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網絡傳播》>>2014年第5期

人即終端——關於未來媒體的最終想象

欒軼玫

2014年06月12日15:19    來源:網絡傳播    手機看新聞

未來媒體是個什麼樣式?當思考這一問題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媒介與人的關系,包括時間關系與空間關系,也就是說媒介與人以一種怎樣的“距離”關系存在著,從古到今,似乎這種“距離”關系由遠而近,越來越貼近人身。

當越來越多的“ 可穿戴設備” 以比“ 電腦”“iPad”“手機”更貼近人身的方法來到我們面前時,一種更清晰的認識在腦海中升起,也許,未來媒體與人的距離更“無間”、更“親密”、更趨向於“零”,最終媒體將以芯片“植入式”的方式存在於人體內部,終端即人,人即終端。人們與外界的“對話”不再借助各種體外循環的“終端”設備,人成了最大的介質與載體。

芯片植入式媒體

從媒介與人的距離這個角度來觀察媒介的變遷,並以此推斷出未來媒體的走向。概括而言,媒介與人的關系“由遠到近”,存在著“ 體外—體表—體內”的變遷路徑。比如從早期的報紙、廣播、電視、電腦這些體外媒介,到手機、可穿戴設備等體表媒介,進而到未來的類芯片植入式的體內媒介。這種判斷不是想像力泛濫的結論,而是來自未來新型媒介生態變遷的自然結果。

通常而言,我們理解傳播的前提是要理解並整合傳播的環境與行為,這個整合包括對媒體技術、政策、內容、傳者、受者等一系列傳播生態因子的系統考量。傳播學者阿什德認為傳播生態指的是情景中的傳播過程。它有三個維度:信息技術、傳播模式、社會行為。未來媒體可實現植入式源於信息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雲計算、物聯網以及大數據引發的對於個體受眾興趣、喜好更精准的認知。此外,建立在信息技術之上的傳播模式改變與社會行為的變遷,也都支持了人與媒介之間的“親密無間”,可植入式媒體由此誕生了。

其一,物聯網與雲計算。雲計算與物聯網在信息時代最為凸顯。物聯網是比爾· 蓋茨1995 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出的科學設想,很快他就在自己的家裡建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小范圍的物聯網。到了1999 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Auto.ID 實驗室首次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Code)系統,即物聯網概念。此后在2003 年,美國《技術評論》提出傳感網絡技術將是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技術之首。2004 年,物聯網因其能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即時交流,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全球十大熱門技術。在過去二十年中,各國領導人紛紛提出了建設物聯網的口號。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戈爾的“數字地球”、奧巴馬的“智慧地球”以及溫家寶提出的“感知中國”。各國政府都有發展物聯網的要求。

在美國,奧巴馬期望利用“智慧地球”來刺激經濟,把美國經濟帶出低谷。其“智慧地球”的核心是指以一種更智慧的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來改變政府、公司和人們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確性、效率、靈活性和響應速度。通俗地講,它是新一代IL 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中,即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全球每個角落的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等各種物體中,並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而后,通過超級計算機和“雲計算機”將“物聯網”整合起來,人類能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全球“智慧”狀態,最終形成“互聯網+物聯網= 智慧地球”,極大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應對經濟危機、能源危機、環境惡化,從而打造一個“智慧地球”。

此外,雲計算與雲存儲技術對未來媒體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無論是在新聞產品的生產領域還是消費領域以及廣告領域都有影響。利用雲計算可以很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 以《紐約時報》為例,它有1100 萬份1851 年—1922 年文章的掃描文件要從TIFF 格式轉換為PDF 格式,由於數量(4TB) 非常龐大,需要大量的硬件設施和大量的轉換時間。得力於雲計算,《紐約時報》工程師將所有的文件傳送到亞馬遜的S3 簡單存儲服務平台,亞馬遜採用EC2 彈性雲計算方式,運用100 台電腦進行並行分布運算,結果僅花了四個小時和大約3000 美金就搞定了。媒體的內容生產成本就這樣被降低了。

其二,大數據與情景交互搜索。大數據,是一種社會狀態,它記錄並整合著人們散落世間的各種“社會行為”。隨著互聯網,特別是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繁榮,大數據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原因有三:其一,網絡行為數據激增﹔其二,網絡內容從單一的文字走向多媒體,使得數據總量不斷增長﹔其三,多屏的“多終端”模式加深了用戶對網絡的使用次數與時長,大量數據因此增長且沉集。各行各業數據都呈現出一種指數倍爆發增長狀態,整個社會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成為這個社會最為顯著的標簽。

未來的媒體越來越有可能趨向於一個可植入式芯片,隨著用戶個人喜好的變化,將用戶感興趣的內容直接植入。比如可以創制一種基於大數據的植入式媒體芯片,將用戶散落在社交網絡、物聯網、虛擬空間及現實空間的各類信息碎片進行“整合、重組”,利用“交互搜索”技術,將多層次的數據進行互証,從而更准確地為用戶畫出一個“ 信息圖譜”,這種媒介服務最高效地實現了“個體化”與“訂制化”,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時間成本。

很顯然,僅有大數據是不夠的,它還不能完整地理解人們的意圖,而交互搜索則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幫助人們更好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知道搜索的本質是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存儲等各類平台上的數據,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隨著自然語言理解技術的發展,機器將不再通過關鍵詞去為你索引答案,而變得越來越“善解人意”起來,它能夠真正地理解你想要得到什麼。比如,你搜索“懂移動互聯的科技博客”后,它就直接跳出鈦媒體或是虎嗅的頁面來。

然而一次搜索往往很難得到人們最終需要的結果,因此可以提升搜索准確性的多次多層級的“交互搜索”進入人們的視野。機器從最初能理解你的“搜索意圖”並直接給出“解決方案”,到能夠理解你的對話場景,梳理前后語句之間的關系,並通過“情景交互式搜索”,精確地把握你的意圖並給出令你嘆服的解決方案。

意念推送式廣告

大數據大大提升了廣告推送的精准性,比如說大數據可以通過用戶手機的品牌、手機所在位置、移動路線、手機中安裝的App 類型來判斷用戶的基本特征,並依據算法分析出用戶的“興趣偏好”,從而“適時、適位”地向用戶推送相應廣告,這種推送甚至可以依據“地域定向、性別定向、場景定向”來投放。此外,隨著語義分析軟件、語言處理軟件、機器認知軟件、集群分析軟件等的出現,大數據可以揭示出用戶線上、線下市場行為的真實結果,可以據此推算出你的喜好,未來廣告推送有可能進入一種“意念推送”的新階段,也就是說你意念中閃過對哪一類商品的喜好,以及購買意向,他就會相應地推送給你相關的廣告、產品說明、購買指南以及促發購買的一系列隱性

與顯性的勸導策略。他記錄並分析你的一切行為、情緒、痕跡,他比你自己還了解你,他能夠利用各類“算法”更好地“計算”你、“引導”你。顯然,此時的廣告推送已超越了現階段的“適位投放”“精准投放”到達一個全新段位。

“ 媒介是人的延伸”,這是麥克盧漢的一個著名的論斷,他以此來理解媒介與人的關系。在他的認知中,媒介是人的感覺能力的延伸或擴展。比如,印刷媒介是人類視覺的延伸,廣播是人類聽覺的延伸,電視則是人類視聽覺的綜合延伸。以此類推網絡是人類視聽觸覺的延伸。每種媒介的使用都會改變人的感覺平衡狀態,產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反應方式。他想表達一個意思,即媒介與人的關系是相對獨立的,反過來對於人的感知有強烈的影響,不同的媒介對不同的感官起作用。

然而在新技術裹挾下的我們,當可植入媒體普遍存在,人即終端成為現實,我們與媒介的關系變得從未有過的如此“親密合一”之時,這種“相對獨立性”是否還會存在?如果可植入的“芯片媒介”能全方位影響人們的感知,能作用於人們所有的感官世界之時,我們是因便捷獲得了更多的自由,還是因被控將面臨最終的囚境呢?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