亲吻脚下的土地足足12秒。让人更没想到的是,这只是黄先生亲吻大陆30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台湾省319个乡镇大地泥土的数百个12秒中的一个场景而已。

2012年,我成为了一名驻台记者。去往机场的路上,一眼望去,都是尘土飞扬的工地,有红澄澄、也有黄澄澄的,司机告诉我,那是红壤和黄壤。我不禁联想起留在黄先生唇边的泥土会是怎样的,一份份的亲吻,究竟能把那不同的泥塑成怎样的一个你我?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那边的水土,不知是否包容得下我这来自大陆厦门的小女生?

一下飞机,就直奔市区,蔓延的绿意,怎么也遮不住台湾泥土的颜色,同样的红澄澄、同样的黄澄澄,我一时间竟忘了自己方才曾在两岸之间的起落。

“小姐你是从大陆来的哦,那你会唱‘起来’那首歌吗?”台湾的司机这么一问,我才回过神来,有点迷茫地问:“‘起来’是什么歌?”弄了半天才搞懂原来他指的是《义勇军进行曲》。

于是,在海的那一边,我第一次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竟然是在出租车上,和一位司机大哥。

去年中秋,我去台南麻豆采访当地的文旦祖师爷——买郎宅郭家。文旦是台湾的一个柚子的品种。初见郭老先生,他头上带着绿营选举造势的帽子,对我们的采访极为抗拒。老人家连连摆手说:“不要采访啦,你们大陆人来台湾,赚钱的是你们,又不是我们。”我当即用闽南话回答:“阿伯,我就是在大陆吃到你们麻豆的文旦,才专程来这里采访您的。”看得出来,我一开口,他很吃惊,“原来你们也会讲台语哦。”我告诉他,不只是我,在大陆还有两千万人,每天都说着和他一样的闽南话。我们的采访就这样开始了。

原来在海的那一边,有时只需要一段乡音就能够弥合那长长又深深的心隔。

在高雄,我们见到了祥和里里长刘德文。12年来他坚持着一项“特殊服务”,义务帮助辖区内的老兵将骨灰送回大陆。每一次实施这项服务,有几件事是他一定要做的:当航班驶抵老兵故乡的时候,他坚持骨灰盒必须先放地上一段时间,按他的说法叫“走地”,意思是让老兵可以第一时间脚踏家乡的土地;入住酒店,他一定会订两张床,一张给自己,一张给老兵;他有一个服务的专用袋,是喜庆的红色袋子,专门用来安放老兵的骨灰盒。他说,对中国人来说,落叶归根是喜事,这是中国人的伦理。

原来在海的那一边,他们也会用心贴着土地,他们也会用梦裹着情谊,更会用回家的陪伴去消弭游子远走的距离。

原来在海的那一边,在一样土地上着笠耕作的人们,虽说谁都有谁的好恶喜厌,但谁也都有谁的乡里乡情。

那里的人,和我们说着一样的语言;那片土地,和我们有着妈祖、关公的文化传承。但总有一些情境,还是敌不过可怕的政治操弄。我被一个司机在半路上丢下过,就因为我是大陆来的。一路走回,脚底仍旧是红壤和黄壤的交合,这样的遭遇,并没有让我模糊那片土地的颜色。因为,那片泥土有温度,记者往往是第一个感知其人情冷暖的群体;因为,那片泥土有尺度,记者往往是第一个用其来丈量心与心距离的群体;因为,那片泥土有跨度,记者往往是第一个体验超越分歧寻求共识的群体。

海的这一边和那一边,多少有着事实上的距离,但正如台湾诗人向明所写:铜墙的壁垒呵,终不敌亲情的柔指,轻轻一推,就踉跄地闪了过去……不是吗?

现在是2014年的年末,我不知道,现在黄先生的吻,落在哪里;但我知道,半个世纪的风,无论隔着怎样一湾海峡,扬起的都是同一把泥土。

林懿琳

厦门卫视新闻部记者。活跃在新闻采编一线,亲历了两岸间“大三通”、“陈江会”、“张王会”等重大事件报道。

用心贴着土地,用梦裹着情谊,用回家的温暖消弭远游的距离。这是年轻记者林懿琳眼中海峡两岸共同的民族传承和价值认同。跨越两岸的年轻记者俯身大地感受着两岸同一片土地的温度;她行如流水、思如静云,见证、推动着中华大家庭的团聚。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