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由中國記協組織的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評選工作啟動了一項重大改革:增設審核環節。往年出現的“不該評上的評上了”、高校新聞系不敢把獲獎作品當作范文的現象,有望得到改觀。
7月11日至16日,“兩獎”審核工作在全國宣傳干部學院展開。審核工作按照《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選辦法》,在提交定評委員會之前,對參評作品、參評者申報材料進行審核,提出意見,為定評委員會確定參評資格和有關事項提供參考。
中國記協主席田聰明說:“從全國數以億計的新聞作品中評選出來的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如果有瑕疵,這絕對不可接受!”
據此,中國記協明確提出,倡導正氣先正己,倡導公平先公平。中國記協從自身做起,以“走轉改”的精神,為“兩獎”評選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在舉國上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中,中國記協要把“兩獎”評選做到讓廣大新聞工作者滿意,讓社會滿意。
>>嚴格標准
錯兩處標點不能獲獎
古代人們把“校對”叫“校仇”,就是像揪住仇人一樣把書籍的差錯揪出來。審核委員會32位委員,分成11組,各就各位,也像揪仇人一樣,“狙擊”每一件參評作品裡的錯誤。
河南日報總編輯助理高李麗委員在審讀一篇系列報道時,讀著讀著,感動得哭起來,讀完后一看,發現其他審讀專家建議退回,她哭得更傷心了:“這麼好的一篇作品,就因為幾處文字上的‘硬傷’失去了評選資格。”
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柳婷婷介紹說,中國新聞獎制定了嚴格的評選標准,比如作品存在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多字、落字等情況,不得獲一等獎﹔以上錯誤出現兩次以上(含兩次)的,不得獲獎。
本次“兩獎”審核委員會共審核656件參評作品,建議撤銷評選資格的87件。
>>公平公正
教研機構可報送作品
今年評獎工作改革的一個亮點是,為了防止出現漏報優秀作品和優秀新聞工作者的情況,評獎辦公室可以直接受理自薦、他薦參評作品和參評者。
作為今年改革的又一個亮點,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等全國11家教研機構可以報送參評作品,審核委員們對此高度肯定。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傳播系主任翁昌壽認為:“推選作品的渠道多樣化,可以增加公信力。高校相比較而言更為超脫,更像‘第三方’,能讓審核與評選更為客觀、公正。中國新聞獎應該經得起新聞界乃至社會各界和時間的檢驗。”
>>認真負責
不錯殺任何一件作品
“每一件撤銷參評資格的作品,我們都要寫清理由退回原單位,所以,必須認真再認真。否則,人家會找你理論的。”審核委員李建偉說。所以,一揪到錯,他會多渠道查証,還立即把正確答案用手機拍下來,作為証據。
為了不“錯殺”任何一件作品,7月16日,審核委員會用整整一天時間,進行“死刑復核”。會議室裡,兩幅大投影字幕,32位委員目不轉睛地盯著每一件可能被撤銷參評資格的作品,審查每一處錯誤是否確切。
評獎辦公室工作人員說,審核工作有一道環節,就是對准備撤銷參評資格的作品,允許報送單位申訴。若申訴有道理,仍可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