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湖南衛視引進國外節目模式制作的《爸爸去哪兒》的成功,引發了諸多電視台的跟風模仿。這些對於模仿的模仿讓人感到我國電視制作人員創意的貧乏和資源的浪費。怎樣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開創中國電視制作的新局面呢?本文筆者進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引進消化﹔注重創新﹔重視本土﹔向內開掘﹔堅持導向
自2013年末由湖南衛視開播的《爸爸去哪兒》播出以來,迅速火遍大江南北。首播當天,央視索福瑞全國網收視數據表明,全國網收視率1.1,收視份額7.67,城市網收視率1.46,收視份額6.45,力壓同時段其他綜藝節目獲得第一。同時湖南衛視決定將該期節目重播八次,創下了湖南衛視非戲劇類節目重播次數之最。不僅如此,在第一集開播時,幾乎創下了零負面的收視評價,在中國綜藝類電視上可謂“開天辟地”在2014年2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下發的《關於表彰2013廣播電視創新創優欄目的通報》,對2013年度的10個廣播欄目和15個電視欄目進行表彰,在獲獎的電視欄目中就有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
這檔節目何以如此火?各路媒體人眾說紛紜:有人說娃很萌、爸很帥、倆人一起很有愛﹔有人說檔期准,一年到頭同質化的歌唱相親節目弄得觀眾審美疲勞后,親子節目讓人眼前一亮﹔有人說制作精,搬來MBC的節目模式,40多個機位、100名以上的工作人員、1000多個小時素材剪成一期﹔還有人說富有教育性,既教出好爸爸和好小孩,又能體味親情。的確,《爸爸去哪兒》以正確的導向,上乘的質量,追求改進創新,引領社會風尚,在去年年末的熒屏上讓人眼前一亮,真的是一檔寓教於樂的好節目。但是隨后,熒屏的“真兒秀”大戰由此打響,《爸爸去哪兒》之后,浙江衛視《人生第一次》、青海衛視《老爸老媽看我的》、陝西衛視《好爸爸壞爸爸》全體發力,尤其是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以及陝西衛視《好爸爸壞爸爸》,相繼出台,都是父親帶著孩子去農村或郊外渡過幾天幾夜的套路,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獲得了成長的經驗,而父親也明白了父子(女)相處之道。當我們再次看到這些節目時,欣喜之情已蕩然無存,千篇一律的模式讓人感到味同嚼蠟。這些對於模仿的模仿,形同影子的影子,讓人明顯感到當下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創意的貧乏和資源的浪費。現象背后是原因,意興索然之余,不禁讓人思索這一現象所暴露出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缺乏創新,盲目跟風
首先要說一下什麼是節目模式?《電視節目模式的跨國流動與本土化》一文認為,電視節目模式是指某個系列電視節目的制作框架,它包含若干核心要素和細節(如演播室布置、布景、燈光、台詞腳本、制作安排等),對目標受眾特征和期望收視率這樣的效果指標也有詳細的規劃[1]。除了親子真人秀節目,近年來,一批引進國外模式的綜藝欄目如《非誠勿擾》、《中國達人秀》高調登場,相繼成為收視熱點﹔隨著2013年《中國好聲音》的巨大成功,人們把2013年稱為電視引進國外模式的“井噴年”。據不完全統計,僅2013年前6個月,就有《中國夢之聲》《我為歌狂》《我是歌手》等30多個引進國外模式的綜藝節目登陸中國熒屏,其播出時間也由以往的周末黃金檔延伸到平常時段。湖南衛視《我是歌手》制片人洪濤說:“之所以引進節目模式,主要是因為成熟的節目模式都是已經被市場驗証過的,直接引進這些模式比電視台自己研發一個新節目的風險低得多。[2]”中國電視事業起步晚,與國外相差幾十年,因此,很多人認為,模仿不僅是與國際接軌最快的途徑,也是可以有效規避風險、成本最低、成功率最高的方式。但是,中國電視要想真正成長起來,沒有自己的一點兒真東西、真本事是不行的。我們可以去學習、去模仿別人,但總是亦步亦趨,那麼我們隻能永遠做別人的尾巴,同時還會造成資源浪費,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
二、無序競爭,心態浮躁
引進模式的“井噴”,也讓不了解電視行情的普通觀眾產生錯覺,認為我們現在的電視節目繁榮發展,好節目層出不窮。但是業內人士想必對我們的電視節目制作中存在的問題是非常清楚的。有錢的電視台買國外成熟的節目形態,沒有錢的隻好跟在現成模式后面拼拼湊湊,“復制粘貼”。確實,國外節目大多經過市場檢驗,成本低、風險小、回報高。相比之下,原創節目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風險較大。不過,雖然“拿來主義”暫時可保收視率,但從長遠來看得不償失。對模式的照搬模仿正在嬌慣和縱容著中國電視人自身的惰性。用業內人士的話說,現在電視台之間彼此激烈競爭,大家心急火燎,都忙著“吃快餐”,都在追求收視率,創新是慢功,前途不可知,弄不好就會被淘汰,所以創新在當前的語境下有點不現實。深圳衛視制片人易驊則表示,由於電視人和觀眾的心態浮躁,甚至容忍不了讓節目有一個成長的空間。爭相模仿的結果是,扼殺了電視人的原創動力和創新潛能。因為一味地模仿無異於承認自己無能,無異於自我封殺,“自廢武功”。本來就不強的自信心、尊嚴感被一味地模仿消蝕殆盡。退一步說,即使引進是可行的,但時間長了,海外有影響力的優秀模式被買光之后,我們又該怎麼辦?!總不能關門停業吧!
三、隻重商業,忽視責任
如今不管是親子秀,還是唱歌選秀,電視節目插播和植入廣告太多,過度追求商業利潤,嚴重影響了節目的播出效果,以至於讓人疑惑,電視台到底是讓觀眾看節目還是看廣告。以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為例,這個節目雖然火了五對萌娃和星爸,但是想必大家對999小兒感冒藥,英菲尼迪汽車,伊利QQ星兒童成長牛奶等都印象深刻。這些產品在節目中反復出現,極大破壞了觀眾的收看情緒,影響了觀眾傾心體會節目的亮點——孩子的童真童趣。
再例如,《中國好聲音》的決賽場,已經完全被喧囂的商業營銷所主導,因廣告投放太過密集而造成決賽超時兩小時。商業因素的嚴重侵襲和干擾,想必與節目制作團隊當初所有好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在中國電視節目制作歷史不長、經驗不多的情況下,引進、模仿是可以理解的,但引進、模仿成癮、成風顯然也是不足取的。那麼怎樣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開創中國電視制作的新局面呢?
首先,買“點子”做本土化移植,學習如何把創意改造為適合本土的模式。買模式“逼迫”中國電視從作坊式走向工業化流水線,可以刺激收視率,可以豐富熒屏,也可以拉近中國電視和國外的差距。這是好的一面。但是務必要避免盲目跟風和資源浪費。就目前情況看,國內大多數選秀節目在引進國外版權后,只是對節目的形式流程做簡單的修改,或者干脆直接抄襲過來,而沒有進行本土化的改造。東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價值觀不同,觀眾的需求不同,甚至我們電視台的性質和西方商業電視台的性質都是不同的。這樣“原滋原味”引進過來的節目在國內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所以,一些節目的形式、套路可以借鑒和學習,但是還是要在內容上下功夫。換句話說,就是買“點子”做本土化移植,學習人家的創意何在,精髓何在,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把人家節目的精華注入我們自己的節目,把引進的模式改造為適合本土的模式。其實,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很多,例如韓國,它的文化傳統和經濟的發展程度和我國比較接近,但是電視產業卻比我們先進。他們不是立足於引進和模仿,而是立足於本土的創新。韓國在節目(劇集)制作方式,節目中注重對本國文化的宣傳等,這些成功的經驗都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其次,創新是電視節目永葆生機的靈魂,也是未來發展的動力源泉。浙江衛視前不久推出的原創綜藝節目《我不是明星》,在引進浪潮中顯得有點“另類”。這檔小制作節目,邀請一群“星二代”進行才藝真人秀,數周蟬聯同時段收視率第一。該節目制片人吳彤說,由於是原創,不用支付昂貴的版權費,節目成本只是一般大制作的1/10左右。“不是花錢越多,觀眾越買賬。有些節目請來非常大牌的導師,但無論節目評價還是收視率,都與投入不成正比。[3]”隻有節目有創意,契合觀眾收視習慣,才能打動人心。2013年7月和8月,河南衛視、中央電視台相繼推出原創文化類節目《漢字英雄》和《漢字聽寫大會》,2014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台推出《中國謎語大會》,這幾檔節目同樣都是原創。前兩檔節目以聽寫形式考驗青少年漢字書寫能力,同時通過專家釋義、點評等現場交流方式,介紹漢字起源、解讀文化內涵,讓觀眾在聽寫游戲中,了解漢字精髓,領略漢字之美﹔后一檔節目通過謎語競猜的方式,讓傳統文化灌注了新內容,吸引了全國觀眾的心,節目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與許多歌唱類選秀節目相比,這幾檔節目沒有華麗的舞美包裝,也沒有明星大腕,隻有朴實單純而又充滿青春活力的中學生,但節目卻憑借獨特的內容和形式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收視率持續走高,並引發人們對提高漢字的認知、書寫能力、保護與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關注。《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的成功經驗啟發我們,要想創新,不能光是兩眼向外,更重要的是兩眼向內。這個“內”有多重涵義。首先,與國外比,“內”指的是中國。關注中國國情,關注中國民族文化,關注中國觀眾,從中國歷史和現實、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把文化上的“中國制造”推向全世界,增強中國軟實力。其次,相對於節目形式,“內”指的是內容。《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從形式上看,無非是個人或團隊競賽,說不上創新,但因為競賽的內容是全新的,所以節目也是全新的,觀眾關注是節目的內容而不是形式。再次,相對於一切外在東西,“內”指的是人的內心——觀眾深層的心靈需求,精神需要。這是一切藝術創新之源,從“心”的角度,才能發現新的角度。“心”的空間博大無限,藝術創新的空間博大無限。
最后,提高節目品質,堅持正確價值導向。眾所周知,娛樂節目不能單純地為娛樂而娛樂,更不能娛樂過剩,甚至“娛樂至死”,“寓教於樂”仍是娛樂節目的不二真理。不管是親子真人秀,還是唱歌選秀,這些娛樂秀應該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而不是為了滿足少數觀眾的獵奇心理和低級趣味,上演各種刻意的所謂表演或編造虛假的“動人故事”。作為公共媒體,電視節目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而目前我國的大多數電視娛樂節目仍缺乏在社會凝聚力、價值歸屬以及民族認同感方面對觀眾的正確引導,還沒有做到傳播意義上的完全成功。所以我們應該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提高節目品質,反對惡俗和過度包裝,在增強整個民族、整個社會凝聚力以及引導人們正確價值觀方面多做下硬功夫[4]。
參考文獻:
[1] 陳陽.電視節目模式的跨國流動與本土化[J].武漢聲屏,2010(3).
[2] 《爸爸去哪》首播收視第一 電視綜藝節目引進模式再立功[OL].人民網,2013-10-19.
[3] 中國電視——期待自己的“模式”[OL].光明網傳媒頻道,2013-10-30.
[4] 潘偉.電視選秀節目的現狀與出路[J].中國電視,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