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3期

新媒體環境下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3】

馬  藝

2014年03月04日17:1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三、新媒體環境下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媒介素養存在的諸多問題,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長期缺失。要想除此沉珂積弊,既要加強完善對新媒體的監督管理體系,更重要的是調動社會、學校、媒體與家庭四方面的聯動作用,構建四位一體的媒介素養教育體系。

(一)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缺失

高校的教育是大學生提高媒介素養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但目前我國大陸地區高校普遍不重視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教學實踐基本處於空白。盡管我國對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已有多年歷史,但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沒能從我國的媒介生態的大環境中對媒介素養教育實踐提出有益的建議。

在實踐上,隻有少數大學生能通過有限的校園媒體資源去參與、體驗媒介的運作,同時過程中缺乏專業老師的指導和培訓,基本處於自發狀態。在理論上,除了傳媒相關專業學生,學校很少面向其他專業學生開展關於媒介素養教育的相關課程或講座。

(二)新媒體中“把關人”作用的缺位

教育並非一定來自課堂,大學生對媒體的接觸、實踐也是一種間接受教方式。新媒體所提供的價值取向,無論是對信息價值的判斷或對事件思考方式的提供,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對於客觀世界的認知判斷,甚至為他們形成價值觀提供參照。在新媒體環境下,傳者、受眾的界限模糊,“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把關人”,但是專業素養的缺乏使得信息的真實性和質量難以保証。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體中是否進行把關,更多的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與觀念問題[3]。為了獲得眼球經濟,爭取更多的受眾,網絡媒體的信息篩選加工往往隻看市場標准,使得許多虛假、媚俗的信息充斥其中。新媒體公信力的降低和“把關人”的實際缺位,給大學生的帶來了負面影響,會使他們形成重物質享樂,輕責任理想的風氣。

(三)國內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建構不足

在我國,“素質教育”的口號已經喊了很多年,許多地區也紛紛出台文件,試水教育改革,但是始終無法撼動擁有悠久歷史的應試教育體制。這使家庭和高校對青少年的培養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色彩,追求實用和速成。而媒介素養教育的成果是寓於長期、持續的教育之中的。這兩者間的矛盾揭示出我國媒介素養教育難以形成規模的社會歷史根源。

此外,我國媒介資源有限而人口數量龐大的現狀也使媒介素養教育的推行缺乏硬件支持,難以形成一定的規模和體系。同時,媒介素養教育缺少政府部門政策制度的支持和推行媒介素養教育的專門機構,這也是社會各界對媒介素養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無法形成正確認識的根本原因所在。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