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在囧途 多即是少--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4小時滾動新聞

劇在囧途 多即是少

2013年04月15日09:07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抗日英雄從原來看上去朴實無華、老實巴交的村裡人變成了器宇軒昂、英姿颯爽的“高富帥”,打鬼子被拍成了類似“打僵尸”的游戲劇,一些從故事、人物、真實、沖突去解讀都得不出爆紅理由的作品,卻紅得讓多數從業者摸不著頭腦。

  為了搏眼球、搏收視,國產電視劇的口味越來越重,各種大膽、出位、惡搞、戲謔的方式橫行熒屏,夸張的表演、雷人的造型、吵鬧的對白,目的隻有一個:刺激觀眾的神經……

  “商品多作品少,賣得貴值錢少,排隊多上市少”——SMG影視劇中心主任、尚世影業總經理蘇曉

  娛樂風勁吹之下,2012年的電視熒屏看上去極富戲劇性:劇集生產破紀錄達到了17000集,交易量持續增長,市場供大於求,資本熱錢還在拼命往裡涌,可收視率超過2%的電視劇卻是鳳毛麟角,熒屏優質資源稀缺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日前由SMG影視劇中心和尚世影業主辦的“中國電視劇上海排行榜頒獎禮暨2013電視劇制播年會”上,SMG影視劇中心主任、尚世影業總經理蘇曉用一個“囧”字形象地概括了這個行業一年來的熱鬧、尷尬和喜劇色彩。在他看來,2012年是個名副其實“商品多作品少,賣得貴值錢少,排隊多上市少”的創作“小年”,給人們留下印象的似乎隻有《甄嬛傳》、《浮沉》等寥寥幾部。

  作為2012年的最大亮點,一部《甄嬛傳》從年頭紅到年尾,紅遍華人世界。統計顯示,全年播放《甄嬛傳》的多達70多個頻道,某些頻道甚至十幾次重播。但“本宮和小主”們受到觀眾“專寵”的同時,卻也映射出熒屏的尷尬:“塔尖之下,竟是瓦礫一片,在這個電視劇的產量大國裡,多的是快餐、商品,極少有留得下來作品。”蘇曉指出,每年1000集左右的精品劇佔據著電視台和網絡視頻廣告收入的很大比例,所以近年精品劇價格一路走高,但依然稀缺。

  “電視劇整體質量確實提升了,但是產量依然淹沒了質量。這是供求矛盾重要的內涵。”央視—索福瑞公司副總經理鄭維東說。

  “歷史劇缺乏正氣,年代劇缺乏神氣、當代劇缺乏地氣,我們當下的探索缺乏勇氣”——著名編劇高滿堂

  電視劇可以說是最接地氣的藝術門類之一,娛樂觀眾是電視劇與生俱來的使命。但在過度娛樂風潮的驅動下,數以萬集計的“不用心、不走心”的國產電視劇涌向市場,使得國產電視劇深陷“品質低、口味重”的“娛樂之囧”。

  對此,蘇曉分析說,抗戰劇“基因”突變,成了偶像劇、情感劇、武俠劇、諜戰劇和戰爭劇的混血兒,背后的原因是,劇情強收視有保証,無需大牌演員成本比較低。但尷尬的是,嚴肅的話題被娛樂了,民族之痛被娛樂了,當然,老百姓也被娛樂麻木了。蘇曉指出,集體“重口味”之下,電視劇已然“小品化”,如此“囧勢”必形成危機。

  對此,著名導演鄭曉龍也有同感:“現在拍戰爭題材,長得難看點的都不能打鬼子,隻有英俊小生才能打鬼子,這種復制特別可怕,早晚觀眾不會再看。”

  據媒體公布的不完全統計數據,2012年中國主要頻道黃金檔播出電視劇200多部,其中抗戰劇及諜戰劇超過70部﹔浙江橫店影視城群眾演員共計30萬,其中60%演過鬼子。新年伊始,橫店的抗戰劇拍攝依然有增無減。

  “什麼是中國電視劇的現狀?去橫店一看,四五十個劇組都在‘打鬼子’,創新在哪裡?”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編劇高滿堂近日高調批評“橫店抗日根據地”,直指抗戰劇題材泛濫。在高滿堂看來,中國電視劇繁榮發展正遭遇瓶頸問題,“歷史劇缺乏正氣,年代劇缺乏神氣、當代劇缺乏地氣,我們的探索缺乏勇氣”。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電視劇近些年來年產量高達近20000集,但有幸能上熒屏的不過八九千集,這說明至少有一半粗制濫造之作都成了急功近利的炮灰。

  “國產電視劇別再追趕數量了,必須花時間、沉下心,去拍一些能經得起時間沉澱的經典。”——著名導演鄭曉龍

  業內人士指出,在品質危機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國產電視劇的產業危機。首先,不斷上漲的成本,令國產電視劇遭遇“錢囧”。

  蘇曉舉例說,眼下,演員片酬就像房價一樣易漲難跌,拍部電視劇請兩個一線演員就要花去100萬元……如此成本高漲,給國產電視劇制作帶來了更大的風險,也令電視劇的品質下滑。

  此外,去年“限娛令”、“限廣令”實施一年,限制了娛樂節目的低俗之風、廣告的胡亂插播的同時,也限制了電視劇的“吸金能力”。地面頻道廣告嚴重下滑,影視頻道處境堪憂,衛視頻道對付限娛令採取黃金時段3集聯播,這些都將導致對精品劇的爭奪進一步白熱化。

  “這個行業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踏踏實實做戲,沒有好劇本,單憑一些大腕也很難撐起來。”北京卓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娜認為,現在的電視劇市場已經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用關系和渠道說話,一部劇收視不好立刻就會被拿下,必須拿作品出來實打實地練活兒。

  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新媒體的突飛猛進、電視劇觀眾群的更新換代,電視劇產業從“碎片化”到“整合”的轉型之變,也將倒逼國產電視劇從眼下的“拼量”轉向“拼質”。

  “在電視劇品牌化時代,好東西一定有市場,隻要有市場你就能賺錢。”——北京東方在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仝敬明

  “別再想著糊弄觀眾掙點快錢了。事實証明,真正拍一部有營養、有生命力的經典好劇,遠比拍爛劇掙錢。”鄭曉龍呼吁,國產電視劇別再“趕量”了,必須花時間、沉下心,去拍一些能經得起時間沉澱的經典。隻有這樣,國產電視劇才能跳出怪圈,重新贏得觀眾。

  從《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再到《金婚》、《甄嬛傳》,20多年來,鄭曉龍策劃、拍攝的電視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尤其是他擔任制片人的電視劇《渴望》在1990年播出時,最高收視率達到了90%,但首播以后這部當時投資102萬的電視劇最終隻收回來57萬,而現在《渴望》幾乎每年要為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創造200萬的收入。“質量比數量重要得多,因為質量有一個好處,你拍完以后,就成了你公司的一份資產。”鄭曉龍說。

  “在電視劇品牌化時代,好東西一定有市場,隻要有市場你就能賺錢。”對於一直堅持的精品路線,北京東方在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仝敬明沒有絲毫的懷疑。讓他自豪的是,從獲得了第26屆飛天獎、投資回報率50%的《親情樹》,到開年以來一路熱播的《妯娌的三國時代》,5年來公司制作了8部電視劇,沒有一部虧錢的。在供大於求的電視劇行業,這樣的成功率屈指可數。(聞 心)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