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7期

走向社會輿論的縱深

劉建明

2014年07月23日14:4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社會輿論的要素、屬性和本質構成其縱深部位,表現出表層意識的浮動性、波動性、彈性和慣性的外部特征。社會輿論的突如其來,都呈現一定的模式。辨別和遵從輿論,觀察社會動向,需要探知社會主流輿論的縱深和軌跡、鑒別輿論的堅定信念和力量所在。

【關鍵詞】輿論定義﹔輿論本質﹔輿論的社會心理﹔輿論形成的模式

民意、眾意與群體輿論統稱社會輿論,前兩者在行政區域中傳播,作用於公共事務和公共政策,而群體輿論則在某個單位和具體場合影響人們的活動。作為一定社會范圍內人們共同知覺的反映,社會輿論總是表現為多數人的共同意見①,凸顯人們的堅定意志或民心向背。根據輿論的指向和量度,調整理念與行為,是贏得社會廣泛支持的前提。隨時走向社會輿論的縱深,探知社會輿論的構成、特點與屬性,觀察社會動向,是政府官員、大眾媒體乃至個人立足社會的關鍵。

一、洞察社會輿論的四個要素

許多人對尊重輿論常常發出感慨:“是讓我聽取張三還是李四的建議,他們的意見符合實際嗎?”媒體人把反映輿論、引導輿論作為使命,但他們也常常困惑:哪些人的呼聲是主流輿論?用什麼樣或誰的觀點引導群眾的看法?解除這些疑問,首先要了解輿論的主體、意見及其強度達到的程度,確定其對社會意識影響的程度。

社會輿論的主體是公眾,是他們張揚意志和信念的結果。公眾是不經組織而有一致意向的大眾,分布在社會不同角落卻對社會問題有共同的看法,從而結成思想一致的整體。這和一般意義上的群眾和有組織的表意人群是不同的。公眾有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價值觀,對社會問題表現出強烈的關注,因而他們能產生一致的想法。所有的輿論都是公眾意見,發自公眾的共同心聲。全體公眾是人民,部分公眾是“小眾”,少量公眾是群體,不同規模的公眾構成不同范圍的社會輿論,成為社會行動的發出者,從而也成為輿論的主體。正如福爾瑟姆(J.K.Folsom)所說:“當被卷入的群體是一個公共的或間接的組群,而不是一個初始的、面對面直接的群體時,我們就擁有了輿論。”[1]公眾的存在和一齊發聲,使輿論能夠成立,輿論的這個要素使其遙相呼應,迅速將輿論推向高潮。

威廉·奧爾比格(William Albig)簡潔地概括了個人意見如何轉化為公眾意見,他寫道:“我們知道意見是個人的表達。當它在一個群體中受到群體成員交互作用的影響時,就成了群體意見或者公眾意見。”[2]輿論由意見構成,最終表現為無數個人的訴說,最終形成公眾或人民的意見。意見作為輿論內涵的第二個要素,對社會政治、經濟和道德關系發揮調整作用,表達民眾的要求,體現出他們的社會態度。福爾瑟姆在《社會心理學》一書中強調:“當一種態度用語言表達時,通常稱為意見。”[1]但社會學家帕克(Park,R.E.)認為:“態度不是意見,一個人說明他自己的態度才是他的意見。但意見畢竟是精神分析家所謂‘使其合理化’的一種作用。”[3]態度可用意見表達,也可用其他方式表示,但意見是表達態度的主要方式。在輿論定義中,無論“共同意見”還是“共同態度”,含義都是一樣的。

在現實生活中,公眾的觀點經常不一致,理性的公共討論使輿論的范圍不斷擴展,最終出現意見“融合”。“公眾意見”包含從分歧走向統一的過程,凡達到多數人的意見(一定范圍內25%的人贊同),就表現出“多數人”的影響力,會繼續擴展意見融合的趨勢。觀察、重視社會輿論,不是把目光轉向某些人或某幾個人的意見,而是(一定范圍的)多數公眾的意見。所以在輿論定義中將“輿論”限定在“很多人”“眾多人”,是輿論內涵的第三個要素。考察“多數”或“絕大多數”人的輿論規模,確定社會意識是否處在或正在走向主流狀態,是辨別民意形成的基本標准。在民主國家,多數原則是被認可的,國家政策和媒體報道表達大多數人的意願是不可違背的准則,多數意見即便不能都實現,但它必須是社會良性運轉的基礎。

輿論發揮的影響或多或少與它們所具有的強度有關。“要確定一個人群的意見並不能僅僅靠數人頭……意見的強烈程度是很重要的。”[4]18輿論的強度首先表現為意見的一致性。“要想獲取公眾輿論,就必須在包含了足夠數量的個人意見中存在一致性,如果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持有這個意見,那麼就是更合適的意見。然而,鑒於公眾輿論不僅僅是人數問題,所以人群中的大多數(持有一致的意見)並非是一個必需的條件,持有意見的強烈程度更為重要。公眾意見是數量與強烈程度的合成體。”[5]意見的強度是輿論內涵與構成的第四個要素。

在一個國家中,對公眾事務的高度一致認同,是國家存在和政府管理的前提。“在任何特定的時候都存在信仰、信服、情感、被接受的法則或根深蒂固的成見,這些加起來就組成了一個特殊時代的輿論,或者我們應叫它主流觀點……意願和觀點被絕大多數國民所持有,這些國民在一個特定時刻對公眾生活起了積極有效的作用。”[6]C.W.史密斯在《民主中的輿論》一書中還強調:“除非有一大批人對政府根本的目標和條令達成共識,否則不可能有任何所謂的‘輿論’存在……如果少數人的觀點不能相似到會合在一起,輿論就不存在。”[4]3-20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在確定主流輿論時,往往忽視“絕大多數國民的一致意見”這個共識,沒有這個前提,一切政策的制定或輿論引導都危如累卵。

二、主流輿論的力量所在

尊重輿論但不盲從輿論,是因為輿論分為主流和非主流、追求真理和違逆真理兩類。主流輿論屬於社會主導意識,處於泛意識狀態,隨時能聽到人們的一致言談。公共生活一旦發展,人們的共同利益越來越緊密,依賴和強化輿論來捍衛自己的利益,使公共意識和共同知覺凸顯出來,體現出他們堅定的信念。

主流輿論是集群心理的凝聚物,表現為全民或大范圍公眾的共同知覺,這是主流輿論的力量源泉。集群心理的成熟,是社會整體知覺的根基成社會輿論的本質屬性。正如日本新聞學者長谷川所說:“社會意識當其表現為集團的構成之具體的生活要求之時,這是輿論形成的表現,但若此種要求,經由個性,而表現為想象的生活再現,則成為藝術的創作。所以輿論是社會意識之意志的表現,藝術是社會意識之感情的表現,而與此二者相對,為社會意識之知覺的表現的,那便是‘新聞’。輿論表示社會是在怎樣的知覺狀態。社會的要求,由輿論的形式成為有意義的力量。”[7]

社會知覺是人們對社會生活抱有的理性認識和整體信念,作為普遍心理,凝聚了無數人以至全民的社會意識。沙蓮香教授在《社會心理學》一書中認為,社會知覺與感覺的區別,主要有兩點:一是規定社會知覺反應的條件是社會生活環境。社會知覺的形成不僅受感覺對象物理特性的影響,而且受它的社會品質的規定。對貨幣的知覺,除了它的大小等物理特性外,還有貨幣價值等社會特點及其作用,把價值等社會品質考慮在內的貨幣知覺,是社會知覺。二是社會知覺的內容區別於個人知覺,是多人對社會生活的共同反應,其中包括對他人的人格特點、要求、願望和目標,對待社會生活的態度,以及他人與他人之間的各種關系,也包括群體的社會性格特點,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在群體中的角色形象等認識。“凡是對社會事實的知覺,都屬於社會知覺。”[8]

根據社會知覺原理,輿論的內在屬性即本質,就是公眾或人民對公眾事務的自覺意識,融合為共同的社會知覺。在輿論定義中,如果沒有揭示這一點,僅僅停留在輿論的外在屬性和要素的歸納上,不符合“科學定義”(非詞語定義、描述性定義)對“事物的本質特征或概念內涵所作的簡要說明”這一法則。

許多例子說明,輿論是多人的知覺狀態。我們詢問農村幾位沒有文化的老人對房價狂漲不降而最近有所鬆動有何看法時,老人張口結舌,說不出任何意見。當把同樣的問題向關心房價的城市知識青年階層提出時,他們說出了共同的看法。進一步調查,發現他們每天讀報或上網閱讀時事新聞,對這個問題經過多次交流早已達成共識,表達的意見大體一致。這種社會知覺使人們成為輿論主體,甚至具有矢志不渝的信念,因為社會知覺包括以下社會心理:1.明察和追求是非的心理。對社會事務是否合理合法,總想弄個明白,有公正的判斷,最終有分清和堅持是非的態度。2.歸屬心理。公眾成員有強烈的歸屬感,依附意見一致的整體使其信念獲得巨大支持。3.認同心理。追隨公眾的整體意見,使意見一致並不斷擴大范圍。4.凝聚心理。公眾成員間有強烈的互動性和共振性,共同態度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和黏合力,一致意見愈加穩固。5.慫動心理。多人的意見表達相互慫動、誘導與鼓勵,加大了相同意見的聲勢。球場中的暴力事件就是因為一人帶頭,其他意見相同的人呼嘯而起,使群體輿論的狂飆頓時彌漫球場。主流輿論不斷強化這五種心理產生了輿論力量,裹挾億萬公眾追求共同目標,最終決定社會事務的發展。

輿論將社會整體知覺外化為語言或行為,使社會意識呈現活躍氣氛,表現出輿論的外部特征。第一,社會輿論具有“社會表層意識的浮動性”——彌漫在社會各處,不斷傳播,隨時闖入人們的耳目。這種表層意識長時間蔓延,在輿論領袖和媒體的引導下,會提出許多系統的理性認識,逐漸轉化為法律、文學、理論以至哲學這類深層意識。第二,社會輿論具有波動性——層出不窮地疊起,周而復始地高漲或消退,或緩或急地在社會中流動。第三,社會輿論具有波動性,呈現出強弱交替,伴隨輿論衍變的整個過程。當輿論走向高潮時,波峰日漸推高,以致出現社會騷動﹔當輿論走向低落時,波峰越來越小,最終消失在社會寧靜中。這種時高時低、或隱或現的變動,又表現出輿論的彈性特征。輿論的第四個特征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舊輿論把過去的印象、體驗絕對化,以陳舊觀點評判現實事物,呈現出輿論的慣性。作為輿論能量的延續,一切輿論在過時階段都不肯退出歷史舞台,同新輿論不斷爭辯,出現一場場輿論斗爭。把握輿論的四個特征,認識輿論的廣延性、滲透性、沖擊性和保守性,輿論引導才可能形成一套科學機制。

三、社會輿論如何出現在我們的身旁

當網絡傳出某校招生辦主任收受考生家長賄賂而被紀委調查時,真假參半的議論在各高校出現的輿論曲線是不同的﹔當傳統媒體公開報道這個招生辦主任已被逮捕時,立刻刺激大學生和許多家長輿論的暴漲,譴責犯罪分子對高校這塊人類文化淨土的玷污。平時,人們沒有意識到輿論的發生,但它可能像風暴一樣向人們襲來。人們不知道輿論發生在何時,一旦媒體報道了重大事件,輿論立刻把我們包圍得嚴嚴實實。盡管輿論涉及的是復雜而令人困惑的事實,但它總是在公眾中燃起熊熊烈火,顯露出清晰的模式。輿論的出現或以爆米花模式、風吹浪起模式、飄雪模式,或以瀑布模式和沉默螺旋模式降臨人們的身旁,將人們帶入波瀾壯闊的意識洪流中。

(一)輿論的爆米花模式。

從前,爆玉米花是在特制的鐵容器裡進行,容器封閉,不透一絲空氣,將裝著玉米的容器放在火上加熱,隨溫度上升,容器裡的壓力急速增大。當達到一定臨界點時,猛然發出“砰”的一聲轟響,玉米在高壓下變成了米花。此時玉米粒內部的實心狀態被催發為白色花瓣,玉米的突變形態出現在人們眼前。

某些輿論的發生非常類似爆米花的過程。人們對一些社會問題懷有不滿情緒,出現一些議論,但沒有達到輿論的規模。某一天由於外界事件的刺激,如同平地驚雷驟然爆發輿論熱潮。事件與人們情緒的關系,就像玉米與容器加熱的關系一樣,達到一定的溫度,猝然形成巨大的輿論浪。爆米花式輿論是在一個封閉的輿論場內出現的,然后走向社會,在媒體和輿論領袖的引導下,不斷給群眾情緒加溫,局部環境中的意見壓力增大,突然沖破一個個群體輿論圈走向社會。

(二)輿論的風吹浪起模式。

風吹浪起模式是輿論突發模式的另一種,同爆米花模式不同的是,在輿論爆發之前社會沒有任何議論,根本不存在相關意見。由於外界因素的強烈刺激,輿論立刻形成,從刺激到輿論出現沒有加溫的過程。大規模輿論的出現,僅僅需要一個事件的撞擊,就像海上狂風驟起后出現的大浪滔天。

風吹浪起模式多發生在某個單位、縣、區、市這類社會范圍,激發因素多種多樣,就一般而言,具有引爆功能的事件,輿論領袖的煽動(宣傳),突然宣布一項決定或措施,都能瞬間激起強烈的輿論。這種社會輿論一旦出現,會立刻促成社會風潮,造成社會動蕩。

(三)輿論的飄雪模式。

輿論的形成有漸進過程,人們的意見溫和地放大,最后在一定范圍內演化為普遍意見。就像下雪一樣,意見在公眾中悄悄地傳播,如同雪花落地,到達某個時刻“大地一片銀裝”。這種輿論模式形成的前提是,社會問題雖然不能很快解決,但並沒有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矛盾漸漸演化為人們的意見。大多數輿論的形成不會突然高漲,因為社會問題存在激化因素,不具有普遍性。

例如反對收入兩極分化的輿論,要求教育公平的輿論,人民贊成建設小康社會的輿論,人民支持國家改善大氣環境、消除各種污染的輿論等等,都屬於飄雪模式。這種輿論不會出現急風暴雨式的沖擊,正確意見在社會中平穩傳播,被大眾逐漸廣泛地接受。②

(四)輿論的瀑布模式。

美國學者喬•薩托利提出了輿論的瀑布模式,用以比喻在集權制度下,輿論由最高權力階層的不斷灌輸而形成。他認為,權力階層建立起明確的等級式“瀑布”,從最高權力集團到基層權力階層,形成一個個意見“水潭”,意識流總是由領袖集團制造出來向廣大公眾傾瀉,每一個水潭隻起強化和擴大意見聲勢的作用。[9]

在這種輿論模式中,隻有一種聲音、一家之言,不受干擾地向下流動,從不中斷。意見領袖控制媒體動員群眾,服務於兩個目的,即毀滅沸騰的群眾情緒和民間自發的輿論,創造一種“普遍同意”的聲音。這一過程大大超越了輿論制造的范圍,在一切社會場合,特別是在學校和大眾媒體,信息與思想傳播都變成由上而下的灌輸過程,多數民眾只是違心地敘說它。這種假輿論籠罩人們的心理,作為意見高壓的產物,恰恰是民眾喪失話語權的曲折表現。

(五)輿論的沉默螺旋模式。

此種輿論模式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國的布賴沃·史密斯(Brewer Smith)。他在1970年提出一個本質性問題:民意測驗得到的個人意見之和一旦被媒體炒作,則轉變為令人敬畏的政治力量,繼而對政治和社會發生重大影響。在這種力量面前,人們大聲表達觀點,還是繼續保持沉默,取決於對這種力量的共同意識與共同價值的敬畏。如果偏離了這些價值和目標就要受到威脅,人們的愉悅感會喪失,孤獨感將來臨。為了確保社會所需要的充分的凝聚力,對大多數人來說,那些表達后不會被孤立的意見,或者人們為了避免被孤立而表達的意見,是輿論形成的基因。[10]一個支持者眾多的陣營,大聲地宣講自己的政治信念,其他小陣營的支持者為了避免被孤立,多傾向於保持沉默。這就是沉默螺旋的模式。

此后不久(1973年),德國的輿論學者伊麗莎白•諾利•紐曼(Elisabeth Noelle Neumann)發表了《重歸大眾傳媒的強力觀》一文,宣稱大眾傳播媒介在影響公眾意見方面能產生強大的效果。在具有爭議的議題上,人們試圖判斷自己的意見是否屬於大多數,如果他們發覺自己的態度背離了公眾意見,他們就會傾向於對該議題保持沉默。這樣,輿論的形成主要取決於意見氣候,如果意見氣候與個人意見相左,人們則由於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對立意見則越發強大。從此,輿論的沉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理論開始確立。[11]

在這一模式中,輿論的力量如此強大,以至於無論是個人還是政府都不能忽視它,輿論對那些持有反對意見的個人和政府官員施加孤立的威脅,他們不得不附和多數人公開的意見而形成更大的一致意見,於是一個大規模的輿論便出現在人們的身旁。

(作者為清華大學教授)

注 釋:

①這兩句話是對輿論定義的壓縮,輿論的定義是:“即在一定社會范圍內,消除個人意見差異、反映社會整體知覺的多數人對社會問題形成的共同意見。”見劉建明等《輿論學概論》第23頁,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②輿論形成的爆米花模式、飄雪模式、風吹浪起模式,見劉建明《輿論傳播》第89頁,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輿論學概論》第60-64頁,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參考文獻:

[1]Folsom,J.K.(1931)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Harper & Bros.,446.

[2]Albig,W.(1939) Public Opinion,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210.

[3]Park,R.E.“The crowd and the public and other essays”,in Elsner,H.Jr.(Ed.)Heritage of sociology Seri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43.

[4]Smith,C.W.Jr.(2012) Public Opinion in a Democracy,Literary Licensing,LLC.

[5]Munro,W.B.(2013)The Government of American Cities,Hardpress Publishing,87.

[6]Dicey,A.V.(2007/1920)Lectur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Law and Public Opinion in Englan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New York:Macmillan Co.,32.

[7]長谷川.輿論與新聞[M]//新聞學論集.上海:漢文正楷印書局,1933:79.

[8]沙蓮香.社會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83-85.

[9]喬·薩托利.民主新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104-114.

[10]Csikszentmihalyi,M.“Public opin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solitude”,Paper presented at the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of Mainz,January 22,1992.

[11]Noelle-Neumann,E.(1984).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08.

第41-44頁 

分享到:
(責編:董慧(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