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堡,上堡,高山頂上水淼淼。”6月27日,記者跟隨中央新聞單位採編人員贛州行第六組來到崇義縣上堡鄉。在這裡,三萬余畝梯田高山織錦,雲田疊翠,宛然一部客家農耕文明的史詩。
“九分山,半分田,半分道路、水面和庄園。山區發展還是很難的,生產條件差,年輕人又都出去打工了,土地撂荒現象比較突出,如果提高不了農副產品的附加值,撂荒的土地可能會越來越多。”站在稻田旁邊,江西新世野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賢楷道出自己對家鄉發展的憂慮。
雖是山區,上堡卻有著海拔高、落差大、陽光足、污染少的自然優勢。靠山吃山,在崇義,歷來就有“上堡米好吃”一說。2010年在廣東打工闖出一片天的王賢楷回到家鄉,他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在這裡盤下50多畝梯田種植水稻,並將在此生產出來的第一批“高山梯田”有機米銷到了香港、廣州等地,賣出了相當於普通稻米二三十倍的價錢。第二年,他以同樣的方式,將上堡基地的有機稻面積增加到330多畝,並在金坑鄉盤下500多畝與上堡基地海拔相近的高山稻田,擴大了有機水稻的種植規模。
王賢楷對記者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提供更多安全、好吃的食品。從選種到選田,從用肥到殺虫,從插秧到收割,從加工到儲運,王賢楷事事不忘“有機”標准,親力親為,層層把關。
同時,他也想通過自己的實踐,讓更多的人看到提高農田產出效益的巨大潛力,“雖然成本高,但我們做精品,做有高附加值的有機稻和優質稻。比如我們提供優質稻種子給農民,與農民簽訂合同,種什麼品種、收購價格、收購標准都在合同裡寫清楚,保証回收。收購價格是一定高於市場價的,對農民來講真正能夠增收。”
如此,農田產出效益大大提高了,有機、生態、綠色成為了上堡梯田的新名片,崇義人扭轉了山區發展的困境,助力了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創造了“紅色看瑞金,綠色看崇義”的品牌。近年來,富硒茶、酸棗、葛根等大批生態產品走出深山﹔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演繹著“世界唯一”的生態傳奇﹔“中國氧吧”陽嶺國家級森林公園打造出生態旅游新基地等。同時,崇義縣加大惠農政策,培育“拳頭”產品,引導生態產業走向規模化、品牌化。
2012年《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建設成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生態屏障,革命老區迎來了“生態走出去,產業轉過來”的黃金機遇期。說起對未來的願望,王賢楷希望政府部門能繼續對農業產業的發展和轉型進行引導,金融機構能提供更多更便捷的資金支持,以便讓農業企業成長得更加迅速、更有質量,讓老區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