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屌絲”媒介形象建構研究--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屌絲”媒介形象建構研究

田香凝

2012年12月05日15:0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隨著網絡熱詞“屌絲”的流行,新聞媒體報道開始不斷關注這一特殊群體。本文通過內容分析法對“屌絲”的媒介呈現進行了研究,發現大眾媒體對“屌絲”概念的認知存在偏差,將這一群體弱勢化、卑微化。本文分析了報道偏差的傾向類型、形成原因和社會影響,並對媒介差異現象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屌絲”﹔媒介形象﹔建構﹔負面化

一、研究背景

2012年,一個新詞在網絡流行:屌絲。從貼吧到微博,“屌絲”已覆蓋網絡的各個角落。從普通網友到文化名流,自稱“屌絲”的人越來越多,“屌絲”儼然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

由於現代社會日趨復雜,人們往往通過新聞機構了解外部世界。現實生活中的各類客體,經過了大眾媒介的過濾報道和框架敘述后,都會被塑造成為具有某些主觀性質的媒介形象,最終與現實形象產生差距[1]。因此,我們不禁思考,媒體報道中的“屌絲”有著怎樣的整體面貌?是一枚相對於“高富帥”的標簽,還是一種集體自嘲?“屌絲”是不是被媒體報道歸類為弱勢群體?如果是的話形成這種媒介偏見的原因和影響是麼?

本文通過定量分析,對“屌絲”的媒介呈現進行研究,思考其原因和影響,以期還原一個“屌絲”的真實社會形象。

二、研究方法

本次分析的樣本取自於百度新聞搜索系統,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關鍵詞為“屌絲”的新聞,時間截止到2012年6月23日,查詢關鍵詞的位置為“僅在新聞標題中”,搜索源為“全部新浪新聞源”。結果顯示,該條件下關於“屌絲”的報道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2月16日,共有相關新聞313篇。

根據研究目的,本次研究對象為針對中國“屌絲”群體的相關報道,將以下類型的新聞剔除:

(一)將“屌絲”作為影視角色進行報道的新聞。如《NBA電影<神奇>亮相上海 上演屌絲逆襲》等﹔

(二)包含廣告性質的新聞。如《屌絲男的逆襲 北通原生銅蘋果數據線》等﹔

(三)報道的“屌絲”非中國人。如《葡萄牙屌絲4天成高富帥!給他陽光他就能燦爛》等﹔

(四)非新聞報道文體。如評論《屌絲:庶民的文化勝利》等﹔

(五)重復的新聞,隻選擇一條。

(六)圖片、視頻新聞。

經過如上方法的剔除后,篩選出新聞33條作為研究的最終樣本。本文將從報道發表時間、標題傾向性、報道對象性別、正文傾向性和報道主題四方面進行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發表時間

從表1中可以看出,媒體自2012年初開始將“屌絲”作為特定群體進行報道,五個月以來,媒體對“屌絲”的關注度總體呈上升趨勢(由於研究數據截止於6月23日,所以6月份的報道尚未收集完整)。

這表明“屌絲”現象持續發酵,“屌絲”從社會邊緣人群漸漸走向主流,“屌絲”的特殊身份和社會行為成為媒體持續報道的熱點。

(二)報道傾向

新聞的標題體現的報道傾向取值分為:正面、負面和中性。依據關鍵概念及標題整體含義進行判斷,比如“創意十足”等為正面﹔“炒作”、“瘋狂宅男”、“觸碰低俗底線”等為負面﹔“自稱屌絲”等為中性。

新聞正文體現的報道傾向,取值同樣分為:正面、負面和中性。通過閱讀新聞報道的內容,根據其對“屌絲”的評價進行判斷。

由表2、3可以看出,大眾傳媒對“屌絲”的報道多呈負面化,大多報道在標題中便將“屌絲”置於弱勢群體的語境中,如《買房新態:寧做郊區“高富帥”不做中心區“屌絲”》和《女友跟房東跑了 無房“屌絲”愛情傷不起》等。此外,部分報道雖然在標題中呈現中性,但在正文內容中仍對“屌絲”有著明顯的歧視色彩,如《Alex高杰<不夠> 引屌絲共鳴》一文,雖然在標題中沒有對“屌絲”進行評價,但在正文中卻直接評價“屌絲”:貧窮、痛苦、愛情脆弱不堪。

2012年6月,開始出現有正面傾向的報道,可推測對於“屌絲”的正、負面報道的反差將繼續增大,這表明媒體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不斷強化,逐漸考慮從多個角度看待“屌絲”。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