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4年·第7期

增量拓展:報業轉型的原則

陳國權

2014年07月17日16:42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由於報業集團的傳統機制體制限制以及人員結構、編制及慣性思維,在存量上改革轉型,無異於虎口拔牙,輕則轉型舉措無法推行﹔重則頭破血流。這樣的例子在報業簡直太多了。

但是如果在增量上做文章,則規避了上述這些問題。報業轉型“不能在舊樓裡拆東牆補西牆,要實現增量拓展。舊樓不變,蓋上新樓,然后打通它們之間。這叫增量拓展。”

黨報向都市報的成功轉型

報業有一段輝煌的轉型歷史,值得今天的報業同行重新仔細回味品鑒學習提高。

上世紀90年代初,在世界各地的晚報紛紛衰落的形勢下,中國晚報卻逆向而動悄悄地火起來。當時有晚報“四朵金花”,《新民晚報》、《羊城晚報》、《北京晚報》、《今晚報》,發行量都在百萬左右,廣告額都在3億元以上。還有《揚子晚報》、《錢江晚報》、《齊魯晚報》、《金陵晚報》、《成都晚報》、《遼沈晚報》……這些晚報當時的發行量和廣告收入都是黨報的4-8倍。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黨報的衰落。1996年初,《人民日報》的期發數比它鼎盛時期的1979年下跌了66.3%﹔在30家省級黨報中,下跌幅度在30%以上的達到23家。﹝1﹞

面對橫沖直撞的晚報,黨報沒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在存量上做文章,而是創造出了新的挑戰者——都市報。原本也打算叫晚報,但是當時的新聞出版總署為避免一個城市兩張晚報而創造了“都市報”這個名字。都市報的辦報理念要比晚報的“飛入尋常百姓家”更新鮮、更靈活、更有效,很快就贏得了市場,並在全國“一紙風行天下”。都市報的贏利能力完全超過了原先的黨報、行業報、晚報,而成為中國獨領風騷的報紙種類。

黨報轉型創造出都市報是有史以來黨報最成功的轉型,沒有之一。自都市報形成氣候之后,黨報在營收上的位置就退居幕后,專攻輿論導向,成為“母報”,都市報“兒子養老子”的模式也成為全國大部分報業集團的潛規則。而隨著都市報營收的進一步擴大,黨報集團日子越來越好,才有了報業集團持續今天的繁榮。

規避不徹底的創新

存量的體制機制的限定,無法再做太大的動作,隻能在增量上做文章。眾所周知,《廣州日報》的內容轉型,只是在頭版之后使勁地擴版,增加內容,它也沒有在存量——頭版上改革,把書記講話拿掉,而換成一條東莞掃黃的新聞,這注定是徒勞的﹔那樣的改革在當前的形勢下也沒有前途。它隻在增量上做文章,增加版數、增加內容,稀釋頭版內容,這也是增量拓展的轉型。

如同黨報轉型創造出都市報,近幾年,報業也紛紛制造了各種各樣的新媒體,但這次,卻沒有實現“華麗的轉身”,依然在苦苦探索?為什麼?

這,在於兩個關鍵性的錯誤:

一是報業創造的新媒體的核心理念竟然是融合!試圖融合傳統媒體,然后拯救傳統報業的頹勢。這樣一來,創新就有了牽絆,各種老體制、老機制、老觀念、老人的制約,不能徹徹底底地創新。黨報創造的都市報,當初可沒有誰說要讓都市報來拯救黨報,要讓都市報繼續在頭版刊登會議新聞,刊登主要領導同志的長篇講話稿。所以當初的都市報才能夠成功。

為避免既得利益者對改革創新的抵制與反對,減少轉型成本。“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增量拓展”的轉型基本上不觸犯原有的條條框框和利益關系,換取的是既得利益者對於改革開放的支持或者默認。這樣的轉型模式更能成功。

二是報業在創造出以替代報紙為己任的新媒體時,這個替代品卻沒有發展起來。時至今日,報業運作的那麼多新媒體項目,沒有一個能夠在逐漸吃垮母體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大發展。報業轉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面對危機時,專門創造一個獨立的競爭者,這個競爭者不與既有媒體發生關系,不能希望用新的競爭者來拯救老媒體,這是報業轉型成功的基本理念。黨報創造了都市報,都市報發展得很好,成為報業的核心經濟支柱﹔騰訊創造了微信來替代QQ,微信又成為行業的NO1。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轉型。報業轉型研究者奉為經典,值得思考。

(作者:《中國記者》雜志值班主編)

注釋

﹝1﹞梁衡:《新聞原理的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6頁.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