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6期

增強媒體對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傳播

趙英臣

2014年06月10日13:3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新聞媒體必須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原則,著力在傳承價值觀念、培育新的價值意識、塑造價值主體、構建共同價值取向、維持價值體系、引導價值目標實現等方面,充分發揮主力軍、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形成有利於核心價值觀傳播的輿論強勢﹔必須始終堅持真實性原則,建立社會共識以及個體、群體與社會的理性認同,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傳播提供公共理性和公共信心的輿論支持﹔必須始終堅持為民服務原則,創新傳播觀念,改革新聞報道表達方式,更加貼近群眾的內心、情感和日常生活,更好地讓群眾感知、理解、認同和自覺實踐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正確導向﹔真實性﹔為民服務

在當前利益分化、思潮多元化的社會轉型期,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新聞媒體必須尊重新聞規律,創新傳播方式,優化新聞傳播效果,增強吸引力、感染力,擴大傳播力、影響力,實現價值觀的有效傳播,實現正確輿論的有效引導,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地率”。

一、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原則

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當前,我國社會利益格局多元,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的趨勢明顯,特別是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西方國家加緊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破壞和擾亂人們的價值觀。文化價值觀直接影響著社會的治亂興衰。新聞媒體憑借內容選擇與觀點樹立詮釋、建構整個社會的道德規范乃至信仰和信任的標准、原則,它的背后是大眾社會公信的期待,它寄托著大眾最質朴的真善美的理想追求,蘊含著大眾對於精神與行為的價值取向[1]。

因此,新形勢下,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新聞媒體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正確的輿論導向,著力在傳承價值觀念、培育新的價值意識、塑造價值主體、構建共同價值取向、維持價值體系、引導價值目標實現等方面,充分發揮主力軍、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輿論強勢。新聞媒體必須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通過典型的人格力量和行為魅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傳播主流價值觀。

當下,新聞媒體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主動培養網絡意見領袖,做大做強道德模范微博群。在傳播革命背景下,意識形態的價值,不能也不應通過僵硬灌輸的方式進行推廣,而必須借助意見領袖群體的良性發展,進行傳播,為民眾所接受。例如,全國勞模代表郭明義的微博,已擁有“粉絲”2000多萬人,影響網民上億人,已經成為傳播真善美的平台,成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上熱力源、“紅色大V”。郭明義微博的成功表明了社會對核心價值觀的強烈需求,彰顯了社會對道德責任感的強烈支持,在“民間輿論場”裡傳播著主流價值觀。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要培養有正能量的意見領袖和精英博主,一方面把現有的有社會影響力的正能量名人作用發揮好,另一方面積極培養更多有正能量的名人、意見領袖,做大做強道德模范微博群。

二、始終堅持真實性原則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更是媒體確立主流公信地位的基石。在人們對媒介的依賴日益強烈的今天,新聞媒體營造什麼樣的擬態環境是至關重要的。所謂擬態環境,換句話說,就是新聞媒體所營造的輿論氛圍。正如美國學者C•賴特•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象力》一書中所說的“人們需要的不只是信息,盡管在這‘事實的年代’,信息往往支配了他們的注意力,並遠遠超過了他們的吸收能力……他們需要的和他們感受到需要的,是一種心智品質,這種品質可幫助他們利用信息增進理性,從而使他們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許就發生在他們之間的事情的清晰的全貌”[2]。所以,廣大受眾的媒介依賴隻能加重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這種輿論氛圍不能有害於隻能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時代戰略任務。新聞媒體對社會現實的真實、准確、理性反映,有助於建立社會共識以及個體、群體與社會的理性認同,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傳播提供公共理性和公共信心的輿論支持。

今天,新興媒體和自媒體的興起,加速了信息流動,豐富了公眾表達,但也帶來了信息碎片化、表達情緒化等問題。海量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時清除泡沫,其結果就是魚龍混雜、真偽難辨﹔喧雜的表達如果不經過理性沉澱,就會變成人雲亦雲。

面對多元多樣多變的輿論場,堅持新聞真實性的根本依托就是堅持“三貼近”原則,全面、客觀、准確地報道公共事務和公共事件,構建公民與社會和政府交流互動的輿論平台,暢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新聞媒體必須銘記“責任意識”,提供優質信息,而不是粗鄙媚俗﹔傳播事實真相,而不是夸張炒作﹔彰顯主流價值,而不是割裂社會共識﹔倡導社會互信,而不是放大對立誤解﹔引導社會輿論,而不是迎合偏激情緒。新聞媒體必須堅守社會責任,堅持媒介為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共理性和社會公共信心的服務導向,發揮社會公器作用。

三、始終堅持為民服務原則

新聞為民是媒體的基本功能。價值觀是人們根據日常生活的經驗逐步形成和確立的,人們對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相當程度上是通過日常生活的實踐來感受和體驗,進而確認其是否可信和可行。群眾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新聞媒體一定要堅持走群眾路線,為受眾服務,創新傳播觀念,改革新聞報道表達方式,語言通俗易懂,形式多樣新意,內容生動有趣,更加貼近群眾的內心、情感和日常生活,更好地讓群眾感知、理解、認同和自覺實踐。

一是堅持“受眾本位”,抓好傳媒語態傳播,“接地氣”“通人氣”“聚人氣”。要以生動化、具象化的傳播形式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巧妙地把傳播目的、動機和觀點融匯於人們喜聞樂見的載體中,使受傳者在愉悅的藝術享受和強烈的情感共鳴中,不知不覺受到傳播內容的熏陶和感染。

因此,新聞媒體一方面在話語表達過程中,要抓好傳媒語態傳播,“接地氣”“通人氣”“聚人氣”,用通俗化、大眾化的語言去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內容上“接地氣”,鮮活、富有生活氣息,更要在思想上“通人氣兒”,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中走進群眾的心裡,自覺知道群眾的行為﹔另一方面,要創新運用體驗型、藝術化的綜合傳播方式,把大眾、商業、流行的藝術創作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有機融匯起來,著力打造一批賦有思想價值內涵和藝術感染力的優秀電影電視作品、公益廣告、文藝節目和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等,特別是要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傳播,將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彩觀點和生動事跡創作成動漫、微博、游戲、圖片、微電影等網絡文化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正能量。

二是主動設置議程,引導輿論,真正起到釋疑解惑、增進理解、凝聚人心的作用。在當前利益多元化、思潮多元化、認知多元化和輿論生態多樣性的社會轉型期,分散的社會注意力和公眾輿論不利於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就需要新聞媒體充分發揮其議程設置能力,主動介入那些深刻影響人們道德和價值觀的重大事件,搶佔輿論制高點,堅持真實性原則,秉承客觀公正的態度,引導公眾理性思考和認識問題,尤其是要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議程設置的互動呼應,打通網上、網下兩個“輿論場”,形成輿論合力,產生“媒介共鳴”效應,提高公信力、影響力和引導力。

三是善用新媒體,打造群眾喜愛的媒體傳播平台。信息傳播,渠道優先。十八大強調要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提高傳播能力。進入網絡新媒體時代,群眾分布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3次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其中手機網民達到5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3]。尤其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網絡化發展態勢更為強勁,日益成為群眾問政的重要渠道,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輿論的發展拓寬了道路。

新聞媒體應充分認識新媒體的本質和作用,以更加開放的思想、以更加前瞻的眼光、更加創新的思維建設使用新媒體,走“媒介融合”之路,與新媒體實現“優勢互補”,全力完善信息傳播渠道,形成報刊、網絡、廣播、電台等全媒體互動、立體交叉、多次傳播的信息傳播格局,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有效力和引導力。

參考文獻:

[1] 趙英臣.努力構筑和諧的輿論環境[J].新聞愛好者(上半月),2010(7).

[2] (美)C•賴特•米爾斯著.陳強等譯.社會學的想象力[M].上海:三聯書店,2001.

[3] CNNIC發布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16/c_126015636.htm.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