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術期刊是一種特殊的媒介,作為傳播研究成果和交流思想的平台,學術期刊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投稿、審稿和錄用等程序中給予作者更多的便利與人文關懷,以共同促進科技進步和學術繁榮。在當前期刊數量眾多的情況下,刊物隻有具有核心競爭力,才能贏得作者、讀者的信任,也才能在競爭中佔據獨特的優勢,形成期刊產品的社會影響力,打造成品牌期刊。
關鍵詞:學術期刊﹔作者﹔審稿流程﹔人文關懷
人文主義是一種哲學理念和世界觀。所謂人文關懷,即以人為本,著眼於對人本身的關注,肯定人的價值,充分重視“人”這一主體,注重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世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向文明邁進,人文關懷也愈來愈受到關注。
學術期刊作為一種特殊的媒介,其要義是傳播學術信息,展示科研成果,促進文化交流,推動學術繁榮和科技進步。學術期刊存在的依據也主要基於所具有的社會價值,而社會價值和功能的實現,有賴於各種因素的合力作用,其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1]。這主要涉及到作者、編者和讀者三方的關系,但在當前行政主導的語境下,在現行期刊管理體制下,各類刊物大都強調編者的要求、讀者的需要,卻極少考慮到作者的意願﹔結果,勢必造成作者主體身份的隱沒,創作勞動未得到充分尊重,個人的訴求和認知也常被漠視。
作為科研隊伍的一員,我們對此有著深切的體會。同仁聚首,言必論文,而每談及論文必感慨投稿、發表之諸多無奈,譬如,投稿不見回復啊,稿件石沉大海啊,盼了好幾年還沒見刊啊,等等。因此,學術期刊可否從作者的視角,從基於人文關懷的視角,思考如何給予作者更多的尊重與體諒,促使眾多的科研人員投入更大的熱情從事科學研究,涌躍投稿,推動期刊的繁榮與發展?答案是肯定的,學術期刊在這方面尚有許多工作可做。
一、適度呈現作者個人信息
以人性化的方式呈現作者個人信息。作者個人信息,是指發布在論文正文前后或首頁角注下的作者簡介。目前,有關作者簡介的呈現方式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殘缺式,一是羨余式,還有一種處於中間狀態,即適度的呈現。殘缺式呈現的作者個人信息,一般隻提供了作者的姓名。這類過於簡單介紹作者的方式具有許多弊病,給讀者造成“此種刊物不嚴謹、不規范”的印象,因為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又未署作者單位,遇到此種情形,讀者常常分不清楚究竟系何人所著,無形中降低了文章內容和刊物的可信度﹔不過,殘缺式的作者簡介大都出現在學術含量較低,內容較為通俗的刊物上。
羨余式是指非常詳細地發布作者的個人信息,以致到了多余的程度,即過度地曝光作者的私人信息,一些不必公開的個人生活情況也出現在期刊上。目前,在中國,這種介紹作者的方式被許多刊物所採用,尤其是各大學學報或高校創辦的學刊,不論是理工類的還是社科類的,也不論是知名的還是普通的學報,基本上都採用這種方式。基本格式是:姓名(出生日期),性別,學歷(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有的還提供籍貫、郵箱地址﹔也有的另在文后補充說明通訊地址和電話號碼。
其實,學術期刊的宗旨是提供發表論文的平台,而學術論文的主要價值是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促進學術交流和進步。至於稿件刊發與否,主要以論文的學術水平和社會價值為衡量的標尺﹔讀者查閱論文,也主要是參考相關研究資料、數據和學術觀點,這些似乎均與作者生於何時、源於何地、官銜多高等無多大關聯,過於細致地發布,既無必要,也浪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在這些被羨余發布的個人信息中,公開作者的出生年月尤其不合情理,體現人文關懷的缺位,因為這屬非常隱密的個人信息。現在學術論文幾乎都被期刊網收錄,隻要連接互聯網就可查詢,論文作者不是公眾人物,只是普通的科研人員,似乎沒有必要公開他們的生辰貴庚。
在當今網絡信息時代,人們的公民意識不斷覺醒,越來越重視維護個人信息的安全,政府管理部門也已意識到這一點,出台了相應的舉措﹔如據新華社消息,我國首個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准——《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於2013年2月1日起實施,該標准最顯著的特點是規定個人敏感信息在收集和利用之前,必須首先獲得個人信息主體明確授權,並提出處理個人信息時應當遵循的八項基本原則,即目的明確、最少夠用、公開告知、個人同意、質量保証、安全保障、誠信履行和責任明確。對於大部分論文作者而言,在刊登論文時公開自已的具體年齡並非出於自願,僅僅是為了服從刊物統一體例的要求。
無論是殘缺式還是羨余式的作者簡介都是有缺陷的,即不妨採用適度的介紹方式。何謂適度,我們認為,隨同論文發布作者的姓名和工作單位即已基本滿足簡介作者的要求,在此基礎上,也可再適當介紹作者的研究專長,甚至職稱和電子郵箱,這些信息提供了足夠的作者背景,也便於同行進行交流。當前,大部分高端的、學術聲譽良好的期刊採用了此種方式。這是一種較為可取的作者個人信息呈現方式,體現了最少夠用、簡省明確而又充分尊重作者個人信息隱密的原則。況且,國外的學術期刊也基本上遵從此種簡介方式,尚未發現歐美哪種學術期刊公開作者的出生年月和其他具體的個人信息,因此,從與國際標准接軌的角度看,也宜採用適度的呈現方式。
二、適度要求作者編輯稿件文本
每種期刊都有自已的編排體例,以體現獨特的版面風格,有些期刊的排版風格差別還挺大。所以,在給某一刊物投稿時,作者一般都被要求對論文文本進行一定的編輯,使之符合該刊的格式要求,但不同的刊物對稿件的編輯程度要求不同。有的期刊要求非常具體繁瑣,不管文章是否會被採用,也不管被錄用的概率有多高,投稿前即要求作者深度介入稿件文本編輯﹔比如,要求作者按刊物的格式對論文進行細致的編輯,從標題、正文到附注、參考文獻,從字體、字號到行間距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如不按其格式編輯,稿件將有被拒之門外的風險。但事實上,許多重要核心刊物的用稿率都非常低,大約隻有8%∼10%的錄用率﹔如此,其實隻有那10%左右編輯后的文稿被採用,而90%的作者花了大量的時間作無用功。而且,這只是針對某一刊物的版式風格,若投向他刊,又得按另一刊物的格式重新編排,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其實,這又有何必要呢?庄子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庄子原意是說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窮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讓自己精疲力竭。此處,我們暫且不討論庄子養生觀的對與錯,但與此相對,若用有限的時光去做無功的事情,不也是對生命的無謂嗎?
所以,對初次投稿的文本隻作基本的編輯要求就可以了,即允許先投稿,待審稿通過決定錄用后再要求作者認真地加以修改,並按刊物的體例框架進行編排。這樣的投稿方式更有針對性,作者不需盲目地為某一刊物編輯文本,節省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況且,從文章內容與形式的對應關系看,內容顯然重於形式,學刊接受投稿和進行審稿也主要是看文章的質量,而不是排版的形式。對尚未決定是否錄用的稿件作細致的編輯要求似乎既無必要,也不符合省力的原則。
三、及時反饋收稿、審稿信息
當前,在論文的投稿、審稿和發表整個流程中,作者雖是論文寫作的主體,但卻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主要由編輯部決定是否接受投稿和予以發表。雖然現在全國學術刊物有幾千種,但面對龐大的科研隊伍,眾多的論文作者,每個學科高質量的期刊仍然是稀缺資源,不能滿足需求,所以,在處於買方市場的情況下,學術期刊在處理來稿的程序上還有許多待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收稿和審稿的反饋上常存在輕慢作者的情形,這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作者對學術期刊的信任和撰稿、投稿熱情。
學刊對作者投稿作出的反應,一般存在三種情況:一種是消極和低效的,要求作者寄打印稿,但未給作者任何回應,有時作者甚至不知是否已成功地投遞了稿件﹔另一種情況,目前比較常見,可以說是大多數期刊所採取的回應方式,就是通過電子郵件接受投稿,設置自動回復郵件,告知作者收到了稿件﹔還有部分期刊的反饋則更為積極和溫馨,編輯針對每個作者的投稿給予了及時的回復,告知收稿情況和審稿周期及一些注意事項,並給一個稿件編號,以便日后查詢審稿進度,嚴格遵守審稿期的承諾,審稿期內無論稿件是否被採用都會給作者一個反饋。像這樣及時、簡短、溫馨的投稿反饋,使每個作者都能感受到尊重和勞動的價值,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和投稿熱情。當然,這種收稿回復方式會花費編輯一些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可能很多刊物因稿件數量太大而難以做到,但至少可以通過在線投稿,設置專門的投稿郵箱,給予每個作者一個及時的投稿反饋,使投稿者耐心等待進一步的審稿結果。
現在,比較規范的學術期刊對來稿的審理一般都採用三審制,即編輯初審、專家通訊評審和編輯部終審。審稿周期短則一月,長則半年至一年。許多刊物雖在征稿中言明審稿的期限,但並沒有完全信守自制的規定,往往超過所說的限期,有的說是三個月審稿期,卻過了半年都沒有回音,每當作者去電詢問,答復常常是仍在審稿中﹔有的說是半年審稿期,結果一、兩年也沒回音,作者投出的稿件如石沉大海,編輯部既不說“錄用”,也不說“不錄用”,不顧作者焦急等待和無限期盼的心情。
編輯工作是一種奉獻的工作,是組織精神產品生產的社會活動[2]。在審稿過程中,如果編輯能及時地給作者以反饋,可以減少作者焦慮的心情﹔如果稿件被採用,編輯及時、准確地將修改意見傳達給作者,則可以縮短作者修改稿件的時間,加快整個審稿的流程。所以,編輯積極主動地對待審稿工作,編輯和作者之間就能形成良好的互動,大大地提高稿件的處理時效。
總之,與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大眾媒介相比,學術期刊比較獨特,面向的不是普通受眾,而是具有一定學術專長的高級知識分子和科研人員,這些專業人員撰稿、投稿也不是為了經濟效益,而是為了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見解。所以,學術期刊作為傳播研究成果和交流思想的平台,應著眼於以人為本,給予作者更多的便利與人文關懷,共同促進科技進步和學術繁榮。況且,在當前期刊數量眾多的情況下,刊物隻有具有核心競爭力,才能贏得作者、讀者的信任,也才能在競爭中佔據獨特的優勢,形成期刊產品的社會影響力,打造成品牌期刊[3]。學術期刊回歸作者本位,在稿件處理中體現一定的人文關懷,既是時代的召喚,也是全體科研同仁的共同心願。我們用心在思考,我們用筆來表達﹔我們相信,科技推動社會進步,學術創作勞動會被尊重,普適的人文光輝將照耀每一個體。
(作者系:華南理工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鄭英隆.學術期刊的社會價值與作用[J].江西社會科學,2006(6).
[2] 張積玉.編輯心理與作者撰稿投稿[J].寧夏社會科,2005(1).
[3] 李艷,劉志新.學術期刊社會影響力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