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人大新聞學子走基層 腳下有泥土筆下才能有文章

惠瀅

2014年08月20日07:3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腳下有泥土,筆下才能有文章”

  “當我開始更多地接觸社會,我感受到一種扑面而來的沖擊感。”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生劉名美在結束山東諸城之行時感慨。

  7月28日,在其他同學忙著暑期旅行、實習、做項目時,包括劉名美在內的9名人大新聞學院師生開始了“新聞學子走基層”之旅。他們的目的地是山東諸城,採訪其在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中的經驗。8月4日∼8日,另外10名人大新聞學院師生走進江蘇泰州海陵區,採訪其在產業結構升級和老城社區管理的經驗。

  這次“新聞學子走基層”活動,是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在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延伸,從學校開始培養新聞人才扎實的採訪作風。“腳下有泥土,筆下才能有文章。”人大新聞學院黨委副書記羅建暉告誡學生們。

  諸城十裡社區黨委書記孫萬紅給師生們講了一件小事:同一個社區裡的黨員都是鄰居,平時“低頭不見抬頭見”,相互之間開玩笑、大大咧咧慣了,結果組織黨員活動時往往不嚴肅,達不到效果。為解決這個問題,十裡社區想出了“開始時奏國歌,結束奏國際歌”的方法,規范組織每次黨員活動。

  地處交通便利的城鄉接合部的諸城南湖生態區土牆社區,綜合土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推動土地流轉,就地轉移勞動力。同時,土牆社區按需建房,既避免了房地產泡沫,也避免了“虛擬城鎮化”。這些公共服務的細節讓學生們感受到什麼是“為民服務”。

  在泰州海陵區,以群眾為依托建立起來的“平安義工協會”,使全區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14.7%,破案率達到48.7%。

  海陵區城北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還借助“老娘舅”調解居民矛盾。“我們把那些有威望、講公道的長者稱作‘老娘舅’。他們參與工作,老百姓很信服。”城北街道黨工委書記葉慧蓮說。

  “一個海陵區就可以探索出這麼多讓我們欽佩的建設經驗,創造出一個個發展奇跡,那麼整個泰州市、江蘇省乃至全國又有多少種新的模式和奇跡呢?這也表明,新聞學子開拓眼界、了解社會是多麼重要!”學生李洪滿說。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