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宴會》
《媽媽的今天》
《黃土坡》
《拜年》
《耙耳朵》
《招聘》
1983年,央視春晚拉開了序幕。中戲表演系的一個觀察生活練習《買花生仁的姑娘》被搬上了春晚舞台。同年舞台上被稱作小品或者喜劇小品的還有王景愚的《吃雞》,以及嚴順開的《逛廠甸》《彈鋼琴》《阿Q的獨白》。盡管早期定義稍顯混亂,但小品,作為一種為中國特產——“晚會”量身定制的節目形態還是贏得了一席之地,並逐漸成長為春晚這道大餐的主菜。
去年,“小品王”趙本山多年來首次缺席央視春晚,今年甚至宣布退出小品界,而連續24年登台的黃宏今年也沒有露面。與之對應的是,以“賀歲舞台劇”打開局面的戲劇團體“開心麻花”連續兩年登場,代際更替的訊息越來越清晰。本報記者耗時兩個多月獨家採訪了趙本山、陳佩斯、黃宏、王景愚、蔡明、潘長江、鞏漢林、沈騰等春晚小品“熟臉”,以及黃一鶴、趙連甲、何慶魁、束煥等幕后功臣。他們記憶中“春晚小品30年”的點滴,也折射著30年來的社會變遷。
溯源 戲劇院校的教學訓練
小品,作為央視春晚上最受歡迎的語言類節目形式,三十年來為觀眾帶去了許多歡笑,也讓一批明星家喻戶曉。追根溯源,小品最早來源於藝術院校教學所進行的訓練用的戲劇小品。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在《演員的自我修養》中提及“戲劇小品”的概念,將其定位為“培養演員的心理技巧和想象力的訓練手段”。據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副教授胡薇介紹,以戲文系教學中的寫作訓練為例,學生要先從散文入手,逐漸過渡到簡單事件小品及復雜事件小品,之后進行幾輪的短劇練習,最后才進入到畢業大戲的創作。除了戲劇領域,音樂、美術等其他藝術門類也有小品的身影,比如“器樂小品”“速寫小品”等等,許多藝術大師都有過不少這樣的練手之作。“小品雖小,卻是五臟俱全。一部大戲所該有的起承轉合它都有,只是縮小了格局,精簡其過程,濃縮出精華。小品本身也並不意味著粗糙和淺薄,因為‘以小見大’是每一個好的小品必備的特征。”
“對於系統的藝術教育而言,小品是學習創作的必經之途,但教學所用的戲劇小品與春晚小品卻有著本質的不同。”胡薇稱教學小品只是藝術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訓練階段而非終點,隻要能自圓其說,對內容、題材,悲劇或是喜劇,大眾還是小眾,沒有限制。春晚小品則不同,它生來就是一個可以直面大眾的成熟作品,甚至由於春晚平台的特殊性,它所受到的關注與其影響力可能要遠遠超過任何一部大戲。
成形 電視媒介塑造小品形式
1984年春晚的《吃面條》,讓中國觀眾知道了什麼是“小品”。在那之前,是啞劇。王景愚的《吃雞》,就被稱之為“啞劇小品”。“啞劇是從國外傳過來的,有規律性和套路可循。”陳佩斯說:“但當時我們的小品,還沒有完整地在舞台上出現過,也沒有現成的模式,都要自己摸索著來。戲劇在過去都是整台大戲,屬於單獨完整的藝術形式,可是用一個十幾分鐘的東西把它切分出來,穿插在晚會節目裡,這種形式是我們近代沒有的。”不過近些年,陳佩斯在一些古代戲劇資料裡發現,最早的小品形式從漢唐時期就有,“比如唐宋的參軍戲,只是到了近代,因為某種原因被淹沒了。”
“早期的小品演員,隨便拿一個題目,就可以演上十來分鐘,即興的內容比較多。包袱也不會卡得特別緊,后來慢慢地小品就規范化了,因為它借助了電視這個媒介,就有了各種技術上的限制,鏡頭、時長啊,也就有了小品編劇。”早期春晚編導組成員趙連甲稱:“如果你留心觀察早年春晚的報幕名單,小品相聲等語言類節目都沒有‘作者’或者‘編劇’的署名。因為那時的節目是集體討論出來的,最后分工,誰寫誰排,沒署名一說。”
“任何樣式的藝術都是生於民間、興於民間的。電視普及在民間、小品落戶電視,就興於民間。”何慶魁認為電視讓小品走向繁榮,各地小品帶有明顯的地方風格,如北京人藝風格的京味小品,帶有相聲曲藝風格的天津小品﹔黑色幽默風格的南方小品,以及從二人轉“拉場戲”轉化的東北小品等。這些小品在登上電視特別是春晚后,也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地方文化,比如東北方言。
發展 從戲劇出發,又回歸戲劇
早期登上央視春晚演出小品的王景愚、陳佩斯等人,作品帶著顯著的戲劇小品轉型而來的痕跡,風格“從戲劇小品出發,漸漸向晚會氣質走近”,胡薇特別提及陳佩斯、朱時茂這對黃金搭檔,“他們的《吃面條》《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等作品,人物關系的變化和層次很清晰,重視對角色心理層面的展示,運用了角色的倒錯與置換、人物內心與表面的差異、意識與潛意識的矛盾等喜劇創作技法,再加上兩人的精彩演繹,讓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陳佩斯日后告別春晚,專注於戲劇舞台,進一步發展陳氏喜劇風格。“他的作品重視戲劇性的營造,相較當下泛濫的‘撓痒痒’‘抖機靈’式的喜劇,顯得更老派和扎實。”《中華藝術通史》中曾對陳佩斯的小品有過這樣的一段文字描述,大致內容是陳佩斯的小品有悲劇的味道,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小品比較高級,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原因。對於這樣的評價,陳佩斯表示認可:掌握喜劇的方法,就是要抓住故事的悲情內核,並把它延伸變成喜劇因素,用不同結構編織成不同作品。如果沒有悲的內核,喜劇就如同一盤散沙。
在胡薇看來,以趙本山、潘長江、鞏漢林等人為代表的小品,從東北二人轉生發而來,借助語言的魅力,令現場效果十足。“這類小品比較依賴於演員本身的特征。趙本山有多年的底層經驗,對觀眾的接受心理把握准確。他們以調侃、變形的方式演出對現實生活的關注,這種接地氣的平民性很受觀眾歡迎。”
這幾年,宋丹丹、趙本山、黃宏等老人相繼退出春晚。2011年“開心麻花”登台,這讓胡薇感受到“晚會小品開始向戲劇小品回歸的一種趨向”。十年前,“麻花”首創“賀歲舞台劇”概念,以“智慧盤點年度事件+精彩動人故事+幽默表演風格”的風格,在戲劇圈獨樹一幟。十年間,“麻花”已累積了超過20部舞台劇作品,成為了北京城裡人氣最旺的戲劇團體之一。“隻要在劇場看過‘麻花’演出的觀眾,就一定難以忘記台上台下熱烈歡樂的氣氛。麻花式喜劇這種重視即時的劇場效果特點,也是他們與春晚小品舞台天生絕配的原因。”
【30年大事記】
1983
第一屆春晚首開小品先河,嚴順開、王景愚登場
1984
陳佩斯、朱時茂聯手登場
1987
郭達、趙麗蓉登場﹔首創動物小品(1992年還有一個)
1989
黃宏開始連續24年上春晚,宋丹丹亮相
1990
趙本山、鞏漢林亮相
1991
蔡明登場
1992
潘長江亮相,鞏漢林、趙麗蓉成搭檔﹔觀眾票選開始
1993
郭冬臨登場,郭達、蔡明成搭檔
1995
趙本山帶范偉登場
1998
趙本山、范偉、高秀敏形成“鐵三角”
1999
趙本山開始與宋丹丹合作﹔趙麗蓉最后一個小品,次年去世﹔趙本山開始連續13年成“小品王”
2004
高秀敏最后一個小品,次年去世
2006
首次出現南方小品,而且一上就是兩個
2010
再次出現南方小品(《50塊錢》)
2012
趙本山多年來首次未上春晚﹔“開心麻花”團隊首次亮相
2013
黃宏24年來首次未上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